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榮先生說過:“教學的本質是教會學生學習,教學改革必須以學生學會學習為核心,為使命,為最高境界。這樣的變革才是深度的、根本性的?!毙乱惠喺n程改革,無論是改革課程結構,還是建立新的課程標準,是改革教學方法,還是強調發(fā)展性評價,其最終落腳點都在于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因此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學習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兩年來,我們圍繞“霞客學習文化”的建構進行了諸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霞客文化的理論界定
(一)霞客學習文化的核心內涵
1.在現(xiàn)實中追問。“文化”者,“文而化之”也。學習是一種文化嗎?倘若是,霞客學習文化的內核與特質是什么?以什么去“化”?能“化”些什么?又該如何去“化”?她能否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學習,使其變得更有力量與價值?
2.在歷史中尋根。400多年前,從江陰馬鎮(zhèn)走出了徐霞客這樣一位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的一代偉人,他敢于迎接挑戰(zhàn)、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堅韌不拔的學習品格,一直激勵著我們。追溯霞客學習文化的成長過程,也是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路徑、探究發(fā)展過程、厘清發(fā)展思路、預測發(fā)展趨勢、引領更好成長的過程。
3.在探索中明晰。帶著追問,我們開始用心梳理學習文化建設的脈絡,敏銳地捕捉霞客精神與學習文化建構的契機,確定“我的學習、活的學習、述的學習、新的學習”為學校學習文化建構的使命,逐步形成以體現(xiàn)“霞客精神”為核心價值觀的個性化學習文化。作為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文化,其基調是“霞客精神”,其目標是“培育學生自由自覺、勇于探險、尊重實踐與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提高其學習力,不斷讓學生的學習‘增值”。
(二)霞客學習文化的三重意蘊
1.內隱性與外顯性
霞客學習文化主要由外顯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隱的支持因素兩部分組成。外在表現(xiàn)是學生獨有的行為方式、存在方式、學習方式;而這種特定的方式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霞小這一地域被霞客精神所無形浸潤的結果,它潛在地支撐并支持著學生學的行為方式。
2.控制性與自由性
一方面,霞客學習文化具有控制性,它的控制性是通過利用共同的學習愿景、共同的學習價值觀和學習規(guī)范實施控制。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擺脫這種控制,追尋自由。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放任,而是在一定規(guī)范約束下的自由,這種規(guī)范保證學生的權利,免于外界的煩擾。霞客學習文化走向自由的道路是曲折的,它不僅需要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更需要主體的覺醒,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還在路上。
3.傳承性與創(chuàng)生性
師生既是霞客學習文化資源的享用者,又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一方面,學習文化有它的傳承性,在長期積淀的傳承中生成。另一方面,學習文化具有創(chuàng)生性。文化建設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姿態(tài),結合時代特征,吸取外來文化,充實文化的內涵,豐富文化的形態(tài),讓每一個生命體都能成為學校文化創(chuàng)造中的“我”,無數(shù)個“我”匯聚成“我們”,在各種豐富靈動的創(chuàng)生性實踐中共同經歷,共同體悟,才能共同生成屬于自己學校的學習文化特征。
二、霞客學習文化建構的實踐研究
(一)“我的學習”文化建構
“我的學習”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拔业膶W習”之于學生發(fā)展,我們比喻為要讓學生站成一棵樹,這是一棵永遠向上的樹、一林快快樂樂、披滿陽光的樹。
一是關注學生的神態(tài)。小學生應當是快樂的小天使,微笑本應是學生最自然的表情,而表情往往是內心的外顯。我們努力讓微笑回到兒童的臉上,讓兒童心里充滿陽光。這樣,他們對未來就會有美好的期待,對學習就會有一份深切的感情,從而更加主動地學會學習。
二是重視培育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我們注重培育學生分享的心態(tài),知識、資源、文化、文明,是大家共有的,而不是獨占的,分享讓學校成為共同體,分享也讓學生心胸更加開闊,努力把整個世界融入自己的心靈。
三是建構對話教學的生態(tài)。在對話教學中,解放學生,讓學生自尊、自信,有“自我”“自主”“創(chuàng)造”的意識,敢于和歷史對話、和權威對話、和教材對話、和教師對話,培植起對話精神。
這樣的三種姿態(tài)賦予學生陽光的心態(tài)、自覺的態(tài)度、向上的力量。如今,霞小的學生大多有著愉悅的表情、快樂的心情和向上的激情,學習已真正成為他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
(二)“活的學習”文化建構
“活的學習”的“活”,是相對于呆板、機械、枯燥、單一而言的,要讓知識活在實踐中,活在探究中,活在體驗中,活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在課堂上力求建立一種以生為本的、勇于實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學習文化,總結出五種課堂實踐方式:以身感知、以喻覺知、以思推知、以究探知、以省明知,十分注重學生活動中的實驗與體驗。近年來,我們創(chuàng)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
