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東西其實 ,
只是你自己沒有意識到。
人生總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大學畢業(yè)后、工作的頭幾年,時間比較不值錢,所以可能會貪圖各種“免費”,一看幾折買、跳樓價、免費就兩眼放光,覺得占到了便宜。但是,人不能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
時間貌似不值錢的那個階段,有人費上幾個小時在網上找一本電子書,可以理解。但這個思維如果不轉變,對不起,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
一本書,最貴能有多少錢?不說網上書店經?;顒哟蛘?,現在普通一本書,折后均價差不多35塊吧,一杯咖啡或一部電影錢。為了省下這幾十塊,費很多精力去找,值不值得呢?另外不少新書的電子版也找不到。
我是窮人,不買房不買車,但買書的錢從不吝惜。去年為了研究互聯網金融課題,一下子訂購了五六本書,總體算下來,不到200塊,買這些書是為一場培訓做準備,相比培訓收入,200塊錢的投入可忽略不計。
你知道自己的時間價值嗎?你的一小時大概值到多少錢?請思考一下怎么計算。你會計算時間全程嗎?還是你只專注于時間的一個片斷?
以前我妹妹對我說,高鐵通了,從濟南半小時就可以到曲阜。這個,看上去沒有問題,但是,我的算法是要加上兩端的時間。果然,那次我在濟南,從高新區(qū)到濟南車站,開車一小時,從曲阜高鐵站到我家,開車半小時。比起之前的普通火車全程,省半小時吧(高鐵車站一般比較遠)。基于這種時間全程計算法,很多事我都不做。
為了一杯免費的咖啡,往返兩小時值不值?有種情況下值得:學到新知。所以,要看參與的人群,但假如說,參與人群大半是沖著免費咖啡去的,人群的質量堪憂(抱歉我這樣說似乎有點刻薄,但請想想這個道理)。如果總是混跡于渴望免費的人群,自己的進步也會有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免費的背后,總有代價,只是那些東西的體現方式,不是金錢而已。免費的東西其實很貴,只是你自己沒有意識到。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恭喜你,你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這個階段,品質比廉價重要,時間比免費重要,輸出的價值比輸入的價格重要。
永遠要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當你能夠用自己的錢買得起世界上最貴的咖啡時,那些“免費”在你眼里有何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