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車禍,改變了她的命運,丈夫從此變成了植物人。她不會再遭受到丈夫的打罵,她也可以選擇離開這個家庭,但她卻用自己的承諾守在丈夫身邊。兩年間,她自學扎針,自己的雙手雙腳成了“試驗田”;冬天,她穿著單衣站在戶外“冰凍”自己給發(fā)燒的丈夫降溫。兩年后,她終于用以德報怨的胸懷,喚醒了躺在床上的丈夫。如今,她被鄰里稱為“中國好媳婦”,他是她的寶寶,她把愛全都給了他……
許下承諾,我要守護在你身邊
楊麗家住長春市寬城區(qū)柳影街道,20歲時與大自己四歲的王立友相戀,兩年后步入婚姻的殿堂,生活著實甜蜜了一陣子。
可自從王立友下崗后,養(yǎng)成了酗酒的壞毛病,脾氣也變得暴躁,對楊麗非打即罵。有一次,王立友喝多了,楊麗勸他少喝點,他竟然借著酒勁對楊麗動起了拳腳,氣得楊麗流著淚,跑出家門。王立友醒酒后,抱著孩子尋到楊麗,鼻涕一把淚一把地求她回家。楊麗接過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孩子,原諒了他。
常言說,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這話一點不假。一天,王立友又醉得不行,一頭倒在地上睡著了。楊麗雖然生氣,但也怕他著涼,想把他挪到床上,可費了半天勁也沒挪動,只好給他蓋上被子。半夜,王立友手蹬腳刨地把被子掀得老遠,凍醒后,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地上,不由得大發(fā)雷霆,拽起正在熟睡的楊麗,邊打邊罵:“你想把我凍死是不是?”楊麗委屈得淚如雨下,心想再有下次,就離家出走,或者提出離婚!
可是,永遠沒有“下次”了。2011年11月8日,楊麗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王立友去市場買完菜往家走,過馬路時,被一輛面包車撞倒,經(jīng)過醫(yī)護人員的搶救,命是保住了,可他緊閉著雙眼,不能說話,不能吃飯,除了呼吸,對外界的一切無任何反應——他成了植物人!大夫?qū)铥愓f,像這樣的重度顱腦損傷,死亡率很高,即使度過危險期,有可能永遠不能跟你說話了。
楊麗學會給王立友打流食,然后雇車把丈夫拉回家靜養(yǎng)。好幾個星期了,丈夫還是一動不動。難道他將永遠這樣嗎?也許,這樣也好,他就再也不會打罵自己了。楊麗依稀記得,出事那天,王立友的親友對她說:“立友這樣了,他以前也對不住你,你走吧,我們不恨你?!蓖蝗?,楊麗瞥見王立友平時喝酒的杯子。以前它每時每刻都被他攥在手里,盛滿了酒,而如今卻孤零零地擺在那兒,空空如也。楊麗的內(nèi)心一陣震顫,生命好像凝結(jié)了一樣。她知道,自己跟這個家,這個人,跟過去的歲月,注定無法割斷,她離不開過去總是打她罵她的王立友,更離不開躺在床上的植物人丈夫。
高燒不止,“冰凍”自己為你降溫
承諾容易,兌現(xiàn)難。楊麗決定留下來,但護理植物人,是個專業(yè)的活兒,再加上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她每天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如何既能節(jié)省開支,又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好丈夫。
楊麗特意買來一本書,按照書上的方法,定時給王立友監(jiān)測體溫、翻身和按摩。王立友經(jīng)常發(fā)燒,需要打針退熱,楊麗買來針頭和針管,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做“試驗田”,至少扎了自己近百次。如今,望著丈夫小腿上密密麻麻的針眼,楊麗既欣慰又心疼。
植物人最怕發(fā)燒。王立友每次發(fā)燒,楊麗都先用酒精給他擦遍全身,有時不管用,她就從冰箱里拿出冰塊,裹上毛巾,放在丈夫的腋下、額頭等部位。再不行,她就自己先躺在冰塊里,渾身冰冷后,再摟著丈夫。
