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聞
“到暑期,無論是校園里面還是網(wǎng)上都有許許多多的宣傳暑期支教的活動,
身邊的許多人就會摩拳擦掌想去山區(qū)體驗一把血淚人生,都天真地認為這是鍛煉自我的一個好途徑,
回來后又有大把吹牛的資本,還能在心中為自己記上大大的一筆——我做好事啦!
可是去了你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呢?你只給你自己帶來了滿足,你不覺得這對孩子們自私到了殘忍嗎?” 這是我從網(wǎng)絡上看到的一段話。
說到大學生暑期支教,近年來討論頗多,其中負面評論不少,而且漸多。但這種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這個問題更多出在志愿者的招募遴選以及后期培訓上,與暑期支教這件事本身并沒有什么關系,用這種情況否定暑期支教活動存在的意義并不成立。
大學生群體想要參與支教,不利用假期是不現(xiàn)實的。同時,對大學生志愿者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各個公益組織控制自身運營成本,還可以培育更多公益的火種,何樂而不為?暑期支教活動沒有錯,錯在缺乏正確的引導。如果可以進行一些健康的引導,暑期活動會成為平時支教活動的良好補充。成功的支教活動都源自于之前數(shù)月的設計和準備,因此我們在3月來談這個話題不算太晚。
下面以我參與的榕樹根公益項目(項目小站)為例,談談如何做好暑期短期支教活動。榕樹根公益項目(項目小站)在云南省德宏州致力于景頗族文化保護和兒童教育的工作,扎根當?shù)匾呀?jīng)三年,組織過幾次假期大學生支教活動,項目現(xiàn)在實行當?shù)爻TO志愿者+暑期特別活動的運行模式。
對落后地區(qū)的孩子來說,比起知識和技能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在相處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這對于他們的未來更有意義。所以在項目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把建立“自信”和“民族認同”的思想貫穿始終。外界捐助的資金,我們用來修建活動中心,購買活動材料,利用自然教育、藝術課、表演課,包括舉辦城里娃與山里娃共度假期的夏令營等手段,幫助當?shù)貙W齡兒童認識自己擅長的領域,建立學習興趣。外界捐來的書籍、文具等,我們不直接發(fā)給學生,而是建立圖書館、書畫室,建立借閱制度,志愿者引導帶領孩子學習使用。方方面面,我們都主動避免直接資助的情況產生。做互助者,不做施舍人。對孩子們技能與知識的教授是學校老師與長期志愿者的任務,如果把暑期支教活動定位在“提高學生數(shù)理化成績”,一般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
既然是短期支教,時間不宜太長,孩子們假期都要休息,時間以一兩周左右為佳,對志愿者和孩子都比較適宜。
2011年暑期,我們在云南省德宏州營盤小學舉辦的為期一周的自然生活暑期活動非常成功,我以此為例,講講如何具體設計、準備、組織一次暑期支教活動。
首先,志愿者的招募必須至少提前半年進行,并進行數(shù)次與活動相應的培訓,活動設計也需要結合志愿者本身的特點而改進,以保證活動和志愿者可以配合得天衣無縫。現(xiàn)在基本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務組織(我指的是一些諸如“志愿服務中心”的高校服務機構,例如:北語志愿服務),這些組織往往與一些公益組織建立了長期的聯(lián)系。
大學生由于缺少經(jīng)驗、資源和人脈,很難組織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動。比起組織者,大學生更適合擔任志愿者。大學生如果想?yún)⑴c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動,想從中真正地得到些收獲,最好選擇靠譜的公益組織。正如我前面所說的,產生負面評論的支教活動,本身錯在缺乏正確的引導,只有靠譜的公益組織才能正確地引導志愿者。
