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由36位人大代表組成的香港團并不太引人注目。與其他代表團駐地不同,他們的駐地北京飯店門口沒有武警駐守,進門時也無需亮出兩會證件。除代表們所住樓層,其他樓層都正常營業(yè),可隨便出入。相比于經常被擠得水泄不通的熱門代表團,香港團顯得十分冷清??稍凇袄溆觥北澈螅恍┫愀鄞砀冻隽藰O大的履職熱情,盡管這一切鮮為人知。
3月7日下午,人民大會堂香港廳,議程是繼續(xù)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大會并沒有規(guī)定香港代表要使用普通話發(fā)言,但會議過程里沒有一位香港代表講粵語。曾有人發(fā)現,一些代表會在材料中加拼音注解。
香港代表團副團長盧瑞安是負責控制發(fā)言時間的。當代表發(fā)言進行到9分鐘時,他會按鈴作為提示,10分鐘準時結束。而在此前幾年,他的提醒方式往往是用筆敲擊茶杯。香港廉政公署前專員羅范淑芬代表透露,在香港,官員和議員要在限定的時間里對話,“不然別人會沒有時間來回應你”。
香港代表團每兩個月一次例會。會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要把“人大常委會在討論什么事情”用郵件的方式傳給代表們。
范徐麗泰在香港有一間辦公室,配備助理、秘書,專門來處理人大相關事務。由于做人大代表沒有任何薪酬,這些辦公成本也要由她自己承擔。
每年的兩會只有十幾天,香港代表往往不滿足于閉門開會。有香港代表聯名向人大秘書處提出要求,“希望能夠指定一些官員來列席并答復疑問”。羅范淑芬解釋,“我在香港長大,在香港受教育,對國家的理解都是通過書本,通過傳媒。如果不給我們機會更好地了解情況,我只是說‘很重要,要加快,這些是空話嘛?!?/p>
在公開對話還沒有制度化的情況下,私下交流是香港代表們通常采用的方式。他們往往會通過大會秘書處或者港澳辦來約見有關部門。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