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見。在這個晚漁回港、雀鳥返巢的黃昏,我卻要和你告別。我親吻你的臉頰,那天邊燃燒著朱紅顏料般的云朵,是我對你磁鐵般的留戀。
但是媽媽,我得離開。你聽到了嗎?風(fēng)兒扯著海浪,傳來了萬物渴求的聲音;你看到了嗎?閃電刺穿水膜,攪動我們不安分的心靈;你感受到了嗎?雨點敲打著水浪,催促我們盡快起航。媽媽,你別責(zé)怪我們。就像水手向往風(fēng)浪,我追求著自己的理想,竭力地靠近太陽,伸出雙臂,在陽光的牽引下,躍出了你的懷抱。
媽媽,你掀起巨浪,拍打著海岸,竭力地伸展你的臂膀,想扯住我的衣角;你嘶啞著嗓音喚我,時而溫柔,時而急躁,想絆住我離去的腳步。媽媽,對不起。孩子已經(jīng)長大,想要雕刻出自己人生的宏偉壁畫。追逐理想的征途一旦踏上,就不能放棄。媽媽,我在你的懷抱中依偎了太久,是時候開啟新的人生了。媽媽,請為你即將遠航的孩子祝福,雖然我不知道此行何處為目的,但我會好好享受沿途的風(fēng)景。
媽媽,請別為我擔心。在你的懷中,我已蓄積了足夠的信心面對風(fēng)雨。暮春,我們一起念想希望,在令人昏沉困倦的綿綿細雨中,忍著困意睜大眼睛學(xué)會了堅持;仲夏,我們一起昂揚激情,在一拳拳狠狠打在人心口上的暴雨中,敞開胸膛接納彈雨,學(xué)會了寬容;深秋,我們一起醞釀詩情,在默默垂淚輕輕嘆息的陰雨中,歡快奔騰高唱喜悅,學(xué)會了樂觀……
媽媽,請別因我悲傷。你看,陸上的柳樹,樹干每往天空伸展一分,枝葉便往土地垂下一分。媽媽,無論我離你多遠,我的心永遠在你身邊。在漫漫的旅途中,我會時常想起你懷抱我的溫柔雙臂、哄逗我的竊竊細語,和輕輕吟唱的搖籃曲。我永遠愛你,北方天空那顆閃爍的明星,是我不渝的思念。
媽媽,我就要離開了。我輕盈的身體正在飄向天空,我將會變成一朵云,遨游至天空的某個角落,化作雨水降落。也許,我會落在森林里,化作小溪,穿過明月朗照的松林,停歇在石頭上舞蹈;也許,我會落在平地上,化作了河流;也許,我會落在懸崖上,化為瀑布,從絕壁上無畏地躍下,成為飛流白練中最美的一道弧線。
我要起航了,媽媽,請您為我驕傲!
【簡評】
同題寫作,誰的選材角度新穎便占了出彩的先機。就本文而言,考生遠離對自我生活的敘述,用大海里的一滴水珠作為寫作對象,切入角度極為新穎。正因為有了這一獨特的材料,于是無論是與媽媽相依時的溫馨,還是與風(fēng)雨同行的追求,還是對未來前景的暢想,均格外精美。物尤如此,人與自然也是一個道理。這也正是立意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