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洗得干干凈凈的淺色條紋襯衫,戴著金屬邊眼鏡,搭配有些“文青”的發(fā)型,傳說中的廖廠長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儒雅的文人。
廖廠長,真名叫廖群洪,現(xiàn)居長沙,從事過機械業(yè)、地產(chǎn)業(yè),現(xiàn)從事礦業(yè)。與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wěn)根是大學同學,現(xiàn)任長沙市漣源商會副會長。
在一上午的聊天之后,腦補中長著翅膀、頭頂光環(huán)的他從YY的神壇上走下來,他不再是高舉理想主義大旗奮不顧身、高大上、零瑕疵的“廖廠長”,而是會熱血、會彷徨、會猶豫的廖群洪。而記者,更喜歡眼前這個自稱“頑固老頭子”的大叔。
慷慨俠客
說起資助吳曉波的原因,沒有想象中的眼淚汪汪或者感慨萬千,廖群洪只說了四個字:“理所當然。”在廖群洪看來,當年的吳曉波有理想,他有錢,他又很欣賞吳曉波的理想,這三個理由足以讓他毫不猶豫地掏出7000塊來。
這并非廖群洪第一次慷慨解囊。
1978年,梁穩(wěn)根和廖群洪同時考上中南大學,因為同是老鄉(xiāng),兩人交情甚好,一次梁穩(wěn)根的女友要來長沙,家境貧寒的梁穩(wěn)根苦于無沒有像樣點的衣服而悶悶不樂,廖群洪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他想起了自己剛好有一件新做的西裝,便主動借給了梁穩(wěn)根,還給他塞了25元錢。要知道,那時候的廖群洪家境也并不富裕,他告訴記者,他上大學的行李箱還是用的他外公的,在大家都用上了皮箱的時代,他那個老氣破舊、簡直不能稱之為“行李箱”的箱子還常被同學嘲笑。
另外一個故事發(fā)生在1990年。那時候,廖群洪經(jīng)營的工業(yè)照明燈配件加工廠倒閉,頓時,他從可以拿出7000元資助他人的廖廠長變得身無分文。思前想后,他看中了當時還并未普及的液化氣,他覺得這個東西很有市場,于是決定回漣源開一家液化氣站。他跟丈母娘借了2000塊錢作為資本出發(fā)了。在路上,他遇到了以前一起做化工項目的一位姓賀的朋友,得知賀姓朋友境況十分窘迫,廖群洪當即從自己借來的2000塊里拿出了300塊給他。
廖群洪的這種熱心腸也影響到了他人生的選擇。
2008年前后,長沙紅星日用品城和綠色食品城已經(jīng)開發(fā)多年,但一直沒盈利,2000多商戶與開發(fā)商之間積怨已久,只能用常年維權(quán)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若這一問題不解決,紅星只怕難以維系。這個時候,紅星的老板找到廖群洪,希望他能過來幫忙。面對邀約,廖群洪顯得很是為難,一方面,此時的廖群洪有自己的事業(yè),雖說不算大富大貴,但是小日子還是過得很安穩(wěn),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忙的難度系數(shù)實在太大,當年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已經(jīng)讓人覺得碉堡了,而現(xiàn)在廖群洪面對的是2000多個憤怒的商戶。思考再三,廖群洪還是決定接下這個爛攤子?!?000多個商戶,我想幫幫他們,再說紅星有那么大一塊地,如果垮了,對于社會來說也是一種損失?!笨粗∮浡冻龅某绨莸男切茄郏稳汉楹呛且恍Γ骸鞍?,能幫則幫?!?/p>
接下來的三年里,廖群洪奔走在2000多個商戶之間,過度的勞心勞力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心臟都搭橋了三次”。最后,矛盾終于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廖群洪又做出了一個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決定——他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紅星。“本來就是來幫忙的,幫完了,就該走了?!绷稳汉檎f得很淡定。廖先生很淡定,記者卻不淡定了,腦里的小劇場閃現(xiàn)出一個畫面:一位俠客,只身退敵,事成之后,不說一句,獨自轉(zhuǎn)身離開,只留下一個讓人仰望到脖子酸痛的背影。廖群洪正是這位俠客。
廖群洪這種在現(xiàn)在看來有些“蠢萌”的俠客精神,據(jù)他說,是受了他父親的影響。廖群洪的父親曾經(jīng)是公社的一名領(lǐng)導(dǎo)。那時候很多公社運行都十分困難,遇到各種麻煩事都會來找他父親,他父親總是二話不說能幫一定幫。廖群洪說,小時候,他經(jīng)??吹剿职忠簧砼K兮兮地從外面回來,還沒休息一會兒又樂樂呵呵地去給人幫忙了。所以,在父親的以身作則之下,廖群洪也有了一副熱心腸。
熱血青年
除了父親之外,另一個影響到廖群洪的人是他的外公。
在廖群洪的印象中,外公雖說并沒有多高的學歷,卻收藏了不少書,且以儒家學說的著作為主。廖群洪說,雖說那時候還小,很多書上的東西都看不懂,但是卻牢牢記住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