如何找到靠譜的公益組織,我最推薦的方式是“熟人介紹”,你可以請做過支教活動的同學幫忙推薦你到相關的公益組織。對于公益組織而言,熟人介紹也是招募合適志愿者最好的方式??梢赃x用同行介紹的朋友,以及通過老志愿者介紹的新志愿者,“代代”相承,一般來說比較好用。
我們此次活動在開營之前的半年開始招募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基本都是熟識的朋友推薦的。我們在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進行每月兩次的培訓,培訓的內容為講課,把設計好的課教給志愿者,之后再一起改進,再設計活動內容,進行課程試講等工作,如此循環(huán)半年?;顒娱_始前一周,在云南昆明集合,由長期志愿者進行當?shù)厣畹妮o導,并最終確定項目流程。
其次,活動內容必須經(jīng)過設計,最好有較強的娛樂性。假期活動不要每天都呆在教室里,不要做違背孩子天性的事情。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總是很短,所以在安排緊湊的課程之間穿插有趣的游戲必不可少。在游戲后總結討論中適當引導,還能培養(yǎng)孩子善于思考總結、表達和陳述自己的感受。
我們?yōu)槠谝恢艿幕顒泳o緊圍繞娛樂性這一大前提進行。第一天,開營儀式,隨后孩子們和志愿者相互認識、分組,進行破冰游戲,孩子們帶著志愿者去自己的村寨游覽,志愿者學習各種植物的載瓦語(當?shù)鼐邦H族的一種少數(shù)民族語言)說法,孩子們學習植物的學名,并且采集一些好看的樹葉和花瓣,下午利用這些樹葉和花瓣進行手工課。正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獨特的,通過手工制作,他們可以盡情展現(xiàn)與眾不同的自我。
第二天,攝影活動。我們設計了“小小攝影師”的課程,志愿者帶著自己組的孩子去學校周圍的山上拍照,教會當?shù)睾⒆訑?shù)碼相機的簡單操作,拍下“我眼中的家鄉(xiāng)”,用景頗孩子們自己的視角展示景頗村寨的真實畫面。
第三天,在學校周圍撿各種塑料垃圾,清洗干凈,傳達垃圾分類處理的概念,最后再帶著孩子們一起把五顏六色的垃圾碎片粘貼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第四天,休息日,總結前三天的活動,對后續(xù)活動進行針對性調整。
第五天,用谷歌地球軟件帶孩子們看看家鄉(xiāng)和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志愿者也展示了自己的家鄉(xiāng)。最后帶著孩子利用谷歌地圖繪制一幅學校周邊的手繪地圖,留待第二天尋寶游戲使用。
第六天,尋寶游戲(類似定向越野),每個志愿者負責一個點位,標注在每個小組的地圖上,設定好順序。孩子們必須按照地圖的指示按順序尋找藏在學校周圍的考官們,考官會檢驗孩子們這幾天活動中學的內容,比如植物名稱、手工、攝影等等,通過的小組獲得一個標記,集齊所有標記并最早返回學校的小組獲勝。當然,大家全都有獎品。
第七天,匯報展示及閉營儀式,邀請學生家長和老師來學校一同參與,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有多棒!此次活動結束后,我們在北京舉辦了暑期活動作品義賣會,展覽義賣了一部分孩子的繪畫作品和北京藝術家捐贈的作品,所得資金四萬余元,全部反哺公益項目及當?shù)匦W。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有幾點需要事前注意:志愿者與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要將關系定位在“雙向互助”,不要把自己定位為“老師”或者什么高高在上施舍愛心的人,志愿者帶給孩子們一些東西,但孩子們教給志愿者的更多,要是非說老師,當?shù)氐暮⒆觽兏侵驹刚叩睦蠋?。其次,志愿者不要亂下承諾。最后,永遠不要對外界賣悲情故事?,F(xiàn)在很多支教項目變成了靠賣眼淚、悲情故事,賺志愿者同情才得以存活,這種道德綁架是非常不健康的。我們做支教項目不是因為當?shù)赜卸鄳K,而是因為真的愛兒童教育這件事情,真的愛那里的孩子。
責任編輯: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