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蘑菇才正常
一些特白的蘑菇出現(xiàn)在蔬菜批發(fā)交易市場內(nèi),經(jīng)檢測,涂有熒光物質(zhì)。
熒光漂白劑有強烈的漂白效果。蘑菇浸泡在加有熒光漂白劑的水里,會變白、變亮,加長蘑菇保鮮時間,保持產(chǎn)品色澤。但熒光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后,不容易被分解,會加重肝臟的負擔(dān),增加致癌風(fēng)險。為此,建議消費者最好挑選沾有泥土、比較干燥的蘑菇。蘑菇表面很容易被碰傷,傷口處容易被氧化,變成褐色,所以,褐色才是蘑菇正常的顏色。
如何鑒別橙子是否被染色
橙子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但現(xiàn)在市場上的橙子顏色越來越鮮艷,越來越好看,如何區(qū)別橙子的外觀是天然的還是經(jīng)過染色的,消費者一定要看仔細了。
染過色的橙子,表面看起來特別紅艷,仔細觀察,可發(fā)現(xiàn)表皮皮孔有紅色斑點,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紅色殘留物。
用濕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濕巾變紅,說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沒染色的橙子,濕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黃色。 染色嚴重的橙子,橙蒂也會變成紅色;沒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綠相間的。染過色的橙子,表面摸起來黏黏的;沒染色的橙,摸起來比較自然。
用衛(wèi)生紙鑒別染色黃魚
有些不法商販把黃姑魚染色后冒充黃魚,這種著色的染料往往是化學(xué)染料,例如玉金黃,人食后有損健康。
鑒別方法:用白衛(wèi)生紙擦魚身,染色的魚會在紙上留下明顯黃色;而冷凍成塊的染色黃姑魚,冰面有時也會呈現(xiàn)黃色;還可以將魚浸泡在水中約5分鐘,染色的魚水可能變成啤酒色。
鑒別黃魚是否新鮮的辦法:一般新鮮的黃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蓋緊密,鰓色鮮紅,黏液透明無異味;肉質(zhì)堅實有彈性,頭尾不彎曲,手指壓后凹陷能立即恢復(fù);鱗片完整有光澤,黏附魚體緊密,不易脫落。
如何辨別染色的饅頭
最近上海的許多超市被爆出賣染色的饅頭,那么什么是染色的饅頭呢?染色的饅頭要如何辨別呢?辨別染色的饅頭有哪些方法呢?
專家介紹,玉米是粗糧,玉米粉制作的食品,外觀、手捏感覺均比較粗糙;吃在嘴里,有些糙口。而市場上一些“玉米饅頭”手感松軟、細膩,吃起來感覺不到玉米的香味,而且顏色黃得不真實。這種“玉米饅頭”里,極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等添加劑,而這種色素多以檸檬黃為主。
鑒別方法:檸檬黃是一種合成色素,我國規(guī)定在食品加工中最大使用量極微,超量使用對食用者健康有危害。專家建議,鑒別“玉米面食”是否摻入了色素,可取少量樣品加水浸泡,被檸檬黃染色的“玉米面食”濾液呈黃色。
白芝麻變黑芝麻
黑芝麻染色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經(jīng)“打扮”后的芝麻,看上去又黑又亮賣相好,能吸引消費者;二是方便將原先價格稍低、質(zhì)量稍次的白芝麻蒙混其中,變相抬高售價。
一般情況下,真正天然的黑芝麻呈深灰色,不會黑得發(fā)亮,清水浸泡也不會掉色,更不會過濾出“墨水”。不過,陳年黑芝麻被水浸泡過一段時間后,水的顏色會變成紫色或者偏黑色,這屬于天然色素,但不會洗出像墨汁一樣的水,也不會出現(xiàn)洗了多次仍嚴重掉色的情況。
此外,黑芝麻的胚芽有一點針尖大小的白色(或黃色),這是鑒別的關(guān)鍵。如果是染色的黑芝麻,絕對沒有這一點;可以用指甲掐開一粒黑芝麻,真的黑芝麻,截面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