摘 要: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的普及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做得很好。但是展望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中國教育不能停滯不前,中國要改變,中國教育要改變,來適應社會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
關(guān)鍵詞:個性化教學;分組學習;分層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個性化教育理念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以極具沖擊力地震撼了中國教育這片黃土,結(jié)合李校長關(guān)于“個性化教育”動員會講座及“新絳中學”實施個性化教育具體策略,給了我很多啟示:個性化教育為每個不同的學生個體提供了適合其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并且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所得?;谶@一理念,我大膽地嘗試個性化教育,有了真切的體會,有了新的收獲,同時也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
反思體會:
圍繞個性化教育要為不同學生個體量身定做適合的學習方式這一核心理念,從而形成了上述案例。整個學習的過程與UOI(超學科主題單元探究)探究循環(huán)相呼應,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方式去學習、去探究,教師不再是統(tǒng)一教授所有的知識,而是走到學生中,進行小組指導和個人指導。
一、個性化學習與傳統(tǒng)學習的不同之處
1.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一課一課教、學生一課一課學的模式,打破了一課時一課文的教學安排。
2.學生在這個探究學習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靜下心來思考、為學習想辦法;能安下心來,傾聽別人說什么。
3.以學生的問題驅(qū)動探究學習,探究學生要學的內(nèi)容,而不是老師制定好要教的內(nèi)容。
4.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個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徑。按照不同方式進行分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兩位包班教師可以充分地合作,共同備案,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
6.探究學習資源更豐富了,途徑方法更多了。學生對下一個探究充滿期待,對學習總能保持一種新鮮感。
二、更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
1.開展個性化教育教學需要充足的時間作為保證
《走進神話的世界》主題探究學習項目,兩位包班老師在資源的搜集、整理、組織方面足足用了近一周的時間。面對每一個不同的學生個體,怎樣為不同的學生個體量身定做學習方案?需要更多時間組織備課,深入主題,整理出立體的資料,形成學習環(huán)境。
2.包班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充分了解,選擇學生喜歡的、適合的學習方式去學習。
3.尊重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學習語言從閱讀開始。
閱讀是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建立中文的分級閱讀系列標準,讓學生的閱讀有梯度,使學生的有效閱讀最大化。
作者簡介:方艷,女,1982年7月出生,就職于廣東碧桂園學校,研究方向:個性化教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