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jīng)干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
——馬爾克思《百年孤獨》
太講究理智,容易與人產(chǎn)生磨擦; 太順從情感,則會被情緒左右;太堅持己見,終將走入窮途末路??偠灾?,這世間并不宜人。
—— 夏目漱石《草枕》
一個人的肌肉缺乏鍛煉,以后還是可以補償?shù)?;而智力的飛躍,即心中那種內(nèi)在理解力則不同,它只能在形成時的決定性的那幾年里進行鍛煉,只有早早學會把自己的心靈大大敞開的人,以后才能夠把整個世界包容在自己心中。
——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
天真的人,不代表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恰恰因為見到過,才知道天真的好。
——《三毛不再撒哈拉》
戀人分手之際,還能把話說得平和得體的,肯定是已然變心的那一個。
——阿蘭·德波頓《擁抱似水年華》
一、如果你很想結(jié)婚,那就不一定非要等到愛情不可,跟一個個僅僅是肉體的朋友或者僅僅是精神上的朋友結(jié)婚也無不可;二、如果你并不是很想結(jié)婚,而且一定要等待愛情,那你內(nèi)心要足夠強大,要做好終身獨身的準備,因為愛情發(fā)生的幾率并不太高。
——李銀河《朋友與愛情》
如果在17歲,我會選擇動蕩一生?,F(xiàn)在,我選擇安靜地老去。有一個懂的人,陪著我,不嫌我老,不嫌我啰嗦。他用秋天一樣的聲音讀著我的文章,那樣的洞天曉白,早就超越了所有。愛情和懂得相比,到底是淺薄的。
——雪小禪《私人愛情》
最真實的自我是沉默的,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是超越語言的。傾聽沉默,就是傾聽靈魂之歌。世界無邊無際,有聲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聽見語言不會傾聽沉默的人是被聲音堵住了耳朵的聾子。
——周國平《經(jīng)典的理由》
生命不是用來展示于外界或他人,不是由這些來損毀或成就。對他人無需評判,也不必追隨。每個人都在臨及自身的深淵。彼此的道路各不相同,也無法效仿。人所存在的根本意義,是用來完盡自己的任務。它是一個人的事情。
——安妮寶貝《眠空》
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著距離,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云開霧散。
——柏瑞爾·馬卡姆《夜航西飛》
人的一生,就是在醒與睡、累與不累之間。也仿佛是機器,要不斷操作,不斷保養(yǎng),不斷生產(chǎn),也不斷加油、不斷供電。直到有一天,把那電源拉下,不再推上去,人生就結(jié)束了。
——劉墉《當你累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