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陵第一名園”的神姿風采

      2014-04-29 00:44:03周安慶
      收藏界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界畫金陵

      周安慶

      清初以后,水陸交通便利的江蘇揚州成為我國工商業(yè)重鎮(zhèn)之一,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商賈騷人云集,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昌盛的都會景象。正如清代文學家孔尚任所謂的“東南繁華揚州起,水陸物力盛羅綺”。隨著城市生活的不斷發(fā)展,一些商人開始追求文化情趣,逐漸附庸風雅起來,琴棋書畫、歌舞愉悅、休閑雅集,不亦樂乎。人文鼎盛的揚州,因此還活躍著以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等一批職業(yè)畫家,藝術(shù)氛圍頗為濃郁。而堪稱清代畫壇“界畫第一高手”的袁江,當時也活動于這一帶。

      一、畫家袁江生平事略

      袁江(?-1746年以后),字文濤,號岫泉,江蘇江都(今揚州)人。因其乃民間職業(yè)畫家,主要依靠鬻畫為生,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人畫盛行年代,不為士林所重,以致現(xiàn)存史書對他的生平事跡記載很少,清代佚名《畫人補遺》和李斗《揚州畫舫錄》等典籍文獻中,尚有一些簡略介紹。袁江曾赴南京、紹興等江南地區(qū)旅行、寫生,與當時畫家高其佩有過交往。他還應(yīng)在揚州經(jīng)營的山西蔚姓鹽商聘請,前往晉地太原繪畫多年,創(chuàng)作了不少令人喜聞樂見的繪畫作品。

      從袁江的繪畫作品來看,可知他不僅善于描寫山水、樓閣,亦偶作花卉、蔬果和動物畫等。學習丹青初師明代“吳門四家”之一仇英的畫意,進而承繼李思訓父子、李唐、閻次平、郭熙、劉松年、趙伯駒兄弟等唐代以降的名家風格,同時又受到生活于揚州的清初畫家李寅、蕭晨,以及顏峰、顏岳兄弟等人的影響。清代張庚《國朝畫征錄》(續(xù)錄)還提及:袁江中年時期曾“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畫技)遂大進”。因為他重視實地寫生,勇于探索藝術(shù)實踐,博采眾長而又加以融匯貫通,構(gòu)圖胸有成竹,布局嚴謹有致,筆墨凝練深厚,隨類賦彩考究,故而在傳統(tǒng)界畫創(chuàng)作方面卓有成績。

      袁江具有深厚不菲的藝術(shù)造詣,在丹青創(chuàng)作中所用粗豪、細筆皆有,技法風格精到,但畢生尤以工整細致一路的風格為主,也有一些兼工帶寫、小寫意之類的畫作問世。在其后期的作品中,時常呈現(xiàn)出有些粗放的筆墨意態(tài)。據(jù)清代謝《書畫所見錄》記述:袁江“工界畫樓觀、仙山道院,極其工細,蒼古不及李寅,秀雅過之”。

      綜觀袁江的存世繪畫,其中一類為客觀寫生作品,筆法嫻熟老到,不失精致逼真,具有較強的客觀寫實性,譬如像他描繪揚州的《東園圖》、金陵的《瞻園圖》等;另一類則為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依據(jù)古代傳說或歷史記載中的景物想象而繪的畫作。如《海上三山圖》《漢宮秋月圖》《梁園飛雪圖》《驪山避暑圖》《沉香亭圖》等。所作雄渾大氣、富麗堂皇,而且有著較高的審美觀賞性;還有一類是臨仿前人筆意、或表達個人主觀感受的畫作,如《仿李昭道山水圖》《仿馬遠山水圖》《仿王蒙山水圖》《荷凈納涼圖》《寒山萬木圖》等。其中也有一些略顯粗筆的畫作;袁江的某些作品還蘊涵著不少出世的情懷,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

      大凡通曉中國繪畫史的朋友都較清楚,傳統(tǒng)界畫至少在晉代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隋唐時期有了比較大的發(fā)展,宋代遂進入一個高潮期。但隨著元代以后文人畫的不斷興起,法度嚴整的界畫藝術(shù)受到?jīng)_擊而逐漸式微,從學者不斷萎縮,名家高手屈指可數(shù)。入清之后,袁江通過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將青綠山水與前賢界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終于創(chuàng)造出一種工致妍美、艷而不俗的界畫風格,作品呈現(xiàn)出生機郁勃的新境界,進一步豐富發(fā)展了這一民族特有的畫科形式,在流派紛呈的清初畫壇異軍突起、獨標一格,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因此,袁江被譽為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代佼佼者。盡管滿清以來畫壇上出現(xiàn)過一些界畫名手,但是客觀理性地分析看待,卻尚無人能出其右,故也有評論贊譽袁江為“有清一代推為第一”的界畫大家。

