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陸游一首《初夏絕句》,太平盛世的夏天就轟轟烈烈地來了。唐朝的賈弇更有氣勢:“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p>
千年的炎夏千年的詩!夏的情致從未改變——陽光熱烈、百花熱烈、蛙聲鳥鳴熱烈,暖風生麥氣,幽草勝花時。夏的好,正在于它的熱。
我們的祖先,沒有空調電扇,且看他們是怎樣享受這熱的——梅堯臣煮茗:“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何朔飲,煮茗自忘歸?!彼究帐锎贯灒骸搬灹T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v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小官員李嘉佑在江邊修建了竹樓:“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标懹尾幌w力跑到郊外:“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备唏壋两谧约业拿谰爸校骸熬G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卑拙右讋t端坐院中參禪:“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彼诹硪皇自娭姓f:“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薄白呷缈瘛比趾喼碧鷦恿?!你不得不贊嘆心靜身涼真是沒錯。最愛李重元的小詞:“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庇兄巡莺秃苫ǖ男〕靥吝叄L吹過,滿院香,井里冰鎮(zhèn)著水果,竹方床上,長裙女子慵懶地拈著未做完的針線酣然入夢……
日子里最美好的事情首推賞荷。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寫的是水邊納涼賞荷的情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痹律鼥V,水面清涼,蓮葉田田,人淡如荷,夏日有著無以言說的情致。
如果水邊的人兒執(zhí)一團扇或羽扇又是怎樣的情景呢?不是“桃花扇”,李香君生于亡國之際,這絕色美人的際遇有著太多的悲涼??梢允侵荑さ纳茸樱坝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蓋世英才,風流倜儻,旁邊站著剛剛嫁過來的小喬。
古代的扇子多用鳥羽、竹子制成,古人稱之為“搖風”、“涼友”,后來又有了折扇、團扇。中國人最講意境,用于納涼的扇子用來用去也用出品位來。不知不覺間,折扇和團扇上有了詩畫。關于扇畫的誕生,一種說法是南朝詩人柳惲寫了首《搗衣詩》,寧朔將軍王融特別喜歡其中的“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兩句,柳惲便將之題于團扇上供將軍把玩;另一說法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在紹興一座橋上,見一賣扇老婦一把扇子只賣二十錢仍無人光顧,他便在每把扇上題了五個字,讓老婦賣一百錢一把,結果被哄搶一空……雖然這些說法無從考證,但是歷代文人卻一直將扇上題詩作畫視為雅事,扇畫也逐漸成為書畫作品中的一個獨立品類。京劇《貴妃醉酒》中,一把扇子被梅蘭芳舞得華麗含蓄、婉轉嬌媚,他也是收藏扇畫的名家,藏品數(shù)以百計,其中一把絹面紈扇更是1924年5月印度詩人泰戈爾相贈,扇面為泰翁的即興題詩?!皥F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逼鋵嵜廊瞬徊∫蚕矚g用它遮面——她們大多含蓄而羞澀。唐末刁光胤的《枯樹五羊》、南唐唐希雅的《古木錦鳩》、前蜀李癉的《岳陽樓圖》、宋徽宗的《枇杷山鳥圖》、夏圭的《松溪泛月圖》等都是著名的團扇,現(xiàn)在已經(jīng)價值連城。最有名的扇畫藏家是乾隆皇帝,藏有元明兩代折扇三百多把。
夏夜,蟋蟀聲中,也有古人精巧的記憶走過流年,讓活得粗糙的我們羨慕不已。比如古代女子夏天的床帳內多懸掛茉莉、珠蘭等香花,有的花枝被編成麒麟、鯉魚等吉祥物。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我們的先人采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頭枕著這樣的枕頭睡覺當然涼快。玉枕、紗廚、香花,怪不得她們連夢都是香的了。古人還有佩戴香囊的習俗,許多香囊中的藥材有驅蚊蟲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菖蒲。男女相悅互贈香囊,夏天的愛情都帶著芬芳。
夏天用冰,在古人是一大奢侈。早在《詩經(jīng)七月》中就有“鑿冰沖沖”的記載,富貴人家在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夏天拿出來擺放在居室中用作降溫的“冰盤”,還可以用來給食物保鮮、做冷飲。家有儲冰室是古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周朝官府有專掌冰權的“凌人”,據(jù)《左傳?昭公四年》記載,“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有資格吃肉的官員同時賜予冰塊,這種“賜冰”制度一直延續(xù)到明清。根據(jù)明人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記載,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清代也是這樣,把“賜冰”當成一種官員福利。根據(jù)《大清會典》記載:清代在紫禁城、德勝門外、正陽門外等設有專門儲藏冰塊的官窖計十八座。冰窖采用埋入地下一點五米的半地下形式。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鑿成規(guī)定尺寸的方塊拉入冰窖,待轉年的夏天使用。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鑒”,是一種大盆,早期是陶質,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銅鑒,又稱“冰鑒”。普通人家沒有冰,“冷氣”的主要來源是水井,制冷和保鮮使用“井藏法”:或在井中置一口大甕,作為放置食品的“冷藏室”;或將食品置于籃子中,用繩索系于井下保存。
古代也有冷飲。除了各種茶,還有蓮子羹、酸梅湯等等。宋代經(jīng)濟繁榮,冷食花樣翻新,民間出現(xiàn)了果汁加冰塊的冷飲,到了元代,蒙古人喜愛乳品,他們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類似于今天的冰激凌。
黃梅時節(jié),夏木陰陰,蓮池風過, 心平氣和……古人度夏,清涼而詩意,難怪他們會吟誦出“我愛夏日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