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忠俊 周洪君
昆明,無愧于“春城”這一雅稱,四季如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昆明,一定是春光明媚,天空碧藍又高遠,仿佛是透明的。太陽肆意地進發(fā)著耀眼的光,迎著每一位在這座城中漫步的人。
多民族融合在這里,有各色的風土人情,也有各色的美食。昆明有著遍地的故事,陌上花開,攜一抹余香,在這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城里走走停停,多一刻逗留,多一分感受。
春城:昆明無處不飛花
昆明地處低緯度高原,春光燦爛,氣候宜人,年溫差極小,故稱“春城”。明人楊嗅寫道“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這句詩成為這座城市最好的注釋。在云南人眼里,昆明亦是花都;但在中國人眼里,昆明當是后花園,這里不只鮮花品種豐富,而且還有各種奇花異花,昆明市花山茶占據(jù)首位,另外還有杜鵑、報春、玉蘭和百合等。近日樓前有花市,聯(lián)盟尚義街有花市,很多花農來賣花,很多愛色彩的女子來買花,不管干花還是鮮花,價格便宜得讓人難以想象。
因為春城從來都不缺花,李廣田先生稱“花潮”。三月的昆明十分誘人,花開遍地,楚楚有致。桃花、李花、櫻花、梨花、玉蘭……群香經歷了嚴冬的掩埋,當清明的首縷陽光投射進城,昆明各處鮮花競相綻放,圓通山、曇花寺、郊野、大觀、西山……這時的昆明花團錦簇,完全變成一個花世界。圓通山上櫻花如霧,海棠如潮,錦繡映著豐盈嬌艷,把昆明澄藍的天都攪得緋紅。當紅潮流遍,可以去呈貢賞梨花,再來翠湖海心亭畔看石榴、看荷花,然后是紫薇、桂花、月季、梅花。金殿、世博園、黑龍?zhí)丁Ⅲ讨袼?,到處是摩肩接踵的游人。到了十月底,還能去云南大學東陸園里,在古老的銀杏道上駐足圍觀,飄然下落的黃蝶圍繞著調皮的松鼠,春城也有冬日別樣的瀟灑。而當迎春花再次綻放,嚴冬將盡,昆明又迎來了新一季的花開,真是“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海鷗:代表城市名片的精靈
當我們因為工作、學習和生活而搭乘飛機、火車,從一個城市遷徙到另一個城市的時候,動物們也在神秘遠征。大概在1985年之前,昆明還不能稱為鷗城。那一年,來自北西伯利亞的紅嘴鷗第一次邀約來昆,紅嘴鷗進入城區(qū)的公園水體和河流地段覓食,昆明人以他們的熱情歡迎著這些遠方的客人。于是,因為一次偶然,海鷗與昆明結下了28年的深厚情誼,每年冬天都有上萬只紅嘴鷗在市區(qū)內的翠湖公園、海埂大堤、盤龍江等地覓食、活動,形成昆明冬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昆明市民一直對紅嘴鷗給予極大的關愛,在海鷗到來之前,所有公園都已經消毒并做好了迎客的準備。這里每年都會舉辦海鷗節(jié),期間市民可以領取到一些免費的鷗糧,云南野生動物園還會為海鷗開設專門的免費門診。密密麻麻的紅嘴鷗把一個冬季的昆明城裝點、襯托和渲染得萬分熱鬧、浪漫和溫馨。許多人喜歡昆明并不是因為這兒溫和的天氣以及四季開不敗的鮮花,而恰恰是由于上空盤旋的美麗精靈。當你看過紅嘴鷗,和它們親密接觸,留下一張珍藏的合影,開始懂得人鷗之間的感情,你會說:“昆明最好看的景是冬天翠湖的紅嘴鷗。”那時候成千上萬只紅嘴鷗寄居翠湖,使得隆冬寒風里的翠湖和偌大的昆明城熱鬧非凡,于是對翠湖、對昆明更加喜愛和眷戀。
米線:舌尖上的昆明
云南美食眾多,紅燒雞樅、青椒松茸、宣威火腿、宜良烤鴨、豌豆粉、烤乳扇、菠蘿飯、汽鍋雞和“大救駕”,每一樣都是精品,每一樣都是特色。舌尖上的中國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滇菜王國,但也僅是滄海一粟,昆明是全省眾多小吃的聚居地,小吃街遍布全城,祥云街、景星街、寶善街、順城街和圓西路……而凡來昆明的游客,絕不會忘記過橋米線。
