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2-103-01
“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學本族語如此,學習英語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學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這樣的好效果,趣味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好方法。
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fā)點。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筆者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fā)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
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qū)W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愛護、尊重、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qū)W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shù)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shù)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zhì)量不佳。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 目光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談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guī)范、漂亮, 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為了淡化傳統(tǒng)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jié)合”“學用結(jié)合”“師生配合”。
課前,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英語有一則諺語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導入新課 要講究藝術。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有了情景 ,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jié)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教師要精講。要變講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感興趣。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發(fā)展,也要有一個好的結(jié)尾。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下課前可給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jié)一下課堂主要內(nèi)容,唱一首歌曲等。
總之,一堂課,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在教學中,這應該是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
開始教單詞,我們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們指著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復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學生腦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教詞匯也在教思維。如果進行詞匯復習,我們可進行“Guess”比如復習bell,football,pen, book,car,jeep等名詞。我們便可把準備好的小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講臺下,秘密地把一件比如 book放在一個準備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問:
T:What‘s in my bag?學生猜后回答(宜單人進行)
S:Its a football 如果答不對,就說
T:No, it isn‘t 接著問另一個學生。
T:Whats it?學生猜答
S:It‘s a book 猜對子,教師鼓勵這個學生說
T:Yes, youre right(如果學了 Clever 還可進一步說
T:Yon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換一件繼續(xù)進行。如此等等,既復習了單詞,也熟悉了句型,既練了聽,也練了說,而且學生不以學為苦,而是興趣濃厚地參于。
教句子開始可進行聽力比賽,看誰最先說出所聽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進而進行單詞組句比賽等等,都可提高學生興趣,比老師一遍一遍地講,學生一遍一遍地讀,效果好得多。
教課文,可根據(jù)不同體裁和內(nèi)容在不同階段上,可采用模擬對話,扮演角色,講故事,述大意、改變?nèi)朔Q ,變對話為敘述,變敘述為對話,即興口頭作文,看圖說話,組句成文等多種形式。這樣就會把死教材活用, 學生學得興趣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四、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
外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nèi),向45分鐘要質(zhì)量。但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 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nèi)教學的繼續(xù),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jù) 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shù)亟M織。
以上幾方面只是簡單地勾劃了趣味教學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如何在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進行探討,我認 為那是大手筆,非本人能力所及,這里只想"拋磚引玉,"能得到同行的賜教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