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哥
選擇在大城市生活,就意味著叛變——叛變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叛變輕松悠閑的生活節(jié)奏,叛變低風險、低污染、低物價的生活環(huán)境,叛變健康,叛變睡眠。唯一沒有叛變的是欲望本身,它被打扮成理想、前途、上進心和生活品質。
沒問題,在大城市生活是人人擁有的權利。只要你能承擔以下30項成本,你在大城市怎么都行。
呼吸成本
你在大城市吸入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重金屬和病毒,它們來自工廠排污、機動車尾氣、建筑粉塵、大霧、灰霾、香煙、空調以及數(shù)百萬人的體味。之后,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慢阻肺和肺癌并不便宜。鐘南山說:“50歲以上廣州人的肺都是黑色的。”
亞健康成本
亞健康是窮忙族的忠實伴侶,北京人、上海人、廣州人的亞健康率分別是75.31%、73.49%、73.41%,領先全國。亞健康狀態(tài)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tài),大城市的白領在這種非病狀態(tài)下全日無休地工作,直到心力交瘁。因為不是病,醫(yī)保卡也幫不上忙。
依山傍水成本
停在一座山上的成本,比爬上一座山的成本,貴萬倍;看著一條污染的河流的價錢,相當于治理這條河流的價錢——這就是大城市的房地產(chǎn)。豪宅以山水作景,模擬田園自然風,卻又要市區(qū)位置、歐美品質,這就不是都市普通工薪階層指望得上的了。
俯臥撐成本
晨練場上只見老人和學生,上班族在健身房運動,辦年卡,請私人教練,一周一次或兩次,直到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最后放棄。周末大家都去租球場,參加瑜伽班。許多人忘了上下樓也可以步行、家里地板上也可以做俯臥撐。
人身意外成本
這些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幾率,在大城市遠高于中小城市:擠壓踩踏,高空拋物,建筑事故,高空墜入(參見2013年8月12日“農(nóng)民工墜樓砸死過路女子”的南京新聞),偏僻處搶劫,交通意外,鬧市行兇……
抗干擾成本
無論工作還是休閑,最缺的是大段完整的時間,所有正在做的事情都可能被另一件事、另一個人或無數(shù)短信與電話打斷。MSN選擇“脫機”,QQ選擇“隱身”,手機選擇“轉秘書臺”,免于干擾又不想錯過機會。
心情低落成本
憤怒、傷心、抑郁、無聊、孤獨、無力感,這些負面情緒被上司看見,會質疑你態(tài)度不端正影響工作;自己來消化,則需要購物、傾訴、社交、暴食、背包旅行等多種費錢費時的行為配合。
傾訴成本
在深夜你去哪里找一只沒有睡覺的耳朵?既想心理渲泄,又不想暴露隱私,很難。于是花錢看心理醫(yī)生。想省錢的人,就找報紙副刊版編輯,免費貢獻一個爛故事。
擇偶成本
在擇偶這件事上,突然每種職業(yè)人都覺得自己圈子太窄、交際太少。人人眼高于頂挑三揀四,其實基本也就朋友聚會或介紹、網(wǎng)戀、辦公室、婚介和艷遇這5大異性源。若干次不靠譜的戀愛和100次相親之后,你會選擇一直單身或做個爛人。
感情穩(wěn)定成本
大城市的戀愛率和離婚率高,與速食愛情和陌生人社會的倫理淡薄有關。人心更加自私,并不交付給對方,只是寄存,隨時想抓住新的機會。異性誘惑那么多,出軌門檻那么低,你不知道為感情和婚姻付出多少才夠安全。
無效工作成本
比稿、斃稿,一遍遍地修改提案與工作進度表、頭腦風暴陷入僵局、合同中止、會議取消、客戶發(fā)飚、領導改主意……終點又回到起點,一份工作造成N份工作量,播下龍種生下跳蚤。
加班成本
加班最恐怖的不是占用私人時間,而是把在私人時間工作變成了一種日常的工作方式。把女的當男的用、把男的當畜牲用,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提倡加班不提倡加班費,這也是大城市的一種清明上河圖。
有效閱讀成本
登機前買一堆雜志,根本不愿帶下飛機;泡兩小時的網(wǎng),沒找到一條有用的資訊。手機上網(wǎng),手機看電視,只是娛樂;讀一打暢銷書和管理書籍,腦子還是不夠用,反而納悶競爭對手是怎么充電的。
出人頭地成本
出一本書就能名列《縣志》,開輛寶馬就能全城矚目,這在大城市絕不可能。優(yōu)秀的人、愛秀的人、有故事的人、有背景的人、創(chuàng)業(yè)的人、敢脫的人、會操作和炒作的人多的是,憑什么你暴名暴利?你可以努力成為白領骨干精英,一舉成名卻勉強不來。
充電成本
職場充電完全不是讀書的概念了:讀MBA結交人脈,參加會展結交行業(yè)資源,接受心靈培訓重塑自我,參加另類聚會收集信息資源,購買數(shù)據(jù)庫分析客戶資源……其中的時間成本已經(jīng)不能用錢衡量了。
停車成本
滯后的城市規(guī)劃和加速的私人汽車消費,令停車難上升為大城市不宜居的重要指數(shù)。停車成本比物業(yè)管理成本更高,后者能用錢解決,而前者有價碼無車位,令私人汽車像是超生人口,令私人交通的使用變成一種災難。