一是霞客文化校本課程研究活動。我們的校本課程教材《走近霞客、走向實踐》叢書共四冊,設立三大主題:“走近奇人”“走近奇游”“走近奇書”。校本課程的建構,使霞客文化從零散逐步走向系統(tǒng)。學生經歷著“選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結題匯報”的過程,真切地感受到霞客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及研究伙伴,在教師的引導下,走近霞客, 領略霞客奇人的風采,享受霞客奇游的妙趣,觸摸霞客奇書的精深。
二是霞客文化小社團專題體驗活動。我們開展了紅領巾小事業(yè)社團專題活動,共有“霞客事跡訪問團”“霞客故事演講團”“學習霞客環(huán)保團”“霞客故居導游團”“霞客旅游考察團”等五個社團,開展了相應的專題活動。
三是霞客文化節(jié)日主題實踐活動。我們每年都會開展以“我參與,我快樂”為主題的小霞客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積極實踐“人人都有施展的舞臺”“人人都有獨特的個性”“人人都有獨特的本領”的理念,讓“我能行”的意識深入童心。我們先后開展了“我參與、我挑戰(zhàn)——陽光體育一路行”“我動手、我創(chuàng)造——快樂生活趣無窮”“我探索、我超越——魅力科技顯身手”“我閱讀、我積累——經典誦讀啟智慧”等節(jié)日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走向社會。模擬參與旅游品牌建設,嘗試開發(fā)旅游特色產品,引導學生動手制作風味旅游食品:“米粽茶葉蛋”“拉面小餛飩”“團子素菜包”“果品大薈萃”“神韻功夫茶”等,取名為“霞仙牌”,其樂無窮。學生動手制作旅游紀念品如珠鏈、繡品、油畫、竹藝等等,取名為“霞韻牌”,創(chuàng)意無限。魅力科技主題活動也是每年藝術節(jié)的一個亮點,六(1)班的孫彥順同學,已是校園中小有名氣的工程師,曾獲無錫市小學生航模比賽一等獎,人稱“孫工”,他為了制作好一架模型飛機,前后試了幾十回,拆、裝、試飛、研究……當他用已是傷痕累累的手把認為最滿意的一架空轎機送上天時,他說:“我終于明白了空轎機飛行的秘訣了,我以后要研發(fā)一架真正的空轎機!”
(三)“述的學習”文化建構
“述的學習”包括交流、表述、敘述與記述。
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我們提煉了四種課堂交流的策略。①“和”——營造交流磁場?!昂汀奔春椭C,要營造讓學生想說、肯說、能說的交流磁場,使學習在思想、情感與認識上得以充分直接地交流、合作與共享,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的交流層面,提高學生的交流頻率和密度。②“巧”——精設交流問題。精心設計交流問題,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流氛圍。③“適”——把握交流時機。把握交流的時機,不僅注意課前的預設,更要關注過程中隨機的生成性的環(huán)節(jié),兩者有機統(tǒng)一。④“活”——選擇交流形式。靈活地選擇交流形式,如同桌分享、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師生互動等多元對話,創(chuàng)設豐富而靈動的交流路徑。
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記述能力。在考察的過程中,我們鼓勵隊員們像徐霞客爺爺一樣邊考察邊記錄,把所見、所感、所思、所悟及時記下來,短則一句話,長則一篇日記,隨意而又率真。近幾年,“霞客旅游考察團”的隊員們高舉旗幟,走出校園,投身自然,縱情領略祖國山川的壯美,記敘了許多有質量的心得感受。學校編印的《小霞客游記選集》再現(xiàn)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心路歷程,其中有十多篇游記先后被《江陰日報》錄用刊登。2010年3月29日我校郭成鍇的征文《春節(jié)我當小導游》榮獲江蘇省“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征文特等獎,《現(xiàn)代快報》對我校社團活動進行過專題報道,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四)“新的學習”文化建構
“新的學習”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建構“新的學習”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收獲了很多的體驗:“沒有規(guī)律就是有規(guī)律?!薄安灰鰟e人,要做自己;不要重復自己,更要創(chuàng)新。”“模仿有限,創(chuàng)意無限?!薄爸挥邢氩坏?,沒有做不到?!薄霸趦和膶W習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痹谶@樣的感悟下,我們對學習的定位已不再是單純的分數(shù)高低,而是希望培養(yǎng)具有霞小文化特質的學生:善于獨立觀察,敢于自由想象,勇于自主創(chuàng)新,擁有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敢于超越、勇創(chuàng)新路”是當下人們十分崇尚的徐霞客精神。霞小成立了“小霞客科學院”“紅領巾電視臺”“校園吉尼斯”等,經常舉辦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題的各項活動。在江陰市小學活力校園現(xiàn)場推進會上,我們開展了主題是“霞映校園,活力無限”的系列活動,整個活動由師生一起自主設計項目,學生自主報名參與活動,分四個版塊:能說會導“小霞客”——介紹霞客幸福之旅;能烹會品“小霞客”——開設霞仙美食廣場;能工巧匠“小霞客”——開設霞韻工藝走廊;能拼善搏“小霞客”——開設霞藝歡樂舞臺。本次活動從節(jié)徽的設計、店鋪的命名、物品的起名、活動的組織、角色的分配、任務的安排等都由學生為主體,活動現(xiàn)場環(huán)境布置由師生共同參與設計布置完成。通過本屆旅游節(jié)活動,不僅讓學生初步感受了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還讓親身體驗了開發(fā)旅游產品、經營商鋪之趣,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
霞客學習文化已成為我們的文化符號,引領著學校向更高品位發(fā)展,引領著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與發(fā)展。我們會繼續(xù)深入挖掘、精心提煉與有效踐行“霞客學習文化”,更好地體現(xiàn)學習文化為學生學習“賦值”的核心價值。
(毛新薇,江陰市徐霞客實驗小學,214406)
責任編輯:宣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