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在語文高考中失分最多的地方,應該是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究其根由,并不是教師教得不認真,也不是學生的模擬套題做得太少。那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逻@種情況的呢?一些語文成績考得好的學生在回答“為什么考得好”的問題時,幾乎沒有學生會說“課堂認真聽講”“模擬套題做得很多”等,相反,大多數(shù)回答的是“課外讀的書多”。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讓學生加強閱讀,不僅要“多讀”,還要“會讀”,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一、多讀
閱讀的量是沒有止境的,這主要是靠平時的積累。倘若臨陣磨槍,不能達到一定的量,更不能使質(zhì)有所保證。高中學生在經(jīng)歷了小學、初中的九年語文教育后,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鼓勵并指導學生很好地閱讀。
(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一本語文書,三四十篇課文,大多數(shù)是精讀課文,精讀課文以外,不再有輔助讀物。所以,在課堂上,應該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先閱讀課文,然后提出問題,或自問自答。在問答、談論的過程中,深入鉆研課文,同時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如,教學《肖像描寫》一課,就可以討論課的形式來進行。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別討論四個肖像描寫的片段,說出描寫的特點及為什么這樣寫;然后由每組挑選一個代表發(fā)言,再師生共同商討、明確,完成教學任務,這樣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好。同時,學生也樂于閱讀,對閱讀有一種主動性,而沒有了那種被強迫的感覺。
(二)指導學生由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輻射延伸。即在抓緊課內(nèi)閱讀、重點課文閱讀、優(yōu)美文句熟讀成誦的同時,讓學生利用一切時間去閱讀教材以外的東西。比如,各種題材和體裁的文章,各種書籍報刊,古今中外的名著,凡是內(nèi)容健康而又讀得懂,都可以讀,不要只限于課本。閱讀自己喜歡的讀物,才有可能多讀。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獨具個性的閱讀風格、能力和口味。
現(xiàn)在,有的學校已經(jīng)專門設“閱讀課堂”用來引導學生閱讀。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閱讀,每學期要求學生定期閱讀一些好的書刊,每個假期規(guī)定他們必須讀三本以上的古今中外的名著。這種做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欣賞水平。
(三)指導學生提高閱讀的速度,有了速度,才有數(shù)量。閱讀,有精讀和略讀之分。精讀速度慢些,需要學生細細咀嚼;略讀要提高速度,比如,跳躍式閱讀就是一種適用的快速閱讀方式。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還要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課堂上精讀的內(nèi)容多,而且又局限于課內(nèi),課外閱讀時間不多,通過快速閱讀可以補充學生的閱讀量。學生讀的量越大越寬,學生對生活的認識、理解、感受、積累就越豐富。因為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都浸潤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認識,都反映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體驗和感受。
二、會讀
閱讀要講究方法,除了借鑒前人的讀書方法,還應該從高考的角度去考慮。
(一)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除了讓學生愛讀之外,還要讓學生勤于動腦、動手,進行積極思維。指導他們學會如何與他人分享閱讀成果,如何取長補短,那么學生在與他人商討中,就啟發(fā)了思維,拓寬了思路,加深了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又不陷于盲從之中。這樣,學生就逐漸掌握了閱讀的技巧,掌握了閱讀的規(guī)律,從而在比較閱讀中比較順利地解決了讀什么、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這三個根本問題。
(二)培養(yǎng)學生對書面語言的感悟能力。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受能力,它是閱讀能力高低的具體體現(xiàn)。語言的感受能力,是腦神經(jīng)受外在語言的有意刺激經(jīng)過和本身固有知識“圖式”的融合而迅速形成的一種理解力。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nèi)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chǎn)物。所以,閱讀的數(shù)量是提高語感能力的前提,閱讀的質(zhì)量是培養(yǎng)語感的保障??刹捎脗鹘y(tǒng)的教學方法:熟讀精思,熟讀成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笔熳x精思是語言感受能力的一種積累,是獲取閱讀“金鑰匙”的一種途徑。所以,只有把擴大閱讀量和熟讀精思結(jié)合起來,才能有效培養(yǎng)語言感受能力。
會讀就會寫,“讀能促寫,寫也能促讀”。所以,多讀、會讀不僅能讓學生在高考閱讀試題上得高分,同時讓學生在作文試題上也能獲益,一舉多得。一位多次在作文競賽中獲獎,后來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學生總結(jié)經(jīng)驗時說:“多讀。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文學到科技,多多益善?!庇辛藬?shù)量,才有質(zhì)量。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重視“閱讀”教學,在閱讀中既注意量的豐富,又注意質(zhì)的精深,學生才能對碰到的難題迎刃而解,學生也才不會在高考閱讀試題中失分。所以說,加強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