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霞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Cys C檢測對乙肝繼發(fā)肝硬化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害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Child-Pugh分級分為A級(21例)、B級(27例)、C級(28例),將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38例健康患者對照,測定并比較四組患者血清內SCr、BUN、Cys C及Ccr水平。結果 肝功能C級組SCr、Cys C及Ccr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組、肝功能B級組和C級組(P<0.05)。肝功能B級組Cys C及Ccr水平顯著高于肝功能A級組和健康組患者水平(P<0.05)。SCr、Ccr水平與Cys C水平間均呈負相關關系,Cys C與Ccr間相關性更強。結論 血清Cys C表達水平與乙肝后肝硬化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對于早期檢測腎功能損害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關鍵詞:血清胱抑素;腎功能損害;肝炎后肝硬化;早期診斷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因,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將出現(xiàn)腎臟損害,最終使腎臟出現(xiàn)功能性損害出現(xiàn)肝腎綜合征,導致部分患者由于腎功能衰竭而死亡[1]。早期肝腎功能綜合征經及時治療可逆轉病情,因此盡早、準確地了解肝硬化患者腎臟功能變化,診斷和鑒別肝腎功能綜合征對改善肝硬化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胱抑素C(Cys C)盡可經腎臟進行排泄的低分子量蛋白質,通過對血清Cys C含量的測定可反映患者腎小球濾過率情況,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2]。筆者對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部分乙肝后肝硬化出現(xiàn)早期腎功能損害患者血清Cys C水平進行檢測,探討Cys C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害的診斷價值,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均符合肝硬化相關診斷標準[3],且經實驗室檢查、血生化檢查、影像學診斷等確診。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齡34~63歲,平均年齡(48.93±13.54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96±7.15年)。根據(jù)Child-Pugh分級標準[4]進行肝功能分級:A級21例、B級27例、C級28例。排除高血壓史、原發(fā)性腎病史、尿潴留史及近期應用腎毒性藥物或利尿劑病例。另外,本組選擇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0.17±11.72)歲。各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清晨空腹靜脈血3ml,2~3h內送檢,離心(3000r/min)分離血清后,分別選擇乳膠顆粒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檢測法、酶偶聯(lián)速率檢測法及肌氨酸氧化酶檢測法檢測其血清Cys C(胱抑素 C)、BUN(血尿素氮)及SCr(血清肌酐)水平。準確收集患者24h內尿液標本,檢測其尿肌酐含量。并根據(jù)血液標本檢測結果及相關計算公式和矯正方法計算其Ccr(24h肌酐清除率)。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標示,組間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肝功能A級組、B級組和C級組BUN表達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肝功能C級組患者SCr、Cys C及Ccr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組、肝功能B級組和C級組(P<0.05)。肝功能B級組Cys C、Ccr水平顯著高于肝功能A級組和健康組患者水平(P<0.05)。健康組與肝功能A級組患者各指標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對SCr、Ccr水平與Cys C水平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SCr、Ccr水平與Cys C水平間均呈負相關關系(r1=0.454,P1=0.0184<0.05;r2=0.627,P2=0.00098<0.05),Cys C與Ccr間相關性較SCr與Ccr間相關性強。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實踐中,一般通過對肌酐、尿素氮含量的檢測及肌酐清除率的計算反應患者腎小球濾過率情況,進而評估患者腎功能。但是無論是肌酐,還是尿素氮均受到個體差異、飲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肌酐的腎外代謝、機體代謝對尿素的影響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不能準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情況。另外,SCr水平的測定僅在腎功能發(fā)生嚴重損害時才具有顯著的變化,在早期腎功能受損時無明顯含量變化,不能盡早反應腎功能損害[5]。臨床研究認為Cys C對糖尿病腎損害、原發(fā)性腎病、高血壓腎病等,甚至是腎移植中對早期輕度腎損害后含量即明顯升高,診斷敏感性較其他指標更高。Cys C是由一種可由機體各類細胞均可產生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表達、產生、代謝過程均在機體內穩(wěn)定進行,不受代謝狀態(tài)、飲食等因素的干擾,且不存在腎外代謝途徑,可穩(wěn)定反映腎功能[6]。
本研究研究證實,肝功能C級組SCr、Cys C及Ccr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組、B級組和C級組,肝功能B級組Cys C、Ccr水平顯著高于肝功能A級組和健康組患者水平,健康組與肝功能A級組患者各指標水平無顯著性差異。提示隨著肝功能損害程度的加重,患者腎臟損害也程度也逐漸加重。BUN僅在肝功能C級患者才有顯著變化,作為檢測指標診斷靈敏性較Cys C差。而Cys C水平與SCr、Ccr水平間均呈負相關關系,且Cys C與Ccr間相關性較SCr與Ccr間相關性強。提示Cys C可更加準確的反應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變化,靈敏度更高。
參考文獻:
[1]王秀麗,陳紅梅.應用血清胱抑素C檢測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腎功能損害[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0,24(4):298-300.
[2]Filler G, Bokenkamp A, Hofmann W, et al.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GFR-history, ind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J]. Clin Biochem,2005,38(1);1-8.
[3]王吉耀.全國肝硬化專題學術討論紀要[J].中華消化雜志,1991,11(5):290-291.
[4]Pugh RN, Murray-Lyon IM, Dawson JL, et al. Transection of the oe-sophagus for bleeding oesophageal varices[J].Br J Surg,1973,60(8):646-649.
[5]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聯(lián)合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19(1):56.
[6]鄢桂華.肝腎綜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 檢測的臨床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2, 14(3):37-39.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