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柱塞式AD油泵B6AD(31、74、74A、68A)的各項指標的調試要求與方法。
關鍵詞:AD油泵 調試 調整
噴油泵的基本結構包括泵體、柱塞、調速器、出油閥偶件、凸輪軸、滾輪貼體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柱塞式AD油泵B6AD(31、74、74A、68A)的調試方法。
1 調試要求
工藝噴油器(帶標準高壓油管總成)采用PF55ST42型,并符合ZBJ94017的要求。試驗用油GB/T8029校泵油,進油壓力0.1Mpa~0.12Mpa,進油端在基準缸(B6AD31、B6AD68A在提前器端,B6AD74,BB6AD74A在調速器端);出油端裝穩(wěn)壓閥部件,讀數(shù)前油應有30s下沉時間,讀取油量時以量筒中盛油的彎月面底部讀取數(shù)據(jù)。倒油時量筒架應傾斜45°;調整油量時,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或怠慢限位螺釘接觸?;匚粡椈蒚J7-0125端掛在控制手柄上端(高速)或下端(怠慢)的孔(或支架)上,另一端掛在調蓋(或支架)上。不允許控制手柄接觸限位螺釘進行油量調整。
2 準備工作
首先轉動控制手柄,檢查控制齒條來回移動是否有發(fā)卡現(xiàn)象。然后將噴油泵總成固定在實驗臺上,連接好進油管、回油管;向凸輪軸腔和調速器腔內注入10號或20號機油;用堵頭(922-089)堵住泵體輸油泵安裝孔;起動試驗臺。檢查出油閥緊帽是否擰緊、漏油;連接好工藝噴油泵高壓油管,增壓補償器上進氣管;將控制齒條行程測量表安裝在噴油泵的齒桿孔上。
3 控制齒條零位置的設置
轉動試驗臺轉速手柄(注意試驗臺的旋向應與噴油泵的旋向一致:B6AD31、B6AD68A噴油泵從驅動端方向看是順時針方向,B6AD74A、B6AD74AA噴油泵從驅動端方向看是逆時針方向),使噴油泵以500-600r/min轉速運轉。用起子將扇葉行小齒輪向提前器端方向頂?shù)降祝藭r齒條表的讀數(shù)就是控制齒條的零位,將表盤指針讀數(shù)對零。
4 標定工況及高速控制的調整
噴油泵靜止時,氣壓為0.1Mpa。用扳手調出增壓補償器皮膜部件中定位螺栓(Z89-0605)使之不影響標定工況齒條行程。檢查控制齒條總行程應高于標定工況規(guī)定值1.0mm以上,然后再調整總行程螺釘,使控制齒條行程為標定工況規(guī)定值。調整高速限位螺釘(TJ89-0903)至最高空車轉速時,使控制齒條行程為規(guī)定值,緊固其鎖緊螺母(TJ89-0903);將高速限位螺釘退出不與控制手柄接觸,控制齒條行程應為1.5mm以上。再將高速限位螺釘調至正常位置。繼續(xù)升高轉速至飛錘全張開位置(轉速約為1600r/min),控制齒條距“0”位應有2.0±1.0mm的儲備行程。
5 標定工況供油的調整
先將噴油泵以標定轉速運動,使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量杯轉到工作位置,按下計量開關,測量各缸供油量。然后使噴油泵停止轉動,用起子固定扇形小齒輪與控制齒條無相對運動,松開扇形小齒輪固定螺釘,用起子和板手輕輕轉動柱塞控制套。按標準調整各缸平均供油量及不均勻度,反復進行上述工作,使各缸平均供油量及不均勻度符合標準要求。其次,檢查調速器的穩(wěn)定性:使噴油泵轉速從1100r/min逐步提高到標定轉速,再從標定轉速降低到1100r/min,檢查控制齒條行程應穩(wěn)定在標定工況齒條位置,允許偏差控制在±0.1mm之內。
6 校正工況及起動工況的調整
B6AD31: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
反復調整全負荷校正器中與扭矩凸輪連接的滑動軸(TJ89-
1406)及導向銷(TJ89-1407)的上下位置(即調整扭矩凸輪軸的位置),使噴油泵從860r/min,齒條行程應為10.6mm,然后從1050r/min降到860r/min,齒條行程應為10.8mm,再從800r/min降到750r/min,齒條行程應為10.8mm。
B6AD74、B6AD74A:將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反復調整全負荷校正器中扭矩凸輪連接的滑動及導銷的上下的位置,使噴油泵轉速為800r/min時,齒條的行程為11.3mm。
B6AD68A:將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反復調整全負荷校正器中與扭矩凸輪連接的滑動軸及導向銷的上、下位置,使噴油泵轉速為7858r/min時,齒條行程應為10.8mm。從校正工況轉速升到標定工況轉速,檢查標定工況的齒條行程是否符合標準。
