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富有才情的蘇舜欽最后竟落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導致自己的職場之路越走越窄,歸根結底在于他過于自負的性格,可以說,他是敗在自己的優(yōu)勢里。這對于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年輕人來說,不可不謂鮮活的案例。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边@首朗朗上口的七絕律詩出自北宋才情詩人蘇舜欽的《題花山寺壁》。蘇舜欽是北宋有名的才子,還是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不但祖父和父親是朝廷命官,岳父大人杜衍更是官居宰相。蘇舜欽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加上其父輩功德,朝廷招納他為“公務員”。但可惜的是,縱然蘇舜欽有個頂事的好爸爸,但這個“官二代”沒有經(jīng)過崗前培訓,渾身上下都是“硬傷”,所以,職場之路卻走得磕磕絆絆一波三折。
自命不凡,不尊重前輩遭人厭
蘇舜欽青年時期,就以文章知名。他不受當時浮艷文風的束縛,與穆修等致力于古文和詩歌的寫作,在詩文革新方面,對同時的許多作家有過積極影響。蘇舜欽不但詩寫得好,字也是一絕。在一次公務聚餐中,眾多達官貴人酒后詩興大發(fā),吟詩作樂。蘇舜欽的即興詩作自然得到很多前輩的垂青,文壇大腕歐陽修當眾夸贊:“蘇舜欽年紀輕輕,但學識過人,此后生才情,非梅堯臣(當時的大詩人)無人能及?!贝蠹衣牭竭B歐陽修都夸贊蘇舜欽,也跟著附和,將他和當時的大詩人梅堯臣合稱為“蘇梅”。這是前輩對新人的扶持和肯定,一般人感恩戴德都來不及呢,但是蘇舜欽卻毫不領情,不領情也就罷了,還不可一世地對外嚷嚷:“大家怎么能拿我跟梅堯臣相比,真是可笑!我雖然是得到了父輩的照應才得到朝廷的賞識,但也不至于淪落到和一個連進士都考不取的人為伍,這不是在嘲笑我嗎?”
此話一出,歐陽修被氣個半死,同時,蘇舜欽還得罪了一大批老前輩。這為他日后官場之路埋下了第一個敗筆。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曾說,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像皮球一樣,別人拍不得,輕輕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更何況北宋詩人梅堯臣雖然在仕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不尊重職場前輩,這是蘇舜欽的第一大硬傷,要知道,前輩能載舟,亦能覆舟。蘇舜欽這樣目中無人,怎能與人為睦?在當時勾心斗角的官吏之場,不被人排擠才怪呢!
以下犯上,提建議信口開河無策略
值得慶幸的是,蘇舜欽的老板宋仁宗,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發(fā)展的頂峰。所以,熱血青年蘇舜欽剛剛上班,就很想好好表現(xiàn)一把,讓老板對自己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傻小子真還逮著一個大機會。這天,宋仁宗得到不幸消息,前帝耗時8年修建的玉清昭應宮發(fā)生了火災,老板宋仁宗大筆一揮,不就是燒了一座房子么,重建就是了,多大點事兒?。?/p>
蘇舜欽得知此事,想趁機大顯作為。所以,他加班加點寫了份折子,準備在大臣朝會上上表老板。得到應允之后,蘇舜欽自信滿滿地建議道:“先皇德恩浩蕩,我們應該盡己所能,修繕玉清昭應宮。宮房內(nèi)發(fā)生天災,天災就是人禍,人禍就是因為用人不當、法律不全、賞罰不分明。這都是報應啊,皇上若重建房子,恐怕就更加深不體恤民情,就是鋪張浪費,不是明君所為!所以,皇上……”
“夠了!”蘇舜欽還沒說完,就被宋仁宗打斷了話茬,“朕不用你在這對我耳提面命,該怎么做,朕心里自然有數(shù)?!?/p>
給老板提建議不講究策略,這是蘇舜欽的第二大硬傷,老板即飯碗,老板高興了員工才有飯吃嘛。我們在職場,不光要在老板吩咐事情時,做個勤快的跑腿兒,還要能根據(jù)老板的決策,動動嘴兒,給出自己的合理建議。蘇舜欽能在第一時間思考朝廷的事,想著為上司進言獻策,這是一種良好的表現(xiàn),但可惜的是,蘇舜欽字字句句全是說老板的不是,哪個老板看了能高興?。坷习屦B(yǎng)員工,是讓員工辦事的,不是讓你批評老板的。
作風頑劣,不團結同事被擠兌
北宋時,文人聚會是件很高雅很時尚的事兒,很多公務員都想在這種聚會中露露臉,博得一個雅士的稱號。這天,蘇舜欽設宴,邀請一幫文人雅客聚會。太子中書舍人李定看中了蘇舜欽的名氣,很想在他的聚會中蹭個位置,就專門打了招呼。誰知,蘇舜欽當著眾人的面,很不客氣地說:“李大人,咱們這是下屬聚在一起喝悶酒說胡話,您這么大的領導,哪敢請您啊?您該干嗎干嗎去吧。再說,我們一幫粗俗之人,跟您又有什么話說呢?”
這番話,讓李定又羞又惱,不讓自己參加就算了,難道不能說幾句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有臺階下?好,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這邊蘇舜欽忙著聚會,那邊李定就派人監(jiān)視聚會上的一舉一動,這一監(jiān)視,還真讓他抓住了把柄。聚會上,幾個文人喝酒談詩好不熱鬧,玩得忘乎所以,還召來名妓助興。李定連夜將蘇舜欽的罪狀呈給了老板宋仁宗。
宋仁宗一看,蘇舜欽不但公款吃喝,還公然召妓,在群眾中間造成極壞的影響,嚴重損害大宋顏面。宋仁宗一拍桌子,革去蘇舜欽職位,貶為庶民,一輩子別想再做公務員。
企業(yè)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團隊,講究的就是團隊精神,同事之間相互配合,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創(chuàng)造和諧的團隊氣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不團結同事,這是蘇舜欽的第三大硬傷,同事是最了解你的人,在背后捅一刀,往往一刀致命。誠然,蘇舜欽拉幫結派,結交圈子是一種社交的表現(xiàn),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公然排外,還將李定諷刺挖苦得夠嗆,最終你不仁他不義,遭到了報復。蘇舜欽的悲慘結局告訴我們,不管在什么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都得把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搞好,只有團結好同事,才不會被暗箭中傷。
如此富有才情的蘇舜欽最后竟落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導致自己的職場之路越走越窄,歸根結底在于他過于自負的性格,可以說,他是敗在自己的優(yōu)勢里。這對于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年輕人來說,不可不謂鮮活的案例。
(編輯 朱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