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蘭州市2012年起執(zhí)行新的中考改革方案,與往年只有九年級學生參加中考不同的是,七、八年級的生物學科也將執(zhí)行《蘭州市中考改革實施方案》,并參加每年的中考,意味課改的模式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適應中考的考試方案,所以課堂語言的轉化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課堂模式;中考;生物
我?,F(xiàn)在正在推行三級建模課程改革,學校實施兩段五環(huán)節(jié)和導學案的基本課程改革模式,又在學科組內推行了學科課改方案,學科組內的老師們通過設定立標人,開展立標課和學標課,現(xiàn)在生物學科兩段五環(huán)節(jié)教學已經(jīng)初步成形,已經(jīng)形成了學科特色。老師們也要根據(j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學科特點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模式。形成學校有統(tǒng)一模式,但是人人也有風格和特點,二中老師們百花齊放。我對自己的生物課堂模式做了思考,我感覺自己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學生的熱愛和對課本語言的轉化。
一、產(chǎn)生背景
基礎教育改革,新課程的實施,也迫使我們教學方式改變,學校的統(tǒng)一模式是從比較廣義的層面來適用大多數(shù)學科,而具體到我們生物課堂,還需要進一步細化,進一步完善。生物是一門理科科目,但又有點偏文,所以學好生物這門課既要像學理科那樣理解與計算,又要像學文科那樣念熟、記憶。而且在學習中有很多的生物名詞與術語,初一學生面對生物,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方法是“先記憶,后理解”。針對這些情況,生物課堂最大的特點是將生澀的課本語言轉化為通俗的語言,把課本由難變易,生物術語抽象變具體。
二、教學思想
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培養(yǎng)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通俗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講解容易讓學生對生物學科產(chǎn)生積極興趣,通過學習,讓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以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三、操作流程
生物課根據(jù)自己的課程特點,結合學校的“兩段五環(huán)節(jié)”模式,探討研究出適合生物課的教師個人小模式。課堂模式的基本內容實質是:盡可能讓學生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是起到疑難點撥作用。生物轉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1.自主預習,學生自學
使學生上課就開始明確學習目標和自學內容,以選擇題或者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將課本全部的基本知識點集中在上面,促進學生對全部的知識進行瀏覽,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大致了解,具體到幾頁幾行,明確內容和范圍,使學生學習有方向。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2.小組交流,展示提升
以簡答題的形式將課本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加以總結,學生已經(jīng)有自主預習的經(jīng)驗,哪道題自己會,哪道題自己不會,都很清楚,進行小組交流,體現(xiàn)“學生教學生”,小組內會的同學給不會的同學來講,學生來講課,實現(xiàn)了兵教兵、小組互助的結果。然后派代表來展示討論交流結果,把課堂還給學生,每節(jié)課所選的代表都不一樣,達到人人參與,有的班級一組六人,有的八人,每個人回答問題所加分數(shù)不一樣,學習能力差所加分數(shù)越多,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及時表揚自學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重點巡視學困生。
3.當堂檢測
教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設計當堂檢測,試題設計有層次、有梯度,有必做題和選作題或思考題,對學生分層要求;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通過巡視,了解哪些同學真正學會了。檢測可以設定時間,增強學生的時間緊迫感,快速有效完成,組內互相批閱,完成基本測試。
4.課后練習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先自學,教師大部分不講,甚至于整個課堂都不講,學生所獲取的知識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取得的。但是學生學習還是具有局限性,有的知識點自己無法完成,但是又要面對考試試題的大覆蓋面,所以配套練習的習題可以補充知識點,也可以達到檢測的效果。
堅持半學期以來,學生對導學案的使用已經(jīng)比較適應,而且我們教師雖然備課量增加了,但是上課輕松了,而且學生自學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對課堂知識的掌握也比以前好很多,經(jīng)過實踐和摸索,我們將為提高課堂效率做進一步努力。
四、模式特征
教師點撥中的“點是指點,撥是啟發(fā)。是三言兩語而非長篇大論。課堂指導的方式是點,是引導,提示。而不是灌輸,不是把問題詳詳細細地一步不落地講解。而是用高度凝練、通俗簡潔的提示性語言去引導學生的思路。點的面不要太寬,要有針對性。撥是糾錯,把學生從錯誤、從毫無頭緒的困惑中引導出來,帶領學生正確思考。
參考文獻:
符永平.在生物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J].新課程:教師版,2007(4):46.
作者簡介:張恒霞,女,1984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蘭州市第六十二中學,研究方向: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