數(shù)綿羊成本“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睡不著,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有壓力,睡不著。中國的5億睡眠不良者,3億以上在城市。深圳出了名的節(jié)奏快,夜生活也豐富,400萬人被失眠困擾。
噪音成本
高架路、餐館、舞廳、KTV、建筑施工、道路維修、汽車保養(yǎng)場、冷卻塔、老年人晨練的音響、空調,城市功能越復雜多元,噪點越多。隔音成本不僅在于雙層玻璃,也包括聽力受損、睡眠不安、心煩意亂。
吃肉成本
豬八戒比唐僧貴的時代,盒飯是窮人的福音。物質豐富的大城市全面突顯CPI漲幅,基尼指數(shù)只升不降,方便面也賣得最好。各類商品的打折季長過一年四季,名牌折扣店、折扣書店廣受歡迎,漲工資和降低個稅起征點都是好消息。
梭羅式生活成本
李銀河說:“安靜,平靜,凈化,寧靜,純潔,簡樸,純真,歡樂。這就是梭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如果我想使自己的生活幸福和快樂,就應當保持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焙苓z憾,這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唯一負擔不起的生活成本。換句話說,如果他們打算這么干的話,他們寧愿并且只能像梭羅一樣,生活在鄉(xiāng)下。
堵車成本
每月上下班的擁堵成本,北京人達到375元,占其收入比例的12.5%;其次是廣州人273.8元,上海人228.2元,成都人92.6元,西安人69.4元(據(jù)《2008年福田指數(shù)研究報告》)。這種計算不完整,還沒把因堵車引發(fā)的通勤總成本和路怒癥考慮進去。生命堵在路上的感覺糟極了,可它是大城市人的常態(tài)。
候機成本
提前到機場、提前辦理登機手續(xù)、提前安檢、提前候機,都不能保證換來準點登機。經(jīng)濟艙乘客和公務艙乘客一視同仁,在機場這座孤島上滯留并且經(jīng)常得不到真實準確的飛機晚點原因解釋,只得享受無聊和高價餐。大城市的機場總是偏遠,它藏身鄉(xiāng)間又為另外的城市而生,相對本城它是一種虛情假意的旅行。
返鄉(xiāng)成本
家鄉(xiāng)是大城市的心靈后花園,返鄉(xiāng)就變得特別擁擠、累贅和辛苦。車票和機票再漲也要買,工作再忙也要放下,人再多也要擠,只要大雪不封路、火車不停運、機場和高速公路不關閉。所以返鄉(xiāng)既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成本,也是對大城市的暫時性逃離和解脫。
散步成本
逛街是為了購物,步行是為了從A地到B地,跑步是為了健身,壓馬路是在拍拖,什么意義都不賦予的純粹的散步,令人望而卻步。時間觀念深入大城市人心,普遍心態(tài)是追求快和享受忙,視效率為機會,每一步都有目的,要么工作賺錢要么找節(jié)目玩,散步是不可能的。
養(yǎng)寵物成本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孤獨的人需要它,有小孩的家庭也愛它,前提是:繳納更多的政府部門費用、忍受更多的公共場合禁忌、付出更昂貴的寵物醫(yī)院治療費、向鄰居道歉。男人養(yǎng)狗,女人養(yǎng)貓,有個性的人養(yǎng)蛇養(yǎng)豬,提升它的地位近似于自己的另一半或家庭成員,不知不覺已不夠愛“人”了。
時髦成本
在小城市,一月有一套新衣服就可以領先同事和朋友;在大城市,你要比著銅版紙雜志上的品牌和時裝季上的新款來,既要高級又要見個性。光是衣服已不夠,還有包包、配飾、發(fā)型、手表、鞋履、化妝品、香水、文身、流行語和讀物,一樣都不能落伍。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白和瘦。
排隊成本
在★★銀行的兩個小時里,問候了柜臺小姐她媽1000次并刮她耳光100次(在心里)之后,終于輪到你了。買票、埋單、等車、上車、等經(jīng)濟適用房、辦通行證都得排隊,你簡直懷疑你們縣里所有村子的人都換上T恤和連衣裙進城了。
焦慮成本
焦慮變成了都市人的原罪,“成功教”的信徒都很焦慮:不看報不上網(wǎng)有資訊焦慮,休假有落伍焦慮,單身有婚姻焦慮,結婚有婚變焦慮,買房有降價焦慮,工作有升職焦慮,跳槽有待遇焦慮,懷孕有性別焦慮,育子有擇校焦慮,中年有轉型焦慮——沒一步是省心的。
城中村成本
找工作和租房,是在城市安身立命的第一步;跟房東打交道和跟老板打交道一樣重要,租房成本最低的當屬城中村。城中村是石屎森林中的無主之地和罪惡之都,又是贏得大城市生存空間的喘息之地和訓練所。離開家鄉(xiāng)和單位投奔大城市的城市精英,在租房和城中村的經(jīng)歷中既煎熬又成長。
被騙成本“我那個賬號不能用了,請直接把錢匯到這個農(nóng)行卡****戶名:張進”——騙子的技術過不了你這關,但仍然有改善。防不勝防的地方在于,不是陌生人騙你,而是機器騙你,系統(tǒng)騙你,朋友、同學和熟人騙你,甚至你的私人資料被多次倒賣引入來騙你。
摘自《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