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明確要求:低年級學生要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的方法,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磮D說話是小學低年級的一種綜合性能力訓練,其能力發(fā)展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片段描寫和作文訓練。然而就學生看圖說話的現(xiàn)狀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不敢說,一聽到要進行看圖說話訓練,就退避三舍,或者是絞盡腦汁地擠出個三言兩語來。因此,我們教師要有的放矢地改變學生不會看圖說話,或者不能把話說具體的現(xiàn)狀,使學生經過有步驟、循序漸進的看圖說話訓練后,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能有明顯的提高。
一、指導學生仔細讀“圖”
學會讀圖是學生看圖說話的第一步。讀圖是學生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需要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才能獲取準確的素材,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低年級的學生缺乏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讀圖時易被無關的要素吸引,抓不住要點。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指導學生看圖時要注意以從遠到近、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整幅圖片的每一件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以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學習課文《秋天》時,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圖片,說說圖中畫了些什么,接著引導學生按照遠近順序、先后順序、上下順序、左右順序觀察圖上的景物,說說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樹的樣子,燕子、小魚、螞蟻都在干什么,以形成較為完整的印象。最后,引導學生與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猜猜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秋天,讓學生在觀察中抓住事件的特點,明確畫面的中心思想。
通過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指導學生分清畫面內容的主次,學生對畫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觀察,抓住了圖畫中的主要特點,為完整、細致、準確地表述埋下成功的伏筆。
二、啟發(fā)學生大膽想“圖”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睈垡蛩固沟倪@句名言,足以說明想象力在超越已知、走向未知時的巨大推動力,正如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了牛頓經典力學所無法涵蓋的新知識一樣。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只要我們能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他們的想象力常常能讓人大吃一驚,如同翱翔藍天的雄鷹。
例如,《猴子撈皮球》的看圖說話訓練,要求學生想象圖片中的小猴子是如何把掉在小河里的皮球撈上來的。通過設置懸念,學生很感興趣,一起動腦筋。有的學生說可以用樹枝;有的學生說可以請樹林里的大象來幫忙把球吸上來;也有的學生說小猴子可以把尾巴拴在樹上,連成一條繩,像蕩秋千一樣把皮球拿上來;還有的學生說可以用網(wǎng)將皮球撈上來……學生們的奇思妙想令我心悅誠服。
通過有意識地掩藏中間的某些畫面,讓學生開動腦筋自由想象,使情節(jié)連貫,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今后多角度地思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指導學生有序說“圖”
小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各種能力發(fā)展的綜合體現(xiàn)。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語言不豐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觀察、想象圖畫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序說圖,鼓勵學生用淺顯易懂的詞句表達圖意,多從鼓勵的角度評價學生,使學生產生說話興趣,增強說話信心。
1.在科學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完整表述。學生對畫面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按照“圖意思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進行完整表述。
2.在激活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低年級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淺、想象力不夠豐富等原因,往往會進行流水賬似的表述。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根據(jù)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展開合理想象,以擴展學生的說話思路。
3.抓住關鍵性要素逐層深入。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單句表達訓練,要求學生抓住關鍵性要素,有明確的主謂賓構成,然后逐步過渡到復合結構,根據(jù)課文中所學到的詞句,結合畫面上的情景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四、鼓勵學生嘗試寫“圖”
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寫好作文的基礎。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很難做到生動、具體、言之有物。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寫話就是將自己內心所想毫無保留地用文字傾吐出來的方式,要力求做到表述準確、語句完整、條理清楚。
在練習寫多幅圖意時,教師可以板書一些(關聯(lián))詞語,幫助學生注意圖意間的過渡,使上下文連貫起來,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聽說過渡到獨立寫話。
總之,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說話訓練尤為重要,既是訓練學生用詞造句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要對學生加強基本功訓練,善于抓住觀察、想象和表述的三大要素,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清晰的表述力,為中年級的片段描寫和高年級的作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