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男人成功被自己的老婆捧紅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從那一刻起,他不再只是“蔡少芬的丈夫”,他終于成為他自己。
對,他是張晉,曾經(jīng)連十八線都夠不上的末流小演員,甚至,蔡少芬嫁給他的時候,他連演員都算不上,只是個小武打替身。
這些年,蔡少芬沒少炫幸福,逮著機會炫,逮不著機會制造機會也要炫。總之,她就是要證明多少年來很多女人都在證明的一個“真理”:愛情是純粹的,無高低貴賤之分。愛是愛情的一切。雖然,曾經(jīng)無數(shù)女子為了證明這個“真理”倒下了,倒得傷痕累累、恨天怨地,倒得心如死灰、無聲無息。
但是……但是古往今來,依然不乏蔡少芬之流的執(zhí)著女性前仆后繼,走在這條追求“愛情真理”的道路上,她們信心百倍、斗志昂揚,不惜一切要捧高她們看好的男人。結(jié)婚后,蔡少芬不管走到哪里都偕夫同行,并且和媒體達成協(xié)議,報道時要用“張晉夫婦”而非“蔡少芬夫婦”,很長一段時間讓大家摸不著頭腦,弄不清張晉是誰。
然后,不能不說各位同行和導演給足了蔡少芬這個“皇后娘娘”面子,傻瓜都知道,若非王導在《一代宗師》中給了張晉出演配角馬蘭的機會,他想這么快紅起來幾乎不可能。而劇中可以出演馬蘭的男演員數(shù)不勝數(shù),王家衛(wèi)卻還是把機會給了張晉,因為他是“蔡少芬的丈夫”。蔡少芬其實早就料到了這一天,沒有王家衛(wèi)也有別的導演和機會。總之,有她蔡少芬的名頭和推波助瀾,她的男人紅起來只是遲早的事。并且,雖是意料之中,蔡少芬還是以出色的演技,將一出“喜出望外”的情感劇演到了極致。鏡頭前,蔡少芬用深情的眼淚告訴全天下,她終究沒有看錯這個男人,他就是一顆蒙了灰塵的珍珠,她慧眼識珠,而他終不負她望。
這可能是最好看的愛情劇了,不僅花好月圓,還名利雙收。
但,這卻不是結(jié)局,只是開始——在漫長的人生里,一對男女,相愛不是開始,結(jié)婚不是開始,共患難也不算是,真正的開始是“同甘”。這遠比“共苦”要艱難得多。古往今來,有多少男人在貧窮落拓時和女人相依相伴,一旦發(fā)達和富貴,便翻了臉。其中代表人物當然是陳世美,如果陳世美不考狀元,和秦香蓮定然是一對模范夫妻,守著兩間小屋、幾畝薄田、三五個孩子,男耕女織地過到老。
但可惜,最后陳世美紅了,雖然不是秦香蓮直接捧紅的,但和她含辛茹苦地默默支持也分不開。于是最后,悲劇發(fā)生了。
當然,這樣的悲劇現(xiàn)今不會上演,男人再紅,頂多也就是“拋棄妻子”,要么就是移個情別個戀。人紅是非多嘛,就算本人想守規(guī)矩,也架不住“狐貍精”的圍攻?!盎屎竽锬铩痹趺床幻靼走@一點兒?看她在《甄嬛傳》中用盡心機,最后還不是落得那樣的下場?深愛的男人被眾多女人瓜分,并揚言和她“死生不復相見”,她能如何?誰讓她的男人是天下第一紅人呢?
所以,小私心里倒是想,蔡少芬這汪汪的眼淚里,不知道有沒有擔憂的成分?曾經(jīng)一文不名的小“武指”倒是好控制,但影帝就難說了,馬伊琍那么有本事,不是也一樣沒看住文章?而文章的紅,和當初娶了馬伊琍也不無干系。
換句話說,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女人捧紅的男人。
坦白說,換了我,要是真喜歡一個男人,并且自己有能力賺錢養(yǎng)家,那么我寧愿把他藏起來,只留給自己就夠了。有一日他憑借自己的努力紅了,那沒辦法,但如果他處心積慮地想要紅,不惜踩著女人的肩膀,問題就有點兒嚴重了。
當然,我們希望“張晉夫婦”可以永遠幸福下去,即便日后她人老珠黃,他們也能相濡以沫、不離不棄,他還可以無數(shù)次令她“因幸福而落淚”。
但是,也只是愿望罷了。想想“且行且珍惜”,實在是一句隱忍而無奈的話語。只能祝愿她們一路走好吧,那些有勇氣把自己男人捧紅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