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jì)30年代,津浦鐵路上的一列火車正在奔馳,車廂中,兩個旅客在交談。
“你上哪兒?。俊币粋€問。
“上濟南府?!币粋€答。
民國時,旅行家倪錫英在著作中寫道:“‘濟南府’這三個字連在一起,在山東人口頭和耳邊是慣常會道出或聽到的。正好比江南人提到‘上?!?,是連三歲的孩提也知道的?!薄皾细比质菤v史上沿傳下來的名字,民國后,改稱歷城縣。一般人叫慣了,仍叫濟南府。
“濟南府”——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稱謂,它已不單純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政治、商業(yè)、文化符號,比單純作為城市的濟南更加厚重。說起濟南府,人們想到的是那個特定的時代,是消逝的老街巷、老手藝、老風(fēng)俗、老名士、老風(fēng)流,是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
1904年5月4日,濟南開埠,一個現(xiàn)代化的濟南從傳統(tǒng)濟南中脫胎,至今剛好110年。濟南的城市精神是什么?它有著怎樣的文化內(nèi)涵?110年來,濟南都經(jīng)歷了哪些傷痛?
我們開啟了一項工作:找回濟南府,復(fù)活歷史的記憶。但我們并非單純的復(fù)古,復(fù)古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探尋未來,有些東西,地理版圖上已經(jīng)沒有了,但在文化版圖上卻仍然存在。一個民族要想登上偉大神壇,必須學(xué)會尊重歷史。歷史無處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在我們親手毀棄的每一尊建筑里,在我們的生活方式里,在我們的靈魂深處。
城市文化不僅僅體現(xiàn)在物質(zhì)表現(xiàn)上,如大廈、公園、橋梁、廣場、雕塑等,它更是一種精神之上的構(gòu)筑與傳承。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城市可以說都有自己鮮明的形象,如雅典、羅馬、西安、北京。
價值觀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濟南的靈魂是什么?是泉水之清泠,老城之幽謐,還是曾經(jīng)商埠的繁華?是塑造了這座城市性格的名士們,還是久負(fù)盛名的名伶?是齊魯之邦的豁達,還是一段段慘痛的歷史?是貧困,是富有;是剛毅,是饑渴的文化之根?
這是受傷的城市,這是絕版的中國。我們一起尋找,那些被泉水稀釋的文化、命運、掙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