7 增壓補償器的調整
B6AD31:將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讓噴油泵的轉速為325r/min,氣壓為0Mpa,調整增壓補償器皮膜部件中的定位螺栓(Z89-0605),使控制齒條行程為8.5mm,再調整增壓補償器上的螺釘(GB/T73-85M6X28),使控
制齒條行程為9.1mm,緊固其鎖緊螺母。油泵轉速為600r/min,氣壓為0.02Mpa,調整增壓補償器彈簧下座(Z27-0110),使控制齒條行程為10.0mm。緊固其鎖緊螺母。按標準檢查,微調各缸平均供油量及不均勻度,使之滿足要求。油泵轉速為360r/min,氣壓為0.04Mpa,按標準檢查,微調各缸平均供油量及不均勻度,使之滿足要求。
8 怠慢工況的調整
控制手柄與怠慢限位螺釘(TJ89-0129)接觸,噴油泵轉速為怠慢轉速,氣壓為0Mpa,調整怠慢速度限位螺釘(TJ89-0129),讓控制齒條行程為規(guī)定值。降低噴油泵轉速至200r/min,控制齒條行程移動1.0mm以上。升高噴油泵轉速和降低噴油泵轉速以及轉動停車手柄至熄火位置并快速回到怠慢位置,控制齒條靈活移動,怠慢齒條行程偏差不大于±0.1mm。同時檢查控制手柄由怠速位置移動到大油門位置,并快速回到怠慢位置時的控制齒條行程偏差不大于±0.1mm。升高轉速至怠慢斷油速度,控制齒條行程應為規(guī)定值。
9 怠慢供油量的調整
將控制手柄與怠慢限位螺釘接觸,噴油泵轉速為怠慢轉速,調整怠慢限位螺釘,使控制齒條行程為怠慢工況標準行程規(guī)定值。量杯轉到工作位置,按下計量開關,測量各缸供油量。使噴油泵停止轉動,用起子固定扇形小齒輪使之與控制齒條無相對運動。松開扇形小齒輪固定螺釘,用起子和板手輕輕轉動柱塞控制套。按標準調整各缸平均供油量及不均勻度。
10 穩(wěn)速器的調整(B6AD31)
將控制器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使噴油泵以1480r/min運動,把穩(wěn)速器部件擰進調速器蓋板M12X1的螺紋孔中,使之接觸齒桿連接桿后,齒條行程為4.0mm時緊固。檢查標定工況及校正工況的齒條位置及供油量是否仍在標準范圍內,如果超出范圍,則需重新調整。B6AD74、B6AD74A、B6AD68A無穩(wěn)速器的部件。
11 檢查
11.1 調速器調速率,最高空車轉速油量,怠慢斷油轉速等檢驗:①檢查調速率:將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在噴油泵轉速為高速減油轉速時,控制齒條必須向減油方向移動,繼續(xù)升高轉速至高速斷油轉速,噴油泵應完全停止供油(或小于怠慢供油量的四分之一)。②檢查噴油泵標定工況的恢復性;降低轉速至標定工況轉速,檢查標定工況供油量是否仍在標定工況范圍內,允許偏差為±3%。③檢查最高空車轉速油量:將控制手柄與高速限位螺釘接觸,氣壓為0.1Mpa,升高噴油泵轉速至最高空車轉速,檢查供油量應符合標準要求。④檢查怠慢斷油轉速:降低轉速至怠慢速度,將控制手柄與怠慢限位螺釘接觸,升高轉速至怠慢斷油轉速,此時,噴油泵應完全停止供油。
11.2 檢查其它:①復查上述各工況的供油量及調速器調整參數(shù),并作好記錄。②撥動停車手柄,觀察能否停油。如不能停油,則填掛返修卡,放到輸送帶上由返修人員進行返修。返修后需重新上試驗臺進行檢查調整上述各工況的供油量及調速器的調整參數(shù)。③用起子擰緊扇形小齒輪固定螺釘,然后將油泵轉速升至標定工況或扭矩工況,測量該工況的供油量,檢查供油量是否有變化。用起子擰緊扇形小齒輪固定螺釘時,扇形小齒輪與柱塞控制套是否發(fā)生相對轉動。④檢查全負荷校正器部件,增壓補償器部件,高速限位螺釘,怠慢限位螺釘?shù)忍幝菽甘欠裱b上或擰緊,拆下控制齒條行程測量表,裝上控制齒條表。⑤關閉試驗臺,卸下高壓油管、進油管、回油管、進氣管、松開加緊裝置,將噴油泵卸下試驗臺,放入輸送帶上。
參考文獻:
[1]劉希恭.柴油機噴油泵、調速器及噴油器的使用、調整與維修[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1.
[2]楊萬成.噴油泵的調試[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0(2).
[3]白松仁,周國強,別鋒鋒.往復式柱塞泵的故障診斷[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1(02).
作者簡介:王曼嬌(1970-),女,湖南衡陽人,衡陽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副高職稱,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