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件神奇的事,看到什么,錯過什么,完全不由自主,一陣風或者一場雨,就會徹底改變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印象”
到了飛來寺,自然不能錯過“日照金山”這樣的美景。于是,早上不到6點我就早早起床,穿上抓絨衣、沖鋒衣便出了門。6點鐘的飛來寺還處在黎明前的黑暗下,再加上不時吹來的幾股涼風,身體便不時地打著寒顫。走到觀景臺,已經(jīng)有很多人搭起了三腳架,大家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著黎明那一刻。
天色逐漸地亮了起來,大概6點29分,高空的云朵被染成了紅色,接著是卡瓦格博峰的最高點變成了紅色,然后太子十三峰一一變成了紅色、金黃色。接下來,就是身邊人的各種尖叫聲和快門聲……能看到“日照金山”是一種幸運,雖然不時有黑云在空中劃過,但在雪山變成金山的剎那,黑云劃出,金山盡收眼底。
大概十分鐘之后,梅里雪山又恢復了純凈的白色。我也隨著人流回到客棧,整理行李,準備開始新的行程,今天的目的地是芒康,川滇藏三省交匯處,正式進藏的第一站。
再次上路,一邊走路,一邊仰望著神秘的梅里雪山,心想不知這座處女峰何時才能被人征服。又看了看山腳下的尼龍村,這次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也最終放棄了雨崩,又是旅行中的一次抉擇,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再來……路邊的欄桿上看到了各種留言,被我們見證了的就是“飛來寺這太不好搭車了!”。
大概走了半小時的下坡路,我們搭上了一輛在山下開鐵礦的溫州大哥的車。由于3月底剛出差去了溫州,自然也和大哥有了很多話題。很快就到了瀾滄江邊的古水,拿出行李,關上車門時,我還不知道這會是我們今天搭上的唯一一輛“正常車”!
由于此前看了很多騎行的艱難的上下坡,也點燃了我們徒步的熱情,于是我們決定認真地徒步一段后再搭車??蓻]想到的是,不是你想不想搭車,而是真的沒有什么車……
徒步中最有趣的莫過于與騎行的朋友們交流,有時騎過我們的身邊時彼此舉起大拇手指,有時又會互相鼓勵地說“加油!”。
就這樣,頂著太陽,沿著瀾滄江一路向西藏的方向前行。期間,一輛藏族小伙子的摩托車停了下來,說是要搭我們一段??紤]到行李和安全等問題,我們謝絕了。走到魯瓦村時,第一次聽到老鄉(xiāng)對我們說“扎西德勒”,感覺到西藏離我們真的不遠了。
由于天氣太熱,很快我們的水也所剩無幾了。就在這時,一輛藏A的越野車迎面開過來,并在看見我們后減速停了下來。藏族大哥放下車窗,叫我們過去要給我們蘋果。我們先是說謝謝不用了,后來盛情難卻,便接了過來。大哥說這次是帶家人去云南玩的,要是回來遇見你們一定會搭的。與大哥一家揮手道別,祝他們玩得開心。這蘋果對于我們好久沒吃過水果而且?guī)捉鼣嗨娜藖碚f,應該算是“饕餮盛宴”了……
吃完蘋果,身體和心里都得到了極大動力。十幾公里的山路,在走走停停間過去了。在還有一公里到達佛山鄉(xiāng)的時候,一輛三蹦子停了下來,車上的老大爺估計至少也得有七八十歲的樣子,說可以帶我們一公里。于是我們上了車,車上有個大學快畢業(yè)出來畢業(yè)旅行的學生,通過聊天才知道,他們幾個同學之前一直是包車到了飛來寺,今天集體體驗搭車……我們也終于找到了一個今天搭車困難的原因了。大爺大概也就帶了我們幾百米的樣子,由于進佛山鄉(xiāng)的入口有攝像頭,便讓我們下來了,真心感謝大爺!
這段路應該是一路上最難搭車的一段,而且明顯地感覺到搭車的人比路上跑的車都多,偶爾過去的幾輛車還時常坐著幾個在后面的驢友,看來也不一定任何時候都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p>
到達佛山鄉(xiāng),第一件事就是補給水分,半瓶水下肚,感覺舒服多了。又簡單地吃了兩塊壓縮餅干,便繼續(xù)上路。這時兩只腳在每落一步的時候,都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估計是又磨出水泡來了。再往前走,看到了一輛拖拉機停在路邊,上去詢問說是在等剛剛搭過他車的兩個女生,不過后面還有輛拖拉機一會兒過來,可以帶我們一段。于是,我們第一次搭上了拖拉機!
由于駕駛室內已經(jīng)有兩個人了,于是讓老四坐進了駕駛室,我坐在了拖拉機的后兜里。身體隨著車子有節(jié)奏地上下左右晃動,加上眼前的蒼山和江水,還有拖拉機蒸汽管噴出的水花,以及和不時被我們超越的騎車朋友們相互揮手鼓勵……這一切都太美妙了,是此前從未想到的景象。
這輛拖拉機大概帶我們走了十幾公里的路程。下車后,在往前走的路上,又遇見了剛剛打過招呼的騎行車隊,我們就這樣玩著“超越與被超越”的游戲。被超越的我們又在搭上第二輛拖拉機的時間超越了他們。而幾公里過后,我們又再次被他們超越了,這次超越后我們就再沒趕上過他們。
走到西魯村的時候,已經(jīng)是傍晚5點半了,和當?shù)氐睦相l(xiāng)聊天。了解到再往下的村莊就只有鹽井了,而到鹽井還有大概18公里的路程。這樣算來,我們不間斷地走也至少還有4個小時才可以到達。而這西魯村又沒有住宿的客棧,再加上我倆只有一支單人帳篷又無法扎營,只好繼續(xù)上路,期望可以遇到好心人。
臨別的時候,老鄉(xiāng)又給了我和老四每人一罐大理原漿啤酒。第一次喝到大理啤酒,味道還挺清爽。喝完后,我們打著嗝上路了!
我倆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走了一個多小時,腳底的疼痛感使每前進一步都越發(fā)的艱難,而偶爾路過的一兩輛車又都飛快地開了過去……天色漸漸黑了,一輛滿載著“落魄”驢友的私運客車停了下來,到鹽井每人10塊。疲倦的我們無心講價便上了車,和車上的驢友聊了很多,大家都總結出一點——這段路是最難搭車的一段了。
我們就這樣路過界碑進入了西藏,到達鹽井,第一次被檢查了身份證。下車后,和車上的另外兩個驢友一起吃飯,找客?!?/p>
今天是出發(fā)以來徒步最長的一次,大概計算了一下,徒步長度在35公里左右,在客棧脫鞋后發(fā)現(xiàn)每只腳上都多了一個直徑2.5~3cm的大泡。這樣的旅行更像是一種修行,有驚喜,有無奈,但是我們依然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