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說:“漁父的兒子雖然善于游泳,但比之于有正當知識,再經(jīng)過練習的專門家,究竟相差很遠。而跟著漁父的兒子去學游泳,比之于跟著專門家去練習也不同,后者總比前者來得正確、快速。”學習作文也是這個理,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有了一定的興趣、生活、情感和語言等儲備前提下,都能寫出文章來。但是如果老師能給予學生文體知識和寫作技法的指點,使學生在寫文章時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一 以課文為例子,構建讀寫一體的寫作指導體系
現(xiàn)行教材中,除去一些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作為“定篇”來教學,而大多數(shù)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完全可以成為寫作教學的“例子”。葉黎明博士認為:“寫作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的主要落點,應該是真實而具體的文體寫作知識?!蔽捏w寫作知識在小學高年段的課文中不乏典型和范例。于是,結合蘇教版五、六年級課文,以學生常寫的記敘文文體為主,筆者嘗試提煉出一些基礎性的寫作知識要點,配合專項仿寫練習和部分單元習作訓練,構建一個讀寫一體的寫作指導體系。
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寫作方法。同一種文體,不同的文章也有不同的寫作特點。同一種寫作技法在不同的課文中均有體現(xiàn),同一篇課文也會從不同角度體現(xiàn)出多樣的寫作技法。作為高年級老師,必須要放眼全局,對哪些課文側重于教給學生哪些文化知識,訓練哪些寫作技巧要胸有成竹,在內心建立這樣一個讀寫一體的教學序列,指導起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 以學生為本位,搭設寫作技法訓練的階梯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初步的抽象思維,能掌握一些文體知識和寫作技巧,但必須有豐富具體的讀寫體驗的支持。我們不妨以上述讀寫一體的指導體系為具體參照,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搭設一個高年段寫作技法訓練的階梯,“教”得清晰,“練”得有層次,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與初中實現(xiàn)對接。
以“環(huán)境描寫”這一寫法為例,《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黃鶴樓送別》《愛如茉莉》《愛之鏈》等課文中均有體現(xiàn),如何結合例文一步一步使學生充分認識領會并融合運用在寫作實踐中呢?
1.在例文閱讀中悟法
文章的表達方法,絕不是硬性灌輸,而是在例文閱讀中所悟得。五年級課堂教學中著重引領學生認識環(huán)境描寫,體會環(huán)境描寫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方面的作用。例如《黃鶴樓送別》教學案例:
出示: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
教師: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來寫?
學生:楊柳和沙鷗。
教師:你知道為什么要選擇這兩種景物嗎?
學生:表現(xiàn)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師:“柳”與“留”諧音,借“柳”表達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沙鷗寓示著孟浩然將要孤獨遠行,有一絲絲離別的憂傷。文章運用這一句環(huán)境描寫正是為了渲染離別的氣氛,烘托人物依依惜別的心情。(板書:環(huán)境描寫)
“環(huán)境描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學生有了課文這個范本,有了老師恰當適時的點撥,就能夠較為清晰地理解和領會,為實踐運用打下堅實基礎。
2.在片斷練習中得法
文章中的寫作表達知識點不能僅限于點到為止,光說不練,對于學生來說便如過眼煙云。不妨從片斷模仿練習開始,一文一法地付諸實踐。課文《愛之鏈》是一篇小說,環(huán)境描寫是文章一大特色,同樣值得寫人敘事類文章來借鑒。請看教學片斷:
品讀體會文章的兩處環(huán)境描寫(略)。
教師:第三處環(huán)境在家里,小說的結尾卻省略了這樣一個環(huán)境描寫,現(xiàn)在請以“清晨,喬伊醒來……”開頭,寫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環(huán)境描寫,要用上這一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學生動筆寫。師生交流:
學生1:清晨,喬伊醒來,看了看里屋,桌子是舊的,櫥柜是舊的,窗簾也還是舊的,心里感到一絲不安。他輕輕地下了床,……
