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羅網(wǎng) 1949年9月19日,時任寧夏省主席兼兵團總指揮的馬鴻逵,正在重慶參加軍事會議。他向蔣介石的專機組要了一架飛機,準(zhǔn)備到寧夏接家屬。這是一架C—47型運輸機,飛機編號303,隸屬空軍10大隊104中隊。9月20日上午,303號由成都飛往寧夏,要接走寧夏的國民黨政府官員。殊不知,寧夏已進入和平解放的倒計時:駐寧夏的國民黨81軍軍長馬惇靖毅然起義,他在軍部所在地(寧夏省銀行中寧辦事處)與解放軍代表簽訂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兵團與國民黨第81軍和平解決協(xié)定》。
當(dāng)然,在當(dāng)時條件下,這一切沒有能大張旗鼓。20日下午3時40分,303號抵達(dá)銀川西花園機場(在今銀川新城),甫下機,機組人員發(fā)現(xiàn),這兒到處是“共軍的部隊”,他們一下全成了解放軍的俘虜,被安排住在城里省政府的招待所。
密謀反叛 303號的機組人員共有飛行員毛昭宇等6人。6人被俘后表面點頭哈腰,內(nèi)心卻另有算盤。
自從303號在寧夏被俘,國民黨的空軍便派出轟炸機,企圖炸毀303號。而解放軍難得繳獲一架敵機,為了安全,19兵團副司令耿飆下令,把303號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有關(guān)人員通知303號準(zhǔn)備進行轉(zhuǎn)移前的試飛。
10月3日上午10時,試飛的飛機被安排了22個解放軍隨機試航。303號機組人員不動聲色,只見毛昭宇故意用力加大油門,另一只腳踏住剎車,飛機動也不動,他旋即向解放軍說,飛機超載,無法起飛。其他人員也在一旁幫腔:“飛機上會漏電,尤其對不穿膠鞋的人,容易傳電?!蹦菚r的解放軍穿的是布鞋,更無一人坐過飛機,全無飛行知識。終于,大部分被撤下,只剩3個人員隨機。這個疏忽大意,給敵人帶來了謀反的機會。
飛機大門關(guān)閉,6個國民黨兵面對比自己人數(shù)少一半的對手,兇相畢露。終于,他們將3名解放軍打倒,303號升空逃走。
另有關(guān)系 303號飛機到成都,后經(jīng)衡陽,再飛往廣州。10月6日下午,303號再從廣州起飛,于4時15分到達(dá)臺北機場,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派自己的曾孫女吳鎮(zhèn)秋,臺灣省主席陳誠派了參議員朱撫松作代表,與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夫婦,以及6個花枝招展的“獻(xiàn)花小姐”,到機場迎接。周至柔當(dāng)即宣布將303號改名為“忠勇號”。
10月9日上午10時,蔣介石親自召見毛昭宇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毛昭宇是蔣介石發(fā)妻毛福梅侄子毛邦初的侄子,而毛邦初則是當(dāng)時國民黨空軍的副司令。
與303同一型號的飛機,今存中國航空博物館。摘自《老年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