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怎樣突破這個難點呢?對思想還未成形的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學習的源泉。筆者認為教師只有設法通過各種手段去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才能輕松寫作文,寓學于樂,從而最終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興趣
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尺度,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高體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但長期以來,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一聽到寫作文就喊頭痛,有的說沒東西可寫,有的說不懂怎樣寫,有的說達不到要求的字數,總之提不起寫作的興趣??僧斍白魑慕虒W的現狀是:學 生難寫,要么泛泛而談,東拼西湊,要么選材陳舊,單調乏味,甚至總覺得無話可寫,或干脆不寫;教師難指導,作文教學常常耗在時間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 微,可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作為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于是,近幾年來本人在教學中作了一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嘗試,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寫作靈感
作 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的催化劑。例如,在指導學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黃河,母親河”的寫作時,我先為學生播 放了光未然的《黃河頌》,因為學生剛剛學過這篇課文,現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現,學生不僅在熟知的歌詞中感受了音樂美,也很自然地再次體會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然后再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黃河的視頻,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輔以寫作指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黃河的地理特征,黃河對我國人民做出的偉大貢獻,尤其是了解今天 的黃河遭到污染的嚴重情況,學生自然就產生了對母親河——黃河傾訴的沖動。寫作時可以以倡議書的形式來寫,也可以用童話、寓言、書信、詩歌甚至是戲劇的形 式來表達。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學善于抒情,筆下自然就會流淌出滔滔的黃河情結;有的同學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黃河水的訴說”這種特 殊方式,來警醒世人對黃河的保護;有的同學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黃河”這題,寫滿了對黃河的憧憬。
由 此可見,在作文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觸動了學生的寫作靈感,開拓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 擁有了自己的靈魂。試想,我們面對這樣的寫作內容,不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尤其是對于我們這些遠離大海的山村孩子來說,那是無從寫起的。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善于從生活發(fā)現寫作美感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處處有美的閃光點,要善于觀察、發(fā)現、捕捉,才能充實頭腦,美化心靈,從 而寫出好的文章來.如夏衍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天半夜三點多鐘起身,走十幾里路,去觀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終于搜集到關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寫出膾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綠》,葉圣陶的《景泰藍的制作》等等都是觀察生活后寫出的名篇。因此,在 課堂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從高一開始寫日記,寫周記,內容包括校園、家庭、社會,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各種景物,觀察各種人和事并細心體會個人的感受.結果不少同學寫出了好文章。如97級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話九中》因觀察生活,寫出個人的真情實感,所以以高一級學生 的身份參加學校校慶征文比賽,仍獲校慶征文一等獎,并發(fā)表在《南海報》上。
三、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嘗到寫作的樂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題設計應貼近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誰來架構生活與 寫作之間的橋梁?課文就能擔此重任。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容也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些文章不僅能給人以美的熏陶,而且 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學以課文為范例,可謂就地取材,兩全其美。例如,九 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選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學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這一單元的學習容易觸發(fā)聯想,誘發(fā)寫作 欲望。所以學習中教師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寫作技巧的總結歸納,巧妙地運用遷移思維,將學生引領到現實生活中來,進行寫作。比如學過《社戲》一文后,就設計 以“童年”為話題進行寫作的一次訓練。很多學生無形中就模仿了《社戲》的寫作風格,以質樸的語言表現童年時的天真爛漫、純真無私。以課文為范文,遷移思 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去寫作,為學生更好的展現自我架構橋梁。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嘗到了寫作的樂趣,會增強寫作的信心。
四、倡導互批互改作文,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作文能力不僅僅是寫文章的能力,還包括修改能力、批語能力、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等。只有互改,互批,互評,才能全 面提高作文能力。在教學中,我采用組內批改的方法,以四至六人為一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個互評小組,每組設一個組長,由組長負責,進行互批、互改、互評,然 后再由組長在班上總結本組的寫作情況,選讀好句、好段和好文章。組內批改給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使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了。這樣批改也能夠使更多的學 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自然會促使他們以更大的興趣去練習寫作,從而使他們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這樣批改也大大減輕了老師的任務??梢哉f,學生的相 互批改使教師省心省力,學生獲益多多。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走進寫作,是一項長期、耐心、細致的工作,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兒心得?!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蔽蚁嘈?,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的,進而走進文學創(chuàng)作的美好世界!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師2005版1-2月份
[2]山東教育科研2000年第三期《寫作興趣培養(yǎng)試探》張盛益" 徐秀榮
[3]《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