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攝影在瞬間借用形式成全了自己,捕捉顏色喚醒了生命萬物起初那些色塊的本真與真實,幫助人們找回記憶角落深處聲聲溫暖的回響,那么咖啡杯里的湯汁則沉靜如墨般在時間的流淌中抒發(fā)了未染成詩的一段段琉璃篇章。
再如果說兩岸咖啡啟發(fā)了慈溪人的咖啡味蕾,星巴克告訴你卡布奇諾和拿鐵的具體區(qū)別,那么,充滿著文藝范兒、個性獨特的咖啡館出現,意味著慈溪的咖啡業(yè)又進入了新階段。對很多人來說,去咖啡館往往不止是為了喝一杯咖啡,而是從咖啡豆、咖啡韻、咖啡情、咖啡特有的幽幽香氣,在咖啡時間里遇見時間,聆聽時間。一杯濃淡適宜的咖啡,猶如是沉淀歲月的沙漏,凈化、梳理、感動、牽引著生活的百種風景,納入若大若小的咖啡容器里。
位于慈溪市區(qū)水門路236號,有一家名為“品色”的攝影主題咖啡吧,在慈溪尚屬首家?!捌飞钡牡昝姹M管與很多的休閑吧類似,但外觀卻足以令人駐足停留,一束束貝殼吊蘭迎風飄蕩,似乎在歡迎著客人的到來,推門進去更是別有一番洞天。
作為慈溪第一家以攝影主題的咖啡館,“品色”具有了文藝青年所有鐘愛的元素:小黑板、手寫MENU、老船木餐桌、復古電話機充滿了歲月的積淀,滿墻的涂鴉留言又讓你有了歸屬感:簡潔而又溫馨的原木、到處可見的綠色植物,又給店內帶來一抹清新的綠。當然,店內最大的特點就是“攝影”:柜子里擺放的不是酒瓶或者杯子,而是琳瑯滿目的相機,“海鷗”、“萊卡”、“ZEISS IKON”都是主人多年的收藏;墻上則掛著主人攝友的攝影作品,從人文到自然,天南地北。當然,還少不了和攝影有關的其他物件,電影放映機,老式照相機,甚至這里的門把手都絕對能讓每個走進去的人眼前一亮,是用個拍立得改裝的。這里的一切,就像店里提供的拉花咖啡,每杯都有自己的獨特氣質,這在連鎖咖啡店里是很難看到的。
店主說,自己最初開店就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想和玩攝影的朋友有個輕松的聊天場所?!彪m然開店花費了如此多的心思,但他卻不指望賺大錢,能維持下去就可以了。畢竟,開間文藝腔的咖啡館,必須要應對房租、裝修、人力等運營成本,叉不能隨意推出其他產品。不過老板也樂觀地說,通過微博等網絡平臺營銷積累不少客源,再利用自身的特色慢慢地開拓新的市場,比如舉辦一些關于攝影的專業(yè)講座,甚至組織愛好攝影的咖友們一起采風,依然會有很大市場空間。
的確,對比韓國白領年均300杯咖啡的消費量,美國電影里起床后人人來一杯咖啡的“例行之事”,慈溪的咖啡業(y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從最初的咖啡味道,再到去喝杯真正的拿鐵,然后在咖啡館里不僅僅只是喝杯咖啡,似乎也預示著生活在慈溪的人們,對文化與休閑消費需求的覺醒。
“品色”敞開式的咖啡館面積有100多平方米,上下兩層。樓上是主人的工作室,樓下則是迎接平日里前來休閑的客人。而更重要的是,作為攝影主題咖啡吧,今后這里除了展示攝友的作品,還會舉行不定期的攝影講座。主人希望咖啡吧成為攝影愛好者之間交流作品、溝通情感的場所,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攝影的隊伍中來,以及與攝影相關的姊妹文化鏈,聚集成為一個有個性及包容力的文化集散中心和藝術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