學生2:清晨,喬伊醒來,一眼看到了桌上的那張紙條,“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
巧妙利用文章的空白點,即時遷移練習“環(huán)境描寫”,可謂趁熱打鐵,目標明確,學生活學活用,真正從課堂中學會寫作的表達技巧。
3.在篇章寫作中融法
習作訓練:向爸爸和媽媽表達“我愛你”。在學生對“環(huán)境描寫”已經(jīng)較為熟知和同單元課文《愛之鏈》環(huán)境描寫片斷練習基礎上,我在這次習作中特別提出恰當運用環(huán)境描寫的要求,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雖然只是寥寥幾句,卻為文章增色不少,讀起來更添意蘊,更有味道。以下是學生習作的片段:
學生1:這盆花的香氣似乎比以前更淡雅。窗外灑進些許的光,一切都是那么寧靜。我已經(jīng)聽到媽媽的鑰匙在鎖孔中轉動的聲音,我的心臟都要從喉嚨里跳出來了?!断胍f聲“我愛你”》
學生2:天漸漸黑了下來,房間里橙色的燈光輕柔地籠罩著我,溫馨、靜謐而又安詳。今天,那難以啟齒的三個字要來找我了?!墩f聲“我愛你”》
窺一斑而見全豹。無論是環(huán)境描寫,還是構思選材、順序安排、細節(jié)描寫、詳略得當、夾敘夾議等每一種寫作技法的習得必須體現(xiàn)教的層次,練的梯度??傮w來說,五年級可以側重于感悟寫法,模仿入手,一文一得,適當輔以片斷專項練習,融合單元大作訓練;六年級則在五年級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知各類寫法,加強片斷練習,在每次習作訓練中融會貫通運用相關技巧,好比給學生“白開水”似的習作下佐料,讓它成為色、香、味俱全的“高湯”式作文。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學生經(jīng)過多年這樣的訓練,習慣養(yǎng)成了。用文字發(fā)表的時候,雖沒有教師指點,也能使技術完美?!边@便是寫作教學的成功。
三 以評改為落點,夯實小學寫作教學的根基
寫作教學最后的落點在評改上,它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小學作文能否打下堅如磐石的根基,就要看寫作評改的功夫是否深入到位。朱光潛先生說:“慢慢走,欣賞啊!”我們的寫作教學也要慢慢“改”,磨?。「吣昙壍淖魑脑u改,可以側重于圍繞某些方面寫作技法的運用是否恰當?shù)轿贿M行修改加工,一文多改,確保每一次寫作訓練的實效最大化。
例如,很多學生作文平淡,人物形象干癟正是因為不善于展開細節(jié)描寫。針對這一癥狀,在訓練《童年趣事》中,我們著重要求: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趣”!請看學生習作片斷:
學生原稿:我把小雞放進水盆里,一放進去只見小雞不停地撲打水面。就這樣小雞掙扎了幾下就沉了下去,我來到媽媽身旁說:“媽媽,媽媽,小雞不僅會游泳還會潛水??!”媽媽一聽趕忙跑去把小雞救了出來,還罵了我一頓?!缎‰u會游泳》
教師修改意見:事情很有趣,尤其是“我”的語言很逗。媽媽是怎么罵你的?“我”在看小雞掙扎時會想什么呢?添加“我”的心理和神態(tài)描寫,添加媽媽的神態(tài)和神態(tài)描寫,必使文章更生動。
學生修改稿:我把小雞放進水盆里,一放進去只見小雞不停地撲打水面,(添:左一下,右一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心想:小雞竟是這么游泳的,我要多看看。)就這樣小雞掙扎了幾下就沉了下去,我(滿懷疑惑地)來到媽媽身旁,(扯扯媽媽的衣角)說:“媽媽,媽媽,小雞不僅會游泳還會潛水啊!”媽媽一聽(差點沒笑噴,然后急匆匆地跑去把奄奄一息)的小雞救了出來,(笑罵道:“你個笨小子,把小雞都放到水里,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啊!”)——《小雞會游泳》
這一篇作文先互評后師評,共修改了三稿,學生緊扣“細節(jié)描寫”多次添加,使文章飽滿、生動、富于情趣。落實評改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一對一面批,學生自評、互評,佳作賞析等,還可以積極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的優(yōu)勢,增加學生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最終達到優(yōu)化習作的效果。
當然,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智能、閱歷、情感、技巧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小學寫作教學能“教”的更多的是“技”的層面,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于無法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敝挥性谧x中悟法,在寫中踐行,在改中優(yōu)化,才能全面提升學生寫作素養(yǎng),使學生的寫作逐步“向著青草更青處漫溯”。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