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女朋友,年齡和我相仿,接替父親掌管著一個口碑和效益都很出眾的企業(yè),每周跨海飛幾個來回,每天開無數(shù)個會。我們最近一次見面,是她來上海見開發(fā)商、供應商、經(jīng)銷商之間,見縫插針。
她齊劉海中長發(fā),不算美女但長得舒服,穿的衣服背的包純棉到恨不得是紙糊的??此纳顑?nèi)容,也許用女漢子形容更準確。可是她若一開口,嗲聲嗲氣的臺灣普通話會讓人以為她是幼兒園的保育員。不管是和父母說話,還是和下面的員工說話,都是“謝謝哦”、“麻煩你了”。和她比起來,我語速快得像個粗魯?shù)哪腥恕?/p>
“Sarah,見到你真好!”這個開場白換了別人說簡直就是疏遠的客套話,好在我已經(jīng)習慣了。她說,她最近發(fā)現(xiàn)自己獲得了一種新的能力?!澳芸匆娗笆懒??呵呵?!薄爱斎徊皇?,可也許是更大的福祉?!?/p>
她的公司有個員工要離職,A、B、C都去勸留,但他去意已決。最后她找他談話,令他回心轉(zhuǎn)意。“別人一定會以為,這是老板出面的功效。可是,我隱約覺得,他愿意留下來,是因為他覺得我很可憐!”她說,“前兩天我和我堂妹聊天,談到我個人生活,她居然哭了,說看到姐姐一個人在這個城市,好可憐。看到這個很現(xiàn)實、很強干的小女生流眼淚的樣子,我忽然覺得好美麗!應該不是同情那么簡單,但是很單純的一份感情。你說,讓人看到你的時候,生起惻隱之心,這是不是很珍貴、很大的福德?”
她說這話的時候,我渾身一激靈,覺得她的眼睛和頭頂都在放光。這要怎樣的自信,才能欣賞別人的憐憫。沒有在事后哀怨地顧影自問“我真的有這么可憐嗎”,也沒有回過頭仰起下巴恨恨地說“我不需要你可憐我”。更不是出于目的地、技巧地“示弱”,只是單純地看到了別人的惻隱之心,并為之感動。
她珍貴的不是讓人心生惻隱的能力,而是把這當成“能力”來珍惜的見識。
比起被同情,我們更愿意去給予同情。不是因為我們更善良,而是因為同情別人的時候,我們享受著微妙的優(yōu)越感。所以,如果有人在不是利用他人同情的前提下,欣然地接受“被同情”,愉快地看著對方享用一份針對自己的優(yōu)越感,這是莫大的坦蕩和自在?;蛘撸凶銐虻闹腔?,在同情的背后,洞察到了人性里更悲憫、更純凈的“惻隱之心”。
我讓我的女朋友把她的感受寫下來,可是她覺得不值得。所以,我就自作主張寫了這篇文章,以表贊嘆。但很多道理,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兩碼事。就像我寫完了這些感悟,如果現(xiàn)在有人評價:“哇,陳小姐的專欄,我們捧個場吧,電視上混個臉熟的人,如此文才平庸還堅持寫,也不容易。”我一定不會反駁,但心里還是會嘀咕一句:你憑什么可憐我!
我想,我還是不足夠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