      袁江長期生活于江南民間,畢生潛心研藝,繪畫創(chuàng)作活躍,不少畫作具有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年間的時代特征。盡管歷經(jīng)滄桑變遷,然而其畫作仍有一定的存世量,散見于海內(nèi)外的一些公私典藏機構(gòu)或個人手中。在其存世的繪畫代表作中,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幅《瞻園圖》畫卷(絹本設(shè)色,縱51.5厘米,橫254.5厘米,現(xiàn)藏于天津博物館),就是他對當時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瞻園風光的客觀描繪。

      二、山水卷《瞻園圖》品覽

      根據(jù)文獻記載,位列金陵古典園林之首的瞻園,與現(xiàn)今上海的豫園、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及留園,并稱為“江南五大名園”。瞻園之名取自宋人的“瞻望(一說“顧瞻”)玉堂,如在天上”詩意,原為明代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府邸之西圃,在徐氏后裔的不斷努力下,通過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終于將之建設(shè)為一座精致典雅的著名園林。清初期,該園曾為江南布政使等衙署所在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皇帝第二次南巡駐蹕金陵,曾經(jīng)蒞臨題額“瞻園”二字,此外還吟詠了《寄題瞻園》等詩篇多首。而北京西郊清代皇家長春園內(nèi)五座園中園之一的“如園”,正是乾隆皇帝南巡后,讓人按照南京瞻園而仿建的。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依秩展卷品覽,參照袁江所繪瞻園周遭的人文地理狀貌可知,畫家通過東南方朝西北向俯瞰視角布景,由東而西逐一展開描繪,比較細膩地勾勒出這一“金陵第一名園”的規(guī)模布局與風物景貌。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瞻園東側(cè)雜處的官署、民居,與該園之間以一條南北走向的巷弄為界;瞻園圍墻高大而雄偉,東墻南北兩側(cè)各辟一個園門,其中南邊一側(cè)的似為正門,額上繪有“瞻園”字樣,門外有走廊與官署相連,而北門較小且無廊廡及門額。園內(nèi)景色可分為東、西兩個區(qū)域,堂闊宇深,廣庭回廊,奇峰疊嶂,鳥語花香,曲徑通幽,豁然開朗。

      東區(qū)一泓清池碧水,風中垂柳拂波,泛起陣陣漣漪,虬松、老梅傲然挺立,蔥郁的雜樹散落于樓閣亭臺和疊石假山之間。池南駁岸上建有月臺,月臺南面還有一座單檐歇山頂附前后卷棚的廳堂,此乃園中的主要建筑“移山草堂”,另有走廊連接該堂東西兩側(cè);池北假山上的二層歇山頂“一覽樓”,居于全園的最高處,一群紳士墨客正在其中悠然雅集,樓西南的單檐卷棚敞軒為“鐘山來青軒”,軒東南的臨池處還各立一座六角亭和方亭,一人正在亭旁執(zhí)桿網(wǎng)撈魚蝦。

      東、西區(qū)域之間,是一片突兀起伏的峰巖、幽深曲折的洞壑、錯落掩映的樹木,充滿了山林野趣;西區(qū)地勢相對平緩,瞻園西墻一側(cè)建有廊屋,中間往東有三開間卷棚歇山頂廳堂“籟爽風清”堂與走廊相連,堂南平庭置有花壇、盆景,另有三兩騷人駐足游賞、談?wù)撜?,堂北鑿有一池,池畔種植竹林、堆有湖石……遠處山巒沉浸于云蒸霞蔚中,起伏綿延,風光無限。而夾道內(nèi)幾個仆役正在打掃衛(wèi)生,為雋秀雅致的畫面增添了一抹生機。

      根據(jù)清代《金陵待征錄》等載,瞻園尤以湖石取勝,陡峭峻拔,幽深自然,千奇百怪,玲瓏剔透。鎮(zhèn)園奇石“倚云峰”、“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代(1101-1125年)“花石綱”遺物,這些在畫中似乎隱約可見。整個園內(nèi)景物琳瑯滿目,小橋流水、奇卉草茵分外誘人,亭閣軒宇、峰巒疊石等既別具特色又互為映襯,并與遠方的山巒、塔影遙相呼應(yīng),形成了一定的濃淡虛實對比,顯現(xiàn)出嫻雅舒適的詩畫情境。

      《瞻園圖》的作者在該畫卷尾以楷體款識“袁江圖”,隨后鈐有陽文“文濤”和陰文“袁江之印”印章??钭R中雖未注明具體的創(chuàng)作年代,但也有專家參照袁江不同時期的畫風演變狀況推測分析:此作大概繪制于康熙末年至雍正初期階段,畫家繪畫風格逐漸趨于成熟。而該畫卷拖尾的跋文,則為民國文人何賓笙在民國十年(1921年)品覽時的感嘆題筆,隨后又吟詩三首抒懷表意。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亦藏有其侄(一說“其子”)袁耀的一幅工筆山水《瞻園圖》畫卷,除了視角略微偏低外,構(gòu)圖布景基本相同,由此比較可見,兩者從不同角度較為客觀地再現(xiàn)了當時瞻園的基本風貌。數(shù)百年后的今天,人們臥游畫中,再睹昔日瞻園的秀美風光,頓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不忍掩卷……

