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韓離婚的消息令人瞠目,眾人的反應幾乎異口同聲: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那樣一對患難夫妻。記得當初,男方公司破產、債務纏身又染上了病患,韓卻選擇和他在一起,并以結婚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堅決。
然后,韓傾盡全力,把這個男人從人生的低谷拉了出來。她陪伴他、照顧他、安慰并扶持他,拿出自己所有積蓄并不惜為他舉債,鼓勵他從頭開始。
還記得婚禮上,一個大男人全然不顧矯情,握著韓的手眼淚汪汪——那一刻,她不僅是他的愛人,簡直是他的上帝。給他愛情,還令他重生。
兩年后,他的小公司規(guī)模逐漸擴大,生意日漸風生水起。如她所愿,他又成為一個意氣風發(fā)的男子。
這兩年,為了全心全意扶持他,韓疏忽自己的事業(yè),把本該到手的職位拱手讓人,并且連孩子都未要,以免分散精力。然后,一切終于好起來,想她從此苦盡甘來,要一兩個漂亮的小孩,夫唱婦隨地過她的美滿人生。
但,好日子也只是開了個頭,婚變的消息便成為事實。他和公司一個剛剛畢業(yè)的女大學生發(fā)生激烈情感,激烈到“非結婚不罷休”。
沒錯,是他背叛了她,要和她分手,并且異常堅決。
現今離婚的事,只要一方鐵了心,就沒有離不成的,所以,韓的各種抵抗全然無效,最終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并且,傳言他還振振有詞——當初她所投資的金錢,他已加倍還她。言下之意,韓并沒有吃虧,反倒占了便宜。
而韓,除了“打落門牙和血吞”,還有什么好說呢?
錯當然在男人吧,是他薄情寡義甚至忘恩負義——全世界大抵都會贊同這個觀點。
但是,卻真的未必。感情的事從來就沒道理可講,尤其是愛情,絕非“恩情”兩字可以捆牢。很多時候,女人總覺得“我在你最最艱難時選擇了你,那么,日后你定不會負我”。
真是大錯特錯。
人生低潮期的男人,往往絕非是最真實的他自己。在人生困境里,他會低落、頹廢、灰心甚至自暴自棄,也會本能抓住一雙有溫度的手,并且為之感動。但彼時的他,那種境況,有什么選擇的權利?若女人非要在此時想要一個男人的真心,可能性不大,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等他從低谷中走出來,又開始意氣風發(fā),世界重新花紅柳綠,那么他的心境便會截然不同——即使他想不變,環(huán)境也會讓他變。坦白說,和韓比起來,那個“負心男”的新歡的確年輕貌美、風姿綽約,據說還通好幾國語言,于公于私,都和“負心男”相得益彰。
或者那女子并不是“負心男”的最后一站,但對韓來說,她的這一站,卻已經徹底到達,再沒有一張車票,能帶她繼續(xù)在他的路上登程了。
所以,盡管老話說“患難見真情”,但患難時所見的真情,未必是真愛情。恩情的成分可能更多一些。我想韓的前夫之所以做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沒準還有一個原因:現時成功的他,不愿再時時看到韓。因為,韓會時時提醒他他曾經多么不堪。
男人都是虛榮的動物,個個都想洗掉失敗的蛛絲馬跡。所以,和她的日日相對,也成了他的隱痛,令他時時不得舒展,非負了不能解他隱憂。
或者最重要的,是當初,他對韓感激多過愛。而感激,從來都不是愛。
韓的悲劇,倒讓我想起另一件事。
幾年前,小姨學業(yè)不成、工作不順,很灰心地對母親說,干脆找個人嫁掉算了。
卻被母親勸阻,記得母親這樣說,萬不可在自己人生的低潮期攀附一段感情,因為此時,你會本能放低情感的標準,可能真的“隨便找個人就嫁了”。但日后一旦人生發(fā)生轉變,你就會后悔自己的選擇。因那時,你站在高處,會看到更好的男子。
小姨聽了母親的話,重新入學進修了兩年后,進入一家五百強的公司,并邂逅了一個出色的“海歸”,如今過得心滿意足。
看,母親這樣的女人,便是有感情智慧的,她從不曾對我說,愛情需要“共患難”,但她會對我說,讓自己更好,然后去遇見對的人。
換句話說,在一個人最好的時候去愛他,才是對的愛情。因一個在風光無限處肯愛你的男子,他的愛,要真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