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校不僅承載著家庭、百姓、孩子對未來的期望,還擔負著“教化”一方百姓的職責。走進孩子的心靈是德育教育的真諦,只有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引起漣漪才能影響學生的言行。德育活動要讓德育特色建設與常規(guī)工作相輔相成、形成梯隊、做到有線對點。每一個教育主題點的完善、整合、特色挖掘要融與學校整體校園文化內涵……在德育教育及主題活動中促進學生“智育”的發(fā)展。
班級是德育活動的主陣地,課堂則是德育、智育的主渠道。學校將“八心八德兩意識”教育為品行修養(yǎng)教育點,以兩條線切入品行修養(yǎng)教育:心理品質以“勤”、“恒”等為一線;道德品質以“孝”、“敬”等為另一線。通過五個層面深入實施,實現(xiàn)班會主題化、課程化。
一、分主題編寫心德課程校本教材
作為學校德育主任,我牽頭與24位班主任教師一起參與“心德課程”教材編寫工作。班主任分別承擔了“八心八德”德育教育培養(yǎng)目標之一進行拓展外延,以理解核心詞、小故事明理、聯(lián)系實際導行三大環(huán)節(jié)緊緊抓住學生的教育點。同時,學校把德育主題活動課與學校的品德課相結合,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與國學經典誦讀校本必修課相結合,與學校五修五養(yǎng)校本選修課相結合。大家都在動腦、思考,創(chuàng)意中完善心德教材的編寫與修訂,并在實施過程中關注引導學生參與補充、發(fā)表建議、合作改進。通過師生的思考、策劃、設計,共同編寫了一整套的心德課程教材內容。教材形成后以主題班會活動課為渠道,低年級教師主導學生參與;高年級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輔助實施。在編寫教材中將班主任由“育人角色”轉變?yōu)橛苏n程的真正引導者、操作者和實踐者,提高班主任課程的執(zhí)行能力,增強班主任課程的主體性理念。
二、指導、輔助學生實施心德課程內容
每月一節(jié)心德課程,實現(xiàn)入心導行。每位班主任按照已經編寫成稿的心德課程教材,指導或參與輔助學生落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課,老師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不斷拓展調整活動形式,豐富教育內涵,落實教育目標。如:有的通過知識競賽、演講等,創(chuàng)設激烈的競爭對抗,將嚴肅的主題教育融于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組織、表達、應變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通過演唱、相聲、舞蹈、小品、朗誦等生動活波、富有感染力的各種文體活動,贊美某人某事,或鞭撻某一不良思想行為,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班級的凝聚力。還有的通過主題漫談、討論和展示形式,搭設學生廣泛參與、互相切磋的平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各抒己見中達到幫助教育的目的。主題活動課實現(xiàn)了育養(yǎng)良好品行,并將其理明其心,做到了入心、明理、導行、實踐。
三、值周全面監(jiān)測評價行為規(guī)范
心德課程班會課的成果通過值周檢查落實,每天值周生認真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總結反饋學生的行為、紀律、衛(wèi)生、文明禮儀等情況。如:觀察學生是否能維護集體利益,愿意自我表現(xiàn)、樂于助人,相互團結等品質。并通過紅領巾廣播宣傳班級學生的的小事跡、小故事,發(fā)揮傳幫帶、激勵作用。還幫助尋找學生在語、數、外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和活動中的閃光點,尋找榜樣人物。引導學生觀察課前、課中、課外的表現(xiàn),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夠以“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生活、學習等表現(xiàn),逐漸成為好習慣。
四、心德班會課教材內容拓展、延伸與完善
修養(yǎng)是一種文化,修養(yǎng)是一種品德,修養(yǎng)又是一種習慣。在教育、培養(yǎng)、實施、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在不斷的成長、不斷地進步、不斷地修身養(yǎng)心、修心健體,逐漸使每一種德育課程目標深入人心,將習慣培養(yǎng)變成自然。因此,學校設定了“我勤我記錄”、“我學我做”、“我學我知”、“我學我說”、“我學我感”、“我學我行”六種主題踐行策略進行跟蹤研究、觀察、記錄,讓每個孩子在“心德”課程的指引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一路前行!
依據“百花爭優(yōu),做一個有道德的小海娃”成為學校“心德”課程評價教育主渠道,德育工作室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校園百花爭優(yōu)”的評選活動。以摘花活動作為學生“修·養(yǎng)”評價綠色指標。其中“向日葵”意為著懷揣感恩,擁有夢想;“步步高”則是勤奮學習,追求上進;“君子蘭”代表品行質樸,團結進取;“梅花”則是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牽?;ā贝硖嵖细桑瑹o私奉獻;“蘭花”意為好思好問,存疑思問。每一種田園花代表一種品格,使同學們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榜樣就在身邊,真實可親,實實在在。真正做到學生之間找差距、自尊自愛、自強自立、自省自悟。校園予以授星標識以示表獎,并在走廊設事跡展板宣傳,激勵優(yōu)秀生文明、健康、發(fā)展、進步、快樂地成長,在全校學生中創(chuàng)設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激發(fā)學生勇于爭先的進取精神,提高修養(yǎng)教育內涵。
古人云:“心不動,身不行”。心德主題班會課程的實施與踐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給予了學生有意識地實踐、感受、體驗、促進道德品質的內化,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行的養(yǎng)成。近兩年的心德課程的實施與研究,學生勤學好思,“合作提問”品味課堂他們主動學,樂合作;學生自主自立,生活做值日講文明,講方法;學會孝順懂感恩,家庭學校孝父母、敬師長……學生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態(tài)度。品質德育下的心文化,以勇氣心養(yǎng)樂觀自信之品,以達觀心養(yǎng)坦然寬容之品,以力量心養(yǎng)謙虛清醒之品,以境界心養(yǎng)平和釋然之品,師生贏得真實、善良、寬容和安靜、慈祥、沉穩(wěn)之寶。深入推進了學?!靶蕖ゐB(yǎng)教育為了人的幸?!钡霓k學理念,推動教師德育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提高教師活動課設計力和執(zhí)行力,真正實現(xiàn)成就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發(fā)展好每一個教師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