      三、創(chuàng)作風格及補史價值

      袁江在《瞻園圖》畫卷創(chuàng)作中,主要采用“平遠”法和“散點透視”構(gòu)圖布局,將該園內(nèi)的一池碧水作為“畫眼”,經(jīng)營位置疏密有致、繁而不亂,遠近透視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空間層次分明,物象比例恰當。用筆流暢秀美,還借用界尺引線,勾寫皴染相融,設(shè)色清幽淡雅,畫中點景人物刻畫入微,自然傳神有趣,形象栩栩如生,亭臺樓閣美輪美奐,與山水、樹叢和諧相融,頗具宋代大家郭熙的畫法遺風,而假山坡石的表現(xiàn)也饒有古趣,明顯受到宋人閻次平“鬼面皴”等技法的影響。竹深處、石坡、平臺、抱石軒、梅花塢、老樹齋、木香廊、薇亭……美不勝收的昔日“瞻園十八景”大多可見,令人流連感悟。處于金陵城南鬧市中的瞻園,因此亦顯得更加蔚然壯觀、耐人尋味。

      《瞻園圖》雖然是一幅精美絕妙的實景丹青佳作,但并非完全逼真意義上的具象寫實,而是不脫離物象,又不完全拘泥于物象。袁江將中國山水的自然美、園林的建筑美和繪畫的藝術(shù)美,有機地統(tǒng)一于該圖卷中,凸現(xiàn)了承平盛世年代金陵園林的幽美風貌,同時還融入了畫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可謂是山光波影,逸趣橫生,氣韻生動,意境深邃。該畫卷既有較強的圖像裝飾性,同時亦富有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濃厚韻味,堪稱瑰麗奇絕、雅俗共賞,藝術(shù)魅力誘人,從而激發(fā)起人們對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的無限眷愛。盡管傳統(tǒng)界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相對費時費力,但從中也可以窺見,袁江認真細致的觀察寫生作風與提煉概括能力,以及毫不草率馬虎的繪畫創(chuàng)作態(tài)度。

      此外,袁江在《瞻園圖》中所表現(xiàn)的建筑樣式比較豐富,其中一些樓軒亭閣匾額上還繪有當時的具體名稱,所掛楹聯(lián)文字依稀可見。如“案無俗事心常靜,庭有梅花夢亦清”、“每看孤云招野鶴,頻攜樽酒封名花”就是“籟爽風清堂”中的兩副楹聯(lián),“一覽樓”上還掛著“秋霽閑情伴竹葉,春寒有韻守梅花”的楹聯(lián)。試想如果袁江從未來過瞻園,僅憑道聽途說虛構(gòu)想象,這些細節(jié)恐怕都是難以精細描繪出來的。而園中建造規(guī)制和人物服飾,也較符合特定的時代風尚……由上可見,《瞻園圖》在相當程度上還是富有歷史圖像的補佚作用的。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隨著滄桑變遷等種種緣故,“層臺累榭,甲于東南”的金陵瞻園因為年久失修,逐漸趨于殘敗。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當?shù)卣畯谋Wo歷史文化遺產(chǎn)角度出發(fā),數(shù)度投資修繕、擴建該園,有關(guān)方面以袁江的《瞻園圖》作為參考藍本,在汲取中國傳統(tǒng)園林精華的基礎(chǔ)上,堆山理水,復興園墅,讓不少已經(jīng)消逝的舊時風貌得以重現(xiàn)。1983年,“瞻園覓秀”入選“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昔日南京的古典名園因此再度熠熠生輝、綻放光彩。(責編:李禹默)

      猜你喜歡
      界畫金陵
      傳統(tǒng)界畫創(chuàng)作價值與當代發(fā)展研究
      地球日來金陵石化打卡
      「指畫」與「界畫」 畫家高其佩與袁江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3:48
      界畫:遠去的輝煌
      美文(2020年23期)2020-12-23 04:58:15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5:50
      淺析“西方建筑畫”與中國“界畫”——歐洲建筑表現(xiàn)與古代中國建筑表現(xiàn)之對比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32
      《張祜 題金陵渡》
      中華詩詞(2017年2期)2017-11-08 08:46:11
      界畫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現(xiàn)
      現(xiàn)代陶瓷界畫山水發(fā)展初探
      醉一場金陵遺夢,留一片丹心如許
      曲靖市| 阳朔县| 明光市| 浦北县| 江西省| 东丽区| 丰镇市| 江安县| 建昌县| 沐川县| 吉木萨尔县| 奇台县| 孟津县| 景宁| 锡林郭勒盟| 博白县| 且末县| 嵊州市| 中方县| 镇康县| 衡水市| 淮南市| 曲阜市| 凤山县| 加查县| 米脂县| 达日县| 青铜峡市| 平定县| 托克托县| 普陀区| 辽源市| 霍州市| 尚义县| 南城县| 瑞金市| 盱眙县| 东丽区| 金寨县| 股票|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