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平
摘 要 古代就有大學者對教師定位,通俗講就是教師承擔解決疑惑、教授知識的重大任務。盡管時過境遷,但教師的這種定位依舊延續(xù)到今天。計算機教師是教師的一種,解疑和傳授的內(nèi)容是計算機知識。但當下計算機更新的腳步太快,這讓計算機教師被賦予比其它專業(yè)教師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引入Track教學法,針對在高校授課的計算機教師做新的角色定位。
關鍵詞 Track 高校 教師 計算機 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計算機是門非常特別的學科,不僅是由于它的發(fā)展時間短,更是由于它的發(fā)展速度遠超任一門學科。正是如此,計算機教師也與其它學科教師顯著不同。因為其它學科教授方法太過陳舊,假如計算機教師照搬這種陳舊的方法,那么結果是計算機教師自身就不合格,就更不要指望教出能順應時下計算機要求的學生。所以,轉(zhuǎn)變計算機教師以前的角色,對計算機人才與計算機事業(yè)的發(fā)展作用不可小覷。
1Track簡述
Track從提出到發(fā)展的時間距今僅有8年多,這么短的時間足以說明Track算是較新的教學法。之所以要研發(fā)Track教學法,根源目的是擺脫以往教學的套路,將學科內(nèi)容、教學方法以及技術知識3者合理地整合,開創(chuàng)一套符合現(xiàn)實的新教學方法。當下這種新教學法已被用到不少高校中,教學結果充分說明新教學法讓教學質(zhì)量上了一個臺階。
2高校計算機的各種特征
第一、高校中、學生專攻計算機的時候,除了把計算機中最基本又最簡單的知識學會,還必須對涉及軟件、網(wǎng)絡及硬件的各類知識都有所掌握。因此,高校計算機涉及到極為繁雜的知識體系。第二、計算機并非死記硬背就能搞懂的,它側(cè)重于理解性學習,因而邏輯思維良好的學生學起來比邏輯思維差勁的學生學得更好。第三、計算機學習非??简瀸嵺`的能力,光背好理論知識沒有實際意義,多動手、多熟悉、多操作才可能把計算機摸透。第四、信息性強是計算機一大鮮明特征,因而計算機學生要必備發(fā)布、抓取、管理、整合以及加工信息的最基礎能力。第五、計算機學生不該僅限于學老師教的、書本上提的知識,更要把視野擴大到當下新興知識及對應的技術上。上述能力不僅學生要必備,計算機教師在這些能力上更要顯得功底深厚,才能成學生心服口服的優(yōu)秀教師,同時這種教師教出的學生才有可能算得上優(yōu)秀。
3基于Track框架下高校計算機教師角色定位
3.1教學知識的缺陷,計算機教師有待反思
站在教學知識的角度,實踐的重要性更甚理論這一特征在計算機中最為突出。首先學生必須動手實踐,其次學生必須常常動手實踐,因為只有如此計算機學生才可能具備扎實的知識?,F(xiàn)實是計算機教師中依舊有大量在延續(xù)過往教授理論、應付考試的傳授模式。這跟Track教學法背道而馳,Track教學法倡導的是:授課中教師要少講,把多余時間讓給學生來實際操作,并依據(jù)學生實實在在的操作表現(xiàn),教師反思自己設計教學方式的時候有哪些缺陷,這些缺陷對學生學習有哪些不利之處。
當然,僅僅反思缺陷是沒有多大現(xiàn)實意義的,找出彌補教學缺陷的方式才是重中之重。這點需要教師敢想敢做,只要想到新方式就大膽嘗試,然后再觀察學生實際的操作表現(xiàn),判定學生實踐水平有無顯著的提升。假如學生實踐中沒有提升,那么教師要果斷放棄另尋新方法。假如學生實踐中有提升,教師以后就積極運用此方法。不僅如此,教師最好將此方法告知其它教師,讓其它教師都來使用,這對整個高校教學質(zhì)量都有積極意義。當然,這樣的教師也是現(xiàn)代需要的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教師。
另外,實施Track教學法過程中,Track的專用量表也可派上用場。計算機教師借助量表,可隨時對教學水平加以自測,測評結果會將教學缺陷完全顯示出來。某些教師定位有偏差,對教學缺陷顯得很茫然,完全不明白教學中有哪些缺陷,量表的使用能改善某些教師的這種茫然現(xiàn)狀。
3.2內(nèi)容知識的缺陷,計算機教師有待反思
