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彬
摘 要: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目的明確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決定其目的的實現程度。有效教學作為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是以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為核心。本文針對什么是有效教學,如何開展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等進行一些探索。
關鍵詞:有效 教學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2-092-01
一、有效教學行為的界定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其核心是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完后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教學。
二、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的思考
1、挖掘教學所需要的有效要素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數學教學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自然現象緊密聯系。引導學生觀察與數學有關的生活現象,探索隱藏在數學現象背后的數學規(guī)律,如:多數學生都有在體育館憑票入座的經驗,這是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找座位”游戲:首先,將全班同學的座位按電影院幾行幾號的方法編寫在小紙條上,讓每人抽取其中一張,并要求他們按紙條上的編號找出相應的位置;其次,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成員當場作出判斷;最后,結合新課的學習,不斷變換坐標原點的位置,建立相應平面直角坐標系,任意說出課室里某位同學座位的坐標。在活動中讓學生從熟悉的情境直接過渡到新課,使已有經驗進一步升華,增強了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收到很好效果。在教學中,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這樣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實踐探究的欲望,這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值得關注的問題,對實施有效教學行為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的學習動力。
2、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有效平臺
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努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思考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提供學生跳摘“蘋果”的“起跳板”,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
3、追求個體差異的有效學習
個體差異的“有效學習”是指成績層次不同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有所收獲,而不能簡單地把成績好的同學學到老師的東西,或以大部分同學能理解知識當作教學過程的“成功”、“有效”。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都有其獨特性,教師應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愛好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并著力做好如下幾方面:一是從情感出發(fā)愛護每一個學生,發(fā)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去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親切感和自信心;二是從學習上支持和幫助學生,及時幫助他們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三是用不同的標準、靈活多樣的方法評價不同的學生,激勵學生樂意學習,并且善于學習。
三、實施師生共同的有效反思
教學反思的過程不能理解為只是教師的個人工作,它應該體現在教學課堂和課外輔導各方面,具體來講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教師應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很多的中考、高考狀元,談到自己學習成功的因素時,無一不談到自己喜歡某某老師的課,因為喜歡而聽課時就特別地認真、用心,于是學習高效、成績優(yōu)秀。
二是關注與學生交往和溝通。有些老師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基本沒與學生有更多的私人交流、溝通,那么學生如果產生問題,他們會問一個有“距離感”的老師嗎?所以如果教師能在輔導學生,課余溝通方面關注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信任老師,那么學生自然會把學習當中的大大小小問題拿來,為教師營建課堂外的“有效”做得更好。
總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會使人覺得心情愉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習效率也較高??梢?,構建有效和諧的教學氛圍顯得非常重要。因而,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個別談話、集體討論、班級活動等形式的活動,使得集體中各成員之間相互吸引、相互信任,讓學生體會公平、寬容和尊重,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激發(fā)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動求索,從而獲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