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蓉,四川人,編輯一枚,喜歡文字、色彩、做飯……
日子么,就要自得其樂。像蚯蚓給自個兒截成九段,湊兩桌打麻將的,還有一個端茶倒水的。
1每周定點到學校講課時路過一個小街口,經(jīng)??匆娨粋€中年男子在街口東側的馬路上掃地,掃得很干凈。他掃的永遠是那條馬路的那一塊地方,看上去很神圣的樣子。掃完地,收起折疊掃把,他很快就離開了,像是去趕車上班。不過,一直到了今天,我才聽人說那是他孩子遭遇車禍身亡的地方。毛丹青的一則微博,看完卻再也忘不了。
2朋友說他去買水果,賣水果的阿姨突然伸手摸了下他的眼鏡,他本能地往后一退。那位阿姨解釋說,你別害怕,阿姨的兒子也戴著和你一樣的眼鏡。她接著又悠悠地嘆氣,他去了非洲,我已經(jīng)三年沒見過他了,這下可走遠了。
3聽得心里顫顫的,因為我也以這樣的身份出現(xiàn)過。逛商場,一個和媽媽差不多年紀的阿姨拿了件衣服到我跟前,讓我?guī)退囋?,給女兒買的。同樣式不同顏色的,試了四五次。看我試著試著她就哭了,說她女兒出車禍截了肢,都不愿意出門。
4一姑娘叛逆期不聽話,跟個小混混在一起經(jīng)常夜不歸宿,有天她和小混混在街上走被她老爹逮住了,她爹下了車從后備廂里面拿出關公刀一路狂追,因為刀是拖在地上的,所以火花四濺,那小混混丟下她邊跑邊哭,她爹從此就因為拖這關公刀出了名。在網(wǎng)上看時腦補了很多臺詞,卻都敵不過那一串四濺的火花。
5《馬橋詞典》里說“大躍進”的時候,糧食匱乏,一個叫本仁的人,從集體食堂領回一罐包谷漿,是全家人的晚飯,由于太餓,忍不住把自己的一份先吃了。聽到村口有了孩子們的聲音,便興沖沖往碗里分漿,一揭蓋子才發(fā)現(xiàn),恍惚中自己竟喝光了。他覺得無臉見人,無法交代,跑到屋后的坡上躲著。隱隱聽到妻子四處喊他,他不敢回答,不敢哭出聲音,再也沒有進自己家門,背井離鄉(xiāng)去了贛南的一個峒里砍樹,燒炭。
6遇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聊著聊著,說要趕回去看看父母。想起“堂上椿萱雪滿頭”這句詩,對他來說,該是種喜悅了,七十多歲的人,雙親俱在,這該是怎樣的福分。
人年紀越大,越能體諒父母,可很多人,卻再沒有報答的機會。
7豐子愷寫自己的小孩子: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這些細微的種種排比起來十分打動人,而被父親這樣觀察記錄出來,好似更不易。
有次火車上遇到一對母子,入夜,和媽媽一起睡的小孩子說,媽媽,我想你了。媽媽說,我不是在這兒嗎?小孩回答,你在這兒我也想你。他媽媽敲了他一下說,少廢話,早點睡。
8小區(qū)里有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常早上領著個打扮得像小姑娘一樣的中年女子去坐公交車,那是他的女兒,可能有自閉癥。等車有時她沖過去撞樹,老人在一旁看著,只要不是撞得太重,就不會攔。有時我們坐同一趟車,都見老人指著車和路教著她簡單的一些常識,她有時聽有時不聽,不過總是開開心心的,一直笑。
之前車上好多人詫異,后來也都習慣了,遇到好的時候,人們還能給讓出兩個座來。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為人生的很多時間段,我們都在別人父母跟前,我們的父母都在別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