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應該把作文看成是一種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一種樸實的生活行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痹谛抡n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處處皆語文”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育者的共識。但是“作文難”的問題目前仍然比較普遍,作文教學費時費力的情況仍然有待進一步改善。下面就本人23年的教學體驗與各位分享。
一、搶抓生活契機,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樂,美丑善惡無時不在我們身邊發(fā)生,可是往往我們對此熟視無睹,忽視了他的存在,更沒有仔細去觀察,去想象,喪失了許多寫作的好素材。語文教師更應該具備捕捉教育契機和寫作契機的職業(yè)習慣,只有如此,才能引領學生去捕捉生活的具體情景。
1.關注自然。大自然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孕育學生靈性的最佳場所。因此我們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激起學生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描述美的熱情。自然界帶給我們花紅柳綠,送給我們風雪雨露,春天,我們走出校園尋找春的清新、贊美春的溫暖;秋天,我們在《美麗的樹葉貼畫》《秋韻》《落葉情》中,感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冬天,我們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賞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樂。
2.關注身邊小事。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很多,同學間的、師生間的,課上的、課下的,家里的、學校的,眼見的、聽說的……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細細體味,都是學生筆下的好文章,教師經(jīng)常地把這些瑣碎的小事作為寫作的素材,學生的思維才能擴散出去。
3.關注媒體信息。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學生的生活無時不受到媒體信息的影響,關注媒體信息,感受國內(nèi)國際事務對自身的影響,是學生親近社會,融入社會的好機會,也是語文教師進行寫作指導的最佳時機。
二、搶抓活動契機,教會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活動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可是學生往往在活動中只注重熱鬧的情景和自身的感受,忽視了活動細節(jié)的感悟,語文教師的作用就是喚醒學生沉睡的思維,讓學生在活動中去觀察、去思索、去探究、去感悟。
1.切割活動過程,引導觀察方法
要求教師利用作文課或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嘗試把活動的過程進行切割,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通過學校的教研活動展示指導的過程,形成了活動作文教學的基本模式:設置懸念──切割活動──分項觀察──形成文字。引導學生利用多個感官觀察,從不同的側(cè)面觀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像“桌上拔河”、“鐵錘錘蛋捶不爛”、“拼句游戲”等,活動彰顯了教師的智慧,學生的觀察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2.規(guī)劃系列活動,引導跟蹤觀察。
作文是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個性化語言的綜合結(jié)晶。真實的作文離不開細致的觀察,要想觀察仔細就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條件。為此,許多老師在班里設置“生物觀察角”。引導學生通過親自觀察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成日記。這樣學生寫出的日記就很真實很生動。有的班在教室養(yǎng)了幾個蠶,讓學生細致的觀察春蠶一生的變化。通過觀察,學生寫出了《與蠶相伴的日子》。有的班級讓學生自己種蒜苗,觀察蒜苗種植、發(fā)芽、成長的過程,進行蒜苗種植展覽;有的班級把柳枝種在教室里,通過長期觀察,寫出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顒渝憻捔撕⒆幼屑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過程中體驗到付出與收獲的幸福。
3.利用少先隊活動,進行體驗觀察
經(jīng)常開展各種各樣的少先隊活動,對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端正學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語文教師恰當?shù)睦蒙傧汝牷顒拥倪^程進行寫作訓練,無疑是一項一舉多得的好事情?!赌愕糜悬c我來找》、《課間活動金點子》等是少先隊活動的集中體現(xiàn)。每年的春秋兩季,學校都要組織大型的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正式語文教師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例如:五年級師生“徒步赴黃河”拉練之前,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對于黃河的向往和對于這次拉練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將拉練之前的喜悅、興奮和期待寫出來?;顒咏Y(jié)束后,老師們又引導學生寫出拉練之后的感受。
記的有這樣一句話:“聽說的,我容易忘掉;看到的,我能理解;只有親自做了的,我才掌握的很牢?!碑攲W生感到有一滴圣潔的露珠滴落在靈魂深處的時候,當學生被沒膝的豐草所震撼的時候;當學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動莫名的時候……憑借符號與語言、自然與生靈、真誠與熱情打開的思路就會一個個涌現(xiàn)出來,使學生的作文走向趣味與生動,走向豐富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