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東風解凍;蜇蟲始振;魚陟負冰?!?/p>
立春。
因為沒有下雪,我就覺得還不是冬天。甚至,太陽黃經(jīng)315度,節(jié)氣指向立春,我也覺得冬天還會來臨。
我在春天里等候一場大雪。
其實冬天也不是一個終結(jié)。我卻固執(zhí)地認為,冰消雪融,才是春的起點。
離開家的時候,帆布背包里裝著小瓶小瓶的剁辣椒,母親送我到村口,說她覺得我此次出門,還像是去師范讀書。我心頭一熱,這十多年的歲月若只是一個長長的夢,該多好。
一場春雪,了結(jié)念想。我如釋重負,微笑前行。
春天來了,雪也來了。
該來的,都會來,時間先后而已;該來的,都已經(jīng)來了,連同幸福,還有堅決。
二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p>
雨水。滋潤草木,滋潤一場露天的愛。
起繭的心,正在復蘇、喚醒,連同黎明,都在前行。
我的父親母親,正在故鄉(xiāng)的農(nóng)莊里,合計春種。
父親說:“種一塘蓮子吧,年年有花有果,你喜歡,孩子們暑假回來,也有個樂子?!?/p>
母親欣然應允。蓮要立夏才能夠種植,這個季節(jié)還有點早。
鋪開信紙,我給自己寫了一封信,10年后,再來開啟。
我也要有父親這樣的遠見,早早地在心里種一塘蓮。
三
“桃始華;黃鸝鳴;鷹化為鳩?!?/p>
一聲炸雷。驚蟄。驚醒夢里的生靈。
父親在老家的園子里,種了200株桂花樹。他頗為驕傲:“孩子,等到我們百年之后,這里還會有一個桂花林子等你回來?!?/p>
隔著電話,我的淚,奔涌而出。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在享受著父母的恩惠。卻從未想過,他們已老,終有一天,會要離去。
父親用這么一種方式,提醒我,生老病死都不過是一種自然常態(tài)。我和他一樣,都是村莊的孩子,我的血管里,流淌著泥土的芬芳。
四
“元鳥至;雷乃發(fā)聲;始電。”
桃之夭夭,梨花有淚。春風。吹不醒假寐的人。
城市的花,開得比田野更加明艷。我坐在電腦前,向往一場油菜花的約會。
這個晚上,我夢見自己的童年。
我穿著母親裁剪的裙子,赤腳站在開滿紫云英的田埂上,給勞作的母親看一張高跟鞋的圖片:“娘親,你看這鞋子多么漂亮!”母親從油菜地里抬頭,告訴我,高跟鞋,只能夠走城市的柏油路。
晨起,洗漱。拎包出門,看到鞋架上滿目的高跟鞋。
我已經(jīng)擁有童年的向往,下一個向往,卻是回歸童年。
至少,我還可以回到村莊,赤腳走向田野。
五
“桐始華;田鼠化為鵪;虹始見。”
雨紛紛。清明。我出生的時節(jié)。
天空總是憂傷,迷蒙的雙眼,看不到草長鶯飛。
從城市出發(fā),轉(zhuǎn)三趟車。疾步村莊時,天色已暮。母親的廚房,有炊煙升起,有暖暖的光透出窗欞。
隔著池塘,我高喊:“娘親,我回來了!”
系著圍裙的母親奔出院子,手里還握著鍋鏟。“你咋沒有電話告訴我,會回來呢?”母親的臉,有喜出望外的美麗。院子里傳來父親的大喊:“鍋子都焦了!人去那里了?”
我和母親笑成一團。
如果能夠,每個生日,都要與母親在一起。
那年,疼痛讓她扯破床單?,F(xiàn)在,我只想陪著她。
六
“萍始生;嗚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p>
楊花落盡。雨生百谷。谷雨。村莊起落布谷鳥的歌聲。
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瘋長的草木,在深夜里發(fā)出拔節(jié)的呻吟。它要突破泥的覆被,要破節(jié),要在晨曦里泣血綻放。
我蹲在陽光下,看父親挽袖剖魚。魚肚里剔出一個碩大的苦膽,墨綠的顏色讓人覺得苦不堪言。鄰家小孩貪玩,把膽汁滴入水盆,那一抹濃綠在水中淡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膽汁入水,味則變淡,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七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p>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
青梅煮雨的季節(jié)已過,桔園里開滿乳白的小花,移植的莊稼,都開始列隊生長。
友人寫文,喟嘆自己有如一兜移植的青草,逃不出寄居的宿命。
誰人不是呢?那些樓窗里居住的身影,幾人不是從遠方移植過來的草木?
