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們孩子兩歲半了,過去都說挺乖的??墒牵罱患胰硕几杏X孩子越來越不好看了,越來越淘氣,越來越討人煩,還常常又哭又鬧,弄得誰也不愿意看孩子了。孩子這樣討人煩怎么辦?怎樣治好孩子討人煩的毛???
A應該說,這時候孩子的又哭又鬧討人煩不是毛病,而是特點,是年齡特點,用專業(yè)一點的話說,是心理年齡特征。俗話說“兩歲三歲討人煩”。這時候的孩子,許多事他們常常會堅持“我自己來”,結果卻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他們還經常不聽話,凡事偏要和大人對著干,一直又哭又鬧。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飛躍發(fā)展的階段。所以說是心理年齡特點。
既然這個時候孩子的討人煩是年齡特點,所以,家長光煩不行,應該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多想辦法巧妙應對。
給予巧妙的忽視
當孩子非要做一些事情而大哭大鬧的時候,大人就會屈服,讓孩子得到了想得到的東西。于是,“狡猾”的小家伙就會發(fā)現“這招兒好使”,以后,會常常用大哭大鬧來達到控制大人的目的。所以,應采取的對策是,不去過分關注孩子哭鬧這個行為,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大人不去過多理會,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停止無理取鬧。而當孩子不再哭鬧的時候,大人再來關注孩子,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解清楚為什么不能這樣做。
避開風頭冷處理
一些脾氣暴躁或者精力過于旺盛的孩子,會在發(fā)脾氣時做一些過激的行為。比如:聲嘶力竭的大哭,用頭去撞硬物等。這時候,大人首先要及時阻止孩子的破壞行為,口氣可以嚴厲一些,但不用講多少道理。然后,把孩子抱起來,放在安靜的地方,在防止孩子傷害自己的同時靜靜的等待,不去理他,來個冷處理。大概幾分鐘后,孩子暴躁情緒的峰值就會過去,這時候,大人再溫和地向他講道理,并且再次重申要求,效果就會好得多。
該說不時就說不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會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都想伸手去摸去探索。但是,有些事情是有危險的,是孩子不能伸手的。比如,不能讓孩子用手摳電插座或者摸水果刀。怎么辦呢?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基本可以聽懂大人的口令和要求了。所以,對于該嚴格禁止的事情,應該設置限制,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告訴孩子“這個不能碰,這個很危險”,并在說不的同時還要對孩子講解為什么。比如,孩子對電插座很好奇,就要在他企圖觸摸的同時,通過動作阻止他,在阻止的同時告訴他“這個很危險”。這樣,孩子就有了“禁忌”的概念,對被禁止的事情就不再伸手了。
該放手時就放手
孩子學會走路后,他們會磕磕絆絆地走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把抽屜、柜子所有能打開的地方都打開,好奇地把能翻到的東西全都倒騰出來。他們還特別喜歡學大人的樣子,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像模像樣地學,掃地時會把灰塵拍得到處都是,拿著遙控器一通亂按。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fā),他們還特別愿意通過嘗試告訴別人“我能行”。與上面對策不同的是,對孩子沒有危險的探索行為,大人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要鼓勵孩子,放手讓孩子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正確對待孩子的“摳門”
我們會發(fā)現孩子在這個時期會變得“摳門”,獨占意識特別強烈,自己的東西霸著不肯撒手,甚至還要搶占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其實,這不過是孩子開始有了人我區(qū)別,有了自我界限的表現。他們僅僅知道玩具給了別的小朋友,自己就沒有了,他們還不能體會到共同分享的樂趣。這時候,家長不能強迫孩子分享,而應引導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還可以多買一些共同游戲的玩具,讓孩子感覺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好像更有意思,從而讓孩子自己體會分享的樂趣,建立分享的意識和觀念。
(文/馬志國)(編輯 李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