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溢著度假風情的加勒比海圣基茨島,一年四季都飄揚著拉丁音樂和雞尾酒香。三百多年前,第一批黑臉長尾猴跟著為朗姆酒廠工作的奴隸們,從西非被帶到這兒以后,就開始扎根繁殖了。它們的祖先在酒廠的發(fā)酵甘蔗上嘗過酒精的甜頭,便將這種嗜好世世代代傳了下去。如今的黑臉長尾猴會長時間潛伏在樹上,趁海邊的人不注意時,飛快地躥下來,偷走他們的雞尾酒杯。然后,一群群猴子你搶我奪,灌得爛醉如泥,癱倒在鋪滿夕陽的沙灘上。
科學家們研究這些猴子已經(jīng)幾十年了,它們是研究人類酗酒行為的最佳對象。但是,從生物學上來說,酒精并不是黑臉長尾猴的生存必需品,為什么它們會如此著迷呢?紐約巴德學院的生物學家羅伯森(Bruce Robertson)把這歸類為“進化陷阱”的一種。黑臉長尾猴對酒精的迷戀完全有合理的原因:“它們追求任何高熱量的食物。如果朗姆酒比香蕉更容易獲取,而它們又沒有進化出判斷這種食物是否合適的能力,就會跟隨自己的本能?!?/p>
科學界也把這叫做生態(tài)陷阱。從爬行動物、雙棲動物,魚類、昆蟲,到鳥類、哺乳動物,幾乎所有動物都沒能幸免。比如,有些昆蟲會一腔熱情地跟啤酒瓶交配,有些鳥類會在布滿天敵的林區(qū)邊緣筑巢孵崽。這種現(xiàn)象看似有趣,結(jié)果卻可能是毀滅性的?!皠游飩冞M化的速度已經(jīng)趕不上人類對環(huán)境的改變了。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動物本能,經(jīng)常會讓其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绷_伯森解釋。
進化陷阱的概念,在1970年代初期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沒有氣候變暖等現(xiàn)象那樣得到太多關(guān)注。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進化陷阱比較難界定。要從人類和動物行為的緊密互動中區(qū)分出它來,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比較不同情況下的偏好,也要比較多的資料來論證。
因為,被人類社會影響了生存發(fā)展的動物有很多,但它們陷入的并不一定是進化陷阱。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這種動物到底是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做出了最好的選擇,還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并且執(zhí)迷不悟。
翻閱了過去四百多篇相關(guān)文獻后,羅伯森和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里哈吉(Jennifer Rehage)等人歸納出了40多種人類制造的進化陷阱,發(fā)現(xiàn)其中86%對受騙的動物來說都是極度危險的,受影響的物種則有幾百種。
“進化陷阱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們看起來比大自然提供的東西更誘人?!?/p>
他們將這些陷阱按照危險程度做了排名,位居榜首的是入侵物種。比如,一些北美黃蜂為了避免幼蟲被天敵殺害,會將卵產(chǎn)在一些瓢蟲體內(nèi),將其當作宿主,一直到幼蟲長大。而人類將一些外地瓢蟲轉(zhuǎn)移到當?shù)睾?,北美黃蜂興高采烈地把卵產(chǎn)到這些新宿主體內(nèi),卻發(fā)現(xiàn)它們遠沒有原來的宿主好欺負,幼蜂永遠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其次是農(nóng)耕和林業(yè)活動。有些鳥類很喜歡將窩搭在森林邊緣,這樣它們尋找食物時,就可以在短距離內(nèi)在開闊地和森林之間來回了。問題是,許多捕食者也可以利用這些優(yōu)勢,更方便地將它們和幼鳥吃掉。
建筑物、公路和人造景觀的燈光也高居榜單前列,因為它們往往會混淆視線,讓動物誤以為那里是反射月光的水面。比如,海龜將卵產(chǎn)在海灘上后,必須盡快回到海里。但它們看到海濱酒店或公路上繽紛的燈光后,會以為那里才是反射著月光的海面,于是往內(nèi)陸越爬越遠。
