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從縣到鄉(xiāng)又被克扣40%;一張小農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農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長還要貪3分;一個售價數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貧辦、農技推廣站、民政局……近年來,腐敗現(xiàn)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門”蔓延,有些部門甚至成了腐敗“重災區(qū)”。
以往,在人們的想象中,無權無勢的“清水衙門”不可能發(fā)生腐敗,因為這些部門根本沒有腐敗的條件和必要。但今天的事實說明,腐敗是不分所謂“清水衙門”和肥差部門或肥差崗位的,只要有權力行使的地方,如果缺少監(jiān)管的權力,都存在權力尋租的可能和空間。
“清水衙門”成腐敗“重災區(qū)”也在警示我們,腐敗無極限,貪腐全方位。那么監(jiān)管部門、反腐部門的監(jiān)管也應全方位,不因是肥差部門和肥差崗位而專一盯著,也不因是“清水衙門”就掉以輕心削弱監(jiān)管甚至不管。
一些看似“清水衙門”、權小位微的基層部門,與上層等權力部門和人員相比,也許一次貪腐的不多,總量也可能不算大,他們甚至連貪腐的“蒼蠅”也算不上,最多算“蚊子級”的。但要明白,他們直接面對的是最基層的老百姓,人數眾多,這些被貪腐的小錢對農民等貧困群體而言,也許就是救命錢、改變人生的關鍵條件。
正因為如此,這些看似的小貪,危害后果卻很大,一方面影響面廣,另一方面影響深度也大,是對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無形消解,是對基層民眾利益的切實直接損害,對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及事業(yè)的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危害。所以,當我們不斷深化反腐敗打“大老虎”、“小蒼蠅”的時候,也不能對這些“蚊子們”視而不見,也要加大監(jiān)督和打擊力度。
(摘自《北京青年報》 本文作者:余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