后來廖群洪進入大學,偶然間在圖書館讀到一本《肯尼迪評傳》,他發(fā)現(xiàn)肯尼迪家族有一個傳統(tǒng)觀念,就是身為一個人一定要為社會做貢獻。這深深觸動了廖群洪,一方面,是因為這和他從小接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不謀而合;另一方面是,這顛覆了他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資本家并不只是追求財富,他們也會想著回報社會,并且,從肯尼迪家族的經(jīng)歷看,這兩者并不矛盾。于是,從那時起,一顆創(chuàng)辦實業(yè)回報社會的種子便悄悄埋在了廖群洪的心里。
然而,這和當時的社會主流有些背離。當時剛剛改革開放,思維還有所禁錮,大家對于追求個人財富有些排斥,認為報國才是硬道理,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廖群洪。直到后來他接觸到馬克思·韋伯的學說,才了解到追求財富并不可恥。馬克思·韋伯的理論解開了廖群洪心中的困惑,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這些學說在國內(nèi)普及,甚至還萌生出了翻譯馬克思·韋伯全集的念頭,“我希望可以吸納西方的東西來推動實業(yè)的發(fā)展。”廖群洪說。只可惜,最后苦于自己能力有限,馬克思·韋伯的學說又過于龐雜,翻譯文獻的想法最終沒有付諸實踐,然而,馬氏學說卻鼓勵著廖群洪去實現(xiàn)自己的實業(yè)夢。
為了興辦實業(yè),他還和摯友梁穩(wěn)根有過一次大的分歧。
當時,廖群洪和梁穩(wěn)根都認為實業(yè)可以興國,于是他們二人同另外兩個同學一起討論實業(yè)興國的方案,一個通宵之后,他們決定一起向婁底的冶金局申報一個有色金屬加工的項目。可是臨到簽字遞表的時候,廖群洪猶豫了,他認為自己對于這個項目還有很多地方?jīng)]有想明白。最后他沒有簽字,最終導(dǎo)致這個項目流產(chǎn)。
事后,梁穩(wěn)根十分生氣,給廖群洪寫來了一封長達8頁的信。廖群洪說,這封信他保存了多年,最后在他輾轉(zhuǎn)多地之后還是遺失了,然而信中的內(nèi)容他卻記得很清楚。他說,當時對他觸動最大的一句是,“明知不可為而強為者,謂之蠢漢;知可為而不為者,謂之懦夫”。被好友寫8頁紙痛斥,廖群洪卻一點都不生氣:“穩(wěn)根真是一個有理想的人,那時候他罵得很盡興,我看得也很盡興?!?/p>
矛盾商人
然而,廖群洪的興辦實業(yè)之路卻走得并不順暢。
前文提到過,1990年,他經(jīng)營工業(yè)照明燈配件加工廠失敗轉(zhuǎn)攻了液化氣市場。1992年他的液化氣站因為資金不夠,又被迫轉(zhuǎn)給了他人。之后他去到江蘇,投資生產(chǎn)一種治療魚類疾病的藥物,1年之后,因為資金回籠出現(xiàn)問題,他不得不再次將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成果轉(zhuǎn)給他人。廖群洪又從江蘇去到了廣州,想從事金屬貿(mào)易類的工作,按照他的話說,那時候心氣高,一心想辦實業(yè),不想做小門面,但是資金又不足以支撐他的理想,最終廣州也沒能成就他的事業(yè)。1997年,他來到長沙,開始從事當時算是新興行業(yè)的IT業(yè),結(jié)果,迎接他的又是失敗。2005年,在現(xiàn)實面前,廖群洪終于放下了他的架子,租了一個小門面做小型機械設(shè)備買賣。因為做事認真,賣的東西品質(zhì)高,廖群洪的生意慢慢好起來,也是至此,一個被現(xiàn)實賞了無數(shù)個巴掌的“屌絲”,才終于嘗到了一點點甜頭。
總結(jié)過去的失敗經(jīng)驗,廖群洪說,他的失敗在于,從一開始,他就賦予了商業(yè)太多的價值。在廖群洪的觀念里,辦工廠賺錢很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為社會做貢獻,要培養(yǎng)人才,而且還得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所以他不斷要求手下的人進步,但是他的理想?yún)s并非能讓每一個人接受。“就比如說一個搬運工人,你給他2000塊,讓他好好搬東西,這沒問題,可是你不僅要他搬東西,還要求他有上進心,有更高的追求,這人家就不樂意了?!闭f到這里,廖群洪吸了一口煙。
對自己,廖群洪更是要求甚高,在采訪中,他說得最多的就是“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墒牵虉鋈鐟?zhàn)場,爾虞我詐在所難免,廖群洪的正直也讓他吃了不少苦?!熬捅热缯f賣電動機,別人用鋁線以次充好,我就堅持要用銅線,可是來采購的人不認你這些的,誰便宜就買誰的,所以我的東西賣不出去?!绷稳汉榈牡难哉Z里透著幾分無奈。
廖群洪因為理想從商,卻又因為理想受盡挫折,他說,做商人最重要的還是在商言商,理想主義,現(xiàn)在想來,大概是作為一個商人最失敗的一點。商人和理想的矛盾始終糾纏在廖群洪的心里,其中滋味想必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正如他跟記者說的一樣:“不足為外人道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