母親托人給我捎來一團糯米漿,囑我給自己煮一碗湯丸。
夜幕里,我一邊搓著丸子,一邊思量:或許,我們更像一株奔跑的草木,帶著故鄉(xiāng)的養(yǎng)分,向陽生長。那么,這個城市多么有意思呀?
八
“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p>
白桐花落,“物致于此小得盈滿。”小滿,寫下這兩個字時,我?guī)缀鹾雎赃@是一個節(jié)氣。
小滿,這是兒時父母喚我的乳名。有時還要加一個方言尾音。“小滿伢子”。在村里,這樣的稱呼不分男女。后來,這又成為了父母喚我兒子和外甥的乳名。
母親坐在院子里,喜滋滋地給兩個小家伙剝葵花子,相差不到一歲的兩張小嘴嗷嗷等候。母親有點忙不過來,兩個小饞蟲就爭執(zhí)起來了。
“這是我的外婆!這一個該是我的。”
“這也是我的外婆!這個是我的!”
咦,這一湘一桂出生的兩個小兒終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根,源自同一個人。
九
“螳螂生;鵬始鳴;反舌無聲。”
枇杷落。桃子紅。“澤草所生,種之芒種?!?/p>
每年的這個時節(jié),大街小巷就開始彌漫著馥郁的艾草味道。來自鄉(xiāng)野的氣息,引發(fā)客居城市的人們對故土的念想。
那些年月,在村子里,我們風一樣奔跑。傍晚時分,母親總喜歡用大鍋燒水,煮上陳年的艾草。喝半碗。剩下的倒進澡盆。
我喜歡身上存留著艾草的清香。淡淡的,帶入夢鄉(xiāng)。
在五月的小城里信步游走,一個個手持艾草的人兒,與我擦肩而過。
我不禁停了下來:\"大姐,給我拿兩把艾草?!?/p>
左手持著艾草,右手牽著兒子:“回家去,媽媽給你煮艾草洗澡?!?/p>
兒子眼里有快樂在閃動。
習俗,原來不只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多的還是一脈親情的延續(xù)。
十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p>
日北至,日長之至。夏至。村莊浸泡在清幽的稻花香里。
蓮蓬可采,西瓜初熟。村莊開始熱鬧起來。
多久來,父親年年種著西瓜,等我們回家。有時,我因瑣事纏身,無暇回家探望。久等不見人影,父親就會親自挑選一大袋西瓜,大清早趕車送到城里來。西瓜太沉,又隨處可買。我總是想這樣勸阻他。父親卻執(zhí)意要送:“我親自種的西瓜,不含農(nóng)藥和激素的?!?/p>
某日,下班回家,餐廳里擺放著五六個翠綠的西瓜,衛(wèi)生間里,還養(yǎng)著一桶活蹦亂跳的鯽魚。
父親又悄悄來過。
撥通父親的電話后,里面?zhèn)鱽硭麣g快的笑聲:“哈哈,發(fā)現(xiàn)了?今年第一批成熟的西瓜,快點嘗嘗!”那高興勁兒,全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辛苦感。
這西瓜,吃出了家的味道。我漸漸明白,不拒絕父母的給予,也是,對他們的愛。
十一
“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摯。”
小暑。木槿花火焰一樣盛開。
日落黃昏,一時興起,與父親對飲,細數(shù)生活的種種。父親擱下筷子,抿了一口白酒:“孩子,當年逼著你讀師范,讓你失去考大學的機會,你娘一直都覺著虧欠你。”
父母知道,沒有上過大學,是我多年的遺憾。就算后來,我自學拿了一張又一張文憑也不能夠彌補。
曾經(jīng),無奈、埋怨、懊惱,充斥胸腔。這一直是我不愿提及的話題。
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一股辛辣嗆出我的眼淚:“都過去多少年了,還提。如今不也很好么,姐姐遠在他鄉(xiāng),我不正好可以多陪著你們?”
這些年來,我已經(jīng)悄悄釋然。
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洞見自己的能量,也能洞察自己的虛弱。于我來說,走遠了的腳步,遲早也是要回來的。
十二
“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p>
大暑。村莊流火,知了擾亂人心。換季的水稻田里,白鷺飛舞。
我喜歡在這個時候,出門旅行。洗過的衣服隔夜就干,遠行的行李,只有這個季節(jié)最輕。從一個熟稔的村莊,流放到另外一個村莊。我的肌膚,有了小麥的光芒。
幼年,我與姊姊趴在床頭,看捉來的螢火蟲點亮潔凈的蚊帳,談及理想。姊姊說:“我第一不要做醫(yī)生,我不喜歡雙氧水的氣味!”我:“我第一不要當老師,我受不了小孩的啼哭!”
廿年之后,姊姊穿著白大褂,穿行于各個病房,而我,一直專注教育。
風生水起。
有時,一個人的憎恨,是他潛意識里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