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人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追求快樂自古就有,人們通過各種祈福方法希望擁有或者保持快樂,不同的文化就有了不同的方法。那么,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如何獲得快樂呢?
“老師,什么是快樂?我為什么不快樂了呢?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怎樣抓住快樂……”學生諸多關于“快樂”的問題讓我應接不暇??鞓肥且环N內心的感覺與體驗,不同的人因不同成長經歷、個性特征、意志品質,在學習生活中會表現出不同的“快樂觀”。
青春期“快樂觀”
青少年如何獲得快樂的感覺和體驗呢?簡單地說,就是愛自己,愛生活。
愛自己是前提。當擁有豐厚的愛的時候才有能力愛他人、愛生活,才能提高生活質量。愛生活反過來促進自愛的能力,提升愛的境界,激發(fā)愛的智慧。
愛自己是尊重自我的人格,不自卑,不偏激,不自以為是;愛自己是理性分析自我之后成長的結果。如果我們學會了愛自己,那么心理問題就基本釋然了。
青春期是少男少女們在人生路上的“暴風驟雨”期。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讓他們倍感身心疲憊,導致心理能量不足;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使他們內心沖突加劇而容易產生挫敗感;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閉鎖”的矛盾,讓他們與他人的關系若即若離,容易產生被拋棄感。這些矛盾心理容易使少男少女們茫然地面對現實世界,容易迷失自我。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人格結構進行分析時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本我,是人的原始本能,遵循追求快樂的原則;超我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自我處于本我和超我之間,按照現實原則行事,監(jiān)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它們三者互相制衡,使“自我”既能適當滿足需要,又能夠符合社會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成為“社會人”。依據該解釋,人本就應該快樂的啊??墒?,看看周圍的人群,多少人疲于謀生,疲于生計,追求物欲的膨脹意識壓抑了快樂的本能。再看看孩子們,從稚嫩的幼兒開始就為“不輸在起跑線上”而被學習、被輔導,天然的快樂感覺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消退。
積極行動即是“快樂處方”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喜歡用“假設”來投射來訪者的生活態(tài)度。比如,有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你只能活三年的時間,你想做些什么?如果一年呢?一個月呢?通過這樣的假設,可以映射出這樣一個道理:快樂不是空想,而是一系列的積極行動。積極行動即是青春期的“快樂處方”:
停止抱怨
抱怨讓人們只看到事物糟糕的一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機遇就這樣與人失之交臂。因此,要告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欠你的,你沒有理由奢求什么,即使是父母,他們也沒有什么天經地義就該為你服務。遇到問題別把問題的原因推給別人,而應當在自己身上去探尋,并給自己更多的愛。當處于青春期的你積累了足夠多的愛時就會發(fā)現,實際上你已經擁有資源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感覺,從而輕松生活。
放下恐懼
對于未知世界,對于即將要解決的問題,年輕的你因為經驗欠缺容易產生焦慮感,不自覺地會用最壞的結果面對問題解決的期待。這種思維定勢蒙住了智慧的光芒。如果你心懷恐懼,那么請用冥想來替代它,例如:海灘、草原、日落或其他你喜歡的事。冥想能讓你時常帶著“歡喜心”去生活,恐懼自然遠離。
悉心呵護
成長是人生永恒的話題,成長意味著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初遇新事物,或者嘗試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時,你會不習慣,容易因自我懷疑而放棄。久之,則形成了“鴕鳥心態(tài)”,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把頭埋進沙堆里,以逃避的方式自欺欺人?!墩撜Z》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薄笆 本褪怯X察自己的內心。當你想逃避時,請排解浮躁心理,耐心一些,再耐心一些。認可內心的想法,再用合情合理的方式(不損人利己)去適當滿足它,轉移它。
善待心靈
青春期的你總會被一些莫名的情緒所困擾,抑郁和眼淚常常不期而至,負性情緒像無形的手拉著你遠離了快樂。請善待脆弱的心!做行動的主人,而不被情緒情感所奴役,你完全可以從這些看似不愉快的經歷中學習成長。療愈內心的傷痛只需讓身體和心靈放松,你可以深呼吸,閉上眼睛,讓緊張隨著呼氣釋放出來。對自己說“我愛你,一切都會好的”。慢慢地,你就會有能力給心靈以寧靜與安詳。
由衷贊美
贊美別人容易,你可會贊美自己?這種自我贊美沒有摻雜虛偽、做作和阿諛奉承。贊美是發(fā)自內心的自我肯定,是重塑自我形象的過程,正能量因此而產生。什么是正能量呢?正能量是健康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健康理性的思維和積極向上的行動方式。請發(fā)現和挖掘你的正能量,那是無限智慧和精神力量的體現。如果你輕視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資本,那么你就輕視了創(chuàng)造力,成就感就無從談起;那時你就是卑微的,弱小的。請從最小的事做起,告訴自己,其實你很棒。
尋求幫助
廣交朋友,廣結善緣是人際交往中的理想狀態(tài)。處在青春期的你,學習文化知識占據絕大部分時間,人際交往可能僅僅局限于父母、同學、朋友和少數親戚的圈子中。即便如此,你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盡能力幫助他人,在助人中獲得快樂,所謂“助人自助”。尋求幫助,是很多少男少女們羞于張口的,似乎涉及到“自尊”;但人無完人,生活中總有一些能力是你的“短板”。為了少走彎路,走錯方向,你可以嘗試放下自尊求助,其實朋友和你一樣愿意付出他們的幫助。
接納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缺點有時會讓我們身處逆境,產生困擾。然而,不論處境多糟糕,總能找到原因,總有解決的方法?!稅勰愕募膊 芬粫淖髡呒s翰·哈瑞桑說,生病的人不必因生病自責,要祝賀自己找到了安全的治療方法。不論出現何種問題,一定會有應對的策略。有了這樣的認識就能找到打開問題的“金鑰匙”。
照顧身體
身心是一體的,當心靈受到傷害時,身體自然會出現各種疾病。很多時候,由于受到別人太多影響,你總是拿不足與他人的長處相比較,總以為別人比你過得好。這些不恰當的攀比會制造許多障礙,會讓你整日悶悶不樂。如果你想改變就要原諒自己,認識到你不是為別人而活,不必瞧別人的臉色生活。請學習用積極思維去看待事物,你要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如此,消極思想就會被改變,你會變得越來越開心、幸福。
在生活中尋找快樂
在資訊科技迅速發(fā)展的巨浪中,青少年面臨著生存能力、疾病、創(chuàng)新潛能、環(huán)保意識、意志力培養(yǎng)、獨立自主、良好習慣、自我管理、安全保護,等等各種考驗,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生命相對于亙古的宇宙如白駒過隙,只是一瞬;生命于誰都是公平的,惟有一次。青春絢麗,青春多彩,快樂往往只是轉身之距。只要青少年坦然、寬容、心存感激地面對一切,學會在生活中尋找快樂,從不幸中濾出快樂,從快樂中珍惜快樂;那么,快樂就會像湖水般從心頭漾出來,從眼里溢出來。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