2012年冬天,王立友發(fā)燒將近40℃,楊麗用盡所有的降溫方法,都不見效。情急之下,她脫掉棉衣,穿著短衣短褲跑到屋外。凜冽的寒風,吹得她直打冷顫,眼淚鼻涕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她索性咬牙伸開雙臂,這樣就能讓身體冰得更快些。十多分鐘過去了,楊麗的腳凍得不聽使喚,跌跌撞撞地跑回屋里,用自己冰涼的身子,緊緊地摟住丈夫滾燙的身體。身體暖了,她又跑到外頭。就這樣,一次,二次,三次......往返了五六次,丈夫的燒終于退了,她卻發(fā)起了燒。
楊麗所做的一切,王立友一無所知。一年半了,他還跟當初車禍后剛回家時一樣,乖乖地躺在那里,像個熟睡的孩子。楊麗總是邊按摩邊一遍又一遍地喊他“寶寶”,可“寶寶”就是一動也不動,楊麗的心情沮喪到極點。
可老天爺真愛開玩笑,總在人絕望的時候,又冷不丁地竄出來發(fā)發(fā)善心,給你希望。
2013年4月的一天,楊麗給王立友喂食時,突然聽到他喉嚨里發(fā)出類似于吞咽的“咕?!甭?。楊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趕忙又喂了一口,想再仔細聽聽,可等了半天也沒有反應。接著又喂了一口,很長一段時間,屋子里靜得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可就是沒聽見“咕?!甭?。楊麗自嘲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幻覺,我是盼瘋了!”她轉(zhuǎn)身把飯碗放在床頭柜上, 轉(zhuǎn)回頭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丈夫的眼皮微微顫動著,嘴角正努力地上揚,分明是對著她微笑呢!楊麗又驚又喜,失聲痛哭。
護理日記,記錄愛你的點點滴滴
王立友的微笑,使楊麗捕捉到希望。她更加細心地學習護理知識,慢慢地研究出許多門道。比如,每次翻身時,都用手對丈夫的臀部及其后背輕輕扣打;每天上、下午和晚睡前對丈夫的肢體關(guān)節(jié)做被動運動;早晚用無菌生理鹽水棉球,給丈夫擦拭口腔;把雞蛋、瘦肉、牛奶、西紅柿、黑芝麻等食物,打磨成均勻的漿糊,加入流食等等。楊麗每天做完這些,都一一記錄在案。
其實,從照料丈夫的第一天起,楊麗開始寫護理日記,她覺得每天記錄這些細枝末節(jié),一是可以學習總結(jié),二是可以提醒自己不忘事,另外還能在情緒沮喪的時候鼓舞自己。 “11.5日,晴,7點30體溫36.9℃,10點30吸痰......12.1日,晴,4點30分體溫36.5℃,5點,按摩......”兩年以來,整整三大本日記,每頁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承載著楊麗的辛勞、淚水、努力與期盼,更見證著她與丈夫的感情,從有到無,又從無到有。
2013年11月6日上午,楊麗忙活一陣后,坐下來按摩王立友的腳,看著丈夫臉上露出孩子一樣舒坦的表情,楊麗半嬌嗔著說:“以前呀,你總喝酒,喝完酒就打人,也不讓人說話?,F(xiàn)在好了,我說什么,你都得聽著,要是以前我們也這樣多好!”
她又說:“也不好,現(xiàn)在你不說話了,就我一個人嘮叨,也沒意思,記得我們戀愛那會兒,你話也不多,可真的疼我呀!”
楊麗嬌嗔地抬起頭,正想瞪丈夫一眼,發(fā)現(xiàn)陽光透過窗子,照射在丈夫的身上,晃得他睜不開眼。楊麗趕緊起身將窗簾拉上,等她回頭時,發(fā)現(xiàn)丈夫用深情的眼望著她,并對著她伸出大拇指。楊麗頓時熱淚盈眶,撲到王立友的身上,驚喜地喊著:“寶寶,你能動了!你真能動了!”
楊麗與王立友的感情在傷害里,難再續(xù)。又在重大傷痛的考驗面前,反轉(zhuǎn)歸來。他們何其艱難地在修復肉體的創(chuàng)傷,又何其幸運地找尋到夫妻之間那份平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