昆明人愛吃米線,米線花樣也就特別多,小鍋米線、砂鍋米線、過橋米線、罐罐米線、酸漿米線、豆花米線、涼米線、炒米線、鹵米線,幾乎利用上了所有的烹飪方法,點都點不完。而尤以一百多年歷史的過橋米線最為著名,相傳清朝滇南蒙自有位楊秀才,常在湖心亭苦讀,妻子每天備好飯菜送往,其間要經過一座橋,但到時已飯冷菜涼,妻子焦慮之余用砂鍋燉雞給丈夫送去,后來竟發(fā)現(xiàn)湯面覆蓋了一層雞油,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于是就用雞油燙米線給丈夫吃,書生吃后贊不絕口。因為妻子每天送飯都要從南湖的橋上過,所以書生起名為“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漸漸成了昆明的代表菜。
現(xiàn)在昆明城里有許多過橋米線的連鎖店,如江氏兄弟橋香園、建新園、福華園等。過橋米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雞湯,用雞、鵝、火腿和筒子骨慢火熬成;二是切成片類的食品,包括生的薄肉片、雞片、魚片,再加上鵪鶉蛋、豆腐皮、綠豆芽、豌豆尖、韭菜、香菜和筍片等;其三就是主菜米線。只要把所有配料加入湯中煨幾分鐘,再倒入米線,最后加入辣子油等調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過橋米線就燙成了,米線軟滑、肉片鮮嫩、蔬菜綠脆、湯味純正,過橋米線集中體現(xiàn)了滇菜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食法,講述著舌尖上的昆明。
少數(shù)民族:過不完的民俗節(jié)日
映襯著人文薈萃,我穿過見證歷史的金馬牌坊,登過掛著“古今第一長聯(lián)”的大觀樓,爬過“一登龍門,身價十倍”的西山石窟,走過繁華喧鬧的南屏步行街,也喂過翠湖可愛的紅嘴鷗。還剩下五彩繽紛的少數(shù)民族村落,希望不要辜負了這樣的美景良辰。
“昆明”最初是中國西南地區(qū)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直到南詔時期,烏蠻興起,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圍,延續(xù)至今。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穿越主城區(qū)流向這個令昆明人引以為傲的高原湖泊滇池。雨后初晴,夕陽西下,西山這位睡美人仿佛出水芙蓉,佇立在云邊,青山如黛。尤為難忘的,是那時的泛舟滇池,飲酒賦詩,提起筆時,卻看見硯池里碧雞山的倒影,連心都醉了,這時便該走進豐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村。
這里是集彝、白、傣、苗、佤、景頗、傈僳、哈尼、納西、獨龍族等25個少數(shù)民族村寨的民族風情園。傣族的潑水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苗族的花山節(jié)、傈僳族的刀桿節(jié)……這里有過不完的民俗節(jié)日,這里有看不盡的民族風情,這里有跳不完的蘆笙舞蹈,這里有唱不盡的男女對歌。停下來吃一桶糯香的竹葉飯,品一杯普洱生茶,再和這兒的姑娘、小伙一起參加晚上的篝火晚會,歡歌狂舞,因為我們同屬一個民族。
云煙:紅云映輝,吉祥如意
昆明作為全國最大的煙草種植省會城市,擁有其特色的“云煙”系列香煙包含了極品云煙、金牌云煙、紅云煙、醇香云煙等,煙絲橙黃、香氣高雅、吸味醇和?!霸茻煛笔侵袊鵁煵菪袠I(yè)為數(shù)不多的同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兩項桂冠的產品之一,“云煙”的發(fā)展歷史,也是云南卷煙工業(yè)崛起的歷史,沒有卷煙,昆明的工業(yè)很難維持。
古老的昆明,就是在這樣一個安詳?shù)沫h(huán)境中,在無數(shù)代人的努力中成長。碧水青山,富庶安寧,養(yǎng)成了昆明人從容淡定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豁達,隨遇而安的性格。新昆明依然山青水碧、天藍路彎,云多變、雨突來,風景這邊獨好!
我和春城有個約會,一個值得等待到老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