諷刺的是,人類出于好意進行的環(huán)境修復工程,也可能淪為進化陷阱。在以色列,為了保護一種瀕危的蠑螈,環(huán)保主義者花了很大精力在沙漠中重建樹林,在從沒長過樹的地方制造出一塊濕地?!八麄儼严旙⒎胚M去,希望它們能在這塊人造伊甸園里重新繁衍。”問題是,這塊綠洲也吸引了別的居民。一夜之間,成千上百饑餓的灰色伯勞鳥從天而降,這種生性兇猛的食肉鳥看見魚群后喜出望外?!澳憧梢韵胂竽切┫旙⒌慕Y(jié)局是什么?!绷_伯森說。
羅伯森等人試圖總結(jié)出一些工具,以便預防和識別這些陷阱。
有些進化陷阱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的,比如被誤吞的彩燈和漂浮的海上垃圾。有些就隱秘得多。有些甲蟲喜歡把卵產(chǎn)在倒下的樹木上。但是,如果它們錯把伐木工人砍下的木頭當成枯樹,小甲蟲們還沒出生就會被送進工廠了。這一切如果沒有人專門留意的話,只會無聲無息地進行下去。
落入進化陷阱的動物只有兩種可能性:逃脫,或是死亡。上當受騙的經(jīng)歷,可能會讓某些動物吸取經(jīng)驗,再碰到類似陷阱時,會謹慎一些。它們甚至可以將這些教訓一代代傳下去。如果有些動物攜帶著對某陷阱誘因不太敏感的基因的話,逃脫的機會就會更大,這樣它的后代也可能將這種優(yōu)勢繼承下去?;蛘?,如果一個種群分布夠廣,數(shù)量夠大,一部分落入陷阱的成員是不會導致種族滅亡的。
可惜對很多動物來說,它們只能永遠保守這些陷阱的秘密,直到整個群體滅絕。因為,死者是不會說話的。
“如果你想讓一個種族滅絕,為它們制造進化陷阱是最快的方法。”羅伯森打了個比方,假設濫砍濫伐破壞掉了熱帶雨林的一半,你也許會認為其中生活的一半動物也會跟著死去。但情況沒有那么簡單。
哺乳類、鳥類和昆蟲會移居到森林邊緣,或是在新砍光的林地中找到其他食物。它們的新居所可能會將其暴露在從沒遇見過的敵人面前,猛獸、高速公路和鐵軌都是其中之一。這樣一來,它們滅亡的數(shù)量遠遠將不止一半。
再以昆蟲為例。對它們來說,在有限的生命中,最關(guān)鍵的任務是找個靠譜的地方產(chǎn)卵。石蛾和蜉蝣這類水生昆蟲的理想地當然是水里。光線照射到水面時,會產(chǎn)生波光粼粼的現(xiàn)象,這在地球上原本是水才有的特性,因此水生昆蟲們是根據(jù)這個來感應水面位置的。
然而,現(xiàn)代城市中會波光粼粼的遠不止水面?!颁仢M玻璃幕墻的建筑、太陽能電板、汽車,甚至瀝青路面,都可能吸引它們?nèi)ギa(chǎn)卵?!绷_伯森說,“就算湖水就近在咫尺,它們還是更喜歡在汽車上產(chǎn)卵。自然,這些滿懷希望的父母是永遠看不到下一代出生的?!?/p>
其實,人類自己也是進化陷阱的受害者?!白畹湫偷睦颖闶鞘澄铩!绷_伯森介紹。我們潛意識中以為個頭越大、顏色越漂亮的蔬果越有營養(yǎng),但它們可能是農(nóng)藥和激素合作的成果。我們會被高熱量的薯片和比薩吸引,但它們往往是垃圾食物。除此之外,色情片、賭博、電腦游戲、毒品等,都屬于這類陷阱。它們都對人類的生存繁衍沒有什么幫助,卻容易讓人欲罷不能。
對科學家來說,其中一些影響動物行為的陷阱是比較容易修復的。比分說:
“能像水面一樣折射光線的,是光滑而深黑的平面。因此,如果你在玻璃窗里掛上白色窗簾,昆蟲們便不容易搞錯了?!?/p>
“如果瀝青路面太光滑,容易吸引蜻蜓產(chǎn)卵的話,鋪路時加一些礫石在里面就可以了。”
“盡量在遠離水域的地方架設太陽能發(fā)電板,或是在板的周圍為上白色圍欄,以免它們混淆。”
不過,有些陷阱我們并不需要修復,反而可以刻意設置。
“在發(fā)展中國家,每年有數(shù)以億計的人因蚊子叮而患上瘧疾。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算,2012年全球2億多起瘧疾病例中,有60多萬人最終喪命。”羅伯森認為,如果精心設置一些進化陷阱,也許可以戲劇性地改善這種狀況?!凹热皇昕梢员或_到汽車上去產(chǎn)卵,蚊子為什么不行呢?”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腫瘤學家皮恩塔(Ken Pienta)也有同樣的念頭,只是他的目標更特殊。“我們的實驗室把癌癥看作一種小型生態(tài)系統(tǒng),希望能用陷阱將轉(zhuǎn)移的癌細胞捕捉到?!?/p>
在他看來,一個患上轉(zhuǎn)移性腫瘤的患者就像一片濕地一樣,是個完整的系統(tǒng),而癌細胞就是對別人表錯情的加州紅腿蛙。在未來,醫(yī)生可以在病人體內(nèi)植入一種填充了趨化因子(吸引癌細胞的蛋白質(zhì))的裝置,將癌細胞牢牢吸引住,防止它們轉(zhuǎn)移到別的地方?!盎蛘?,將其吸引到某個特定的人體組織上,然后輕松地移除?!逼ざ魉f,“你也可以設計一種單向的過濾器,安置在血管中,每隔幾天就把過濾下來的游離癌細胞清理出去?!边@聽起來有點像科幻故事,但已經(jīng)有很多研究者在上面做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