上述提到:信息性強是計算機一大鮮明特征,因而計算機學生要必備發(fā)布、抓取、管理、整合以及加工信息的最基礎能力。處理信息時,既然對學生都有這么高的能力要求,自然教師在這方面的功底也要足夠深厚。
實施Track教學法之后,凡是涉及信息的教學時,教師可主動請學生評價,同時讓同伴教師一起評價。教學中,學生、同伴教師都認為優(yōu)秀的地方要繼續(xù)延用,最好把這種優(yōu)秀教學法多在其它教師中推廣,讓其它教師也有提升。當然,教學中缺陷之處也是重點。對學生、其它同伴教師提出的缺陷,要思考是怎樣造成的,更要考慮什么樣的教學辦法能彌補這些缺陷。
同時,唯有教師有著深厚的信息技術功底,學生也才會有深厚的信息技術水準。當下,信息能力是強還是弱不只表明計算機水平是高還是低,也對學生踏上社會后對于計算機能有的貢獻是大還是小有決定作用。
3.3技術知識的缺陷,計算機教師有待反思
推陳出新是知識的一大特性,這種特性在任一門學科都會有體現(xiàn),只是在計算機學科這種特性體現(xiàn)尤為明顯。人們常常感慨:去年的新手機,怎么到了今年就不起眼了?或者3年前的新電腦,怎么到了今天就顯得很古老似的。新知識很快淘汰舊知識,新技術很快覆蓋舊技術,這都是計算機太快發(fā)展的充分體現(xiàn)。同樣,高校課本有一鮮明現(xiàn)狀就是三五年前的知識現(xiàn)在還在學習。其他學科相對來說知識更新不是那么快,學習三五年前的還說得過去。但是,計算機學科就堅決不能這么學習,因為指不定正在學習的舊技術,當下早沒有使用,而是讓新技術給覆蓋掉。這樣,即便學生學會這種舊技術,也在現(xiàn)實工作中派不上用場。
正是這樣,計算機教師就堅決不能再繼續(xù)用以往的辦法,把課本知識說給學生聽就完事。而要密切關注技術新發(fā)展、新動態(tài),教學時遇到有新技術的地方,要特別把新技術告知學生,保證學生吸取最現(xiàn)實最新的知識。另外,鼓勵學生抽空余時間自學新技術,遇到不懂的可向教師發(fā)問,與教師探討,達到學生教師兩者都提升的目的。
3.4 Track教學法的缺陷,計算機教師有待探索
上面已經(jīng)談到Track教學法出現(xiàn)到發(fā)展畢竟僅有8年多時間,短時間這種新教學法有兩大問題很明顯。第一問題是普及率不夠高[3]。目前,僅有幾所高校把Track教學法用到教學中[2]。所以,Track教學法在各大高校加以普及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計算機教學,高校萬萬不可再繼續(xù)以往的教學法,說得過一點這種教學法真的是拉學生后腿。所以,諸多計算機學生出社會就抱怨高校教的都是無用的計算機知識,找工作處處受阻礙。第二問題是Track教學法仍有缺陷[4]?,F(xiàn)實是任何一種教學法不會一推出就非常完善,它總會有缺陷顯露出來,Track教學法也不例外。所以,在未來的Track教學法利用中,要依賴教師的探索讓Track教學法更為完善。同時,計算機教師是教師中探索能力最高的,要求計算機教師爭做先鋒,積極探索為實現(xiàn)完善的Track教學法做貢獻。
4結束語
計算機是門非常特別的學科,不僅是由于它的發(fā)展時間短,更是由于它的發(fā)展速度遠超任一門學科。正是如此,計算機教師不能照搬過陳舊的教學法,否則不僅教師自身算不上不合格,更不指望這種教師教出能順應時下的計算機的要求。綜上,本文側(cè)重講述了Track教學法下計算機教師的新定位,為計算機教師的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春媛.《TRACK框架下高校計算機教師角色定位》[J].現(xiàn)代計算機,2010,3(8):53-58.
[2] 李海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計算機教師的角色定位》[J].科技信息,2012,7(13):13-28.
[3] 孔超.《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
[4] 翁竹華.《遠程教育教師角色與素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5] 崔歡歡.《如何做一位優(yōu)秀的高校計算機教師》[J].科技視界,2014(7)
[6] 婁淑敏.《高職計算機專業(yè)《網(wǎng)頁設計》課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