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在家百日好,出門萬事難。但近日在深圳爆出的童工群體,卻表示“不想回家”,因為“在這有米飯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而就在這些童工的家鄉(xiāng)——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有當?shù)毓賳T卻因大吃大喝被中紀委通報。刺痛人們眼球的強烈對比之下,貧困地區(qū)的“富衙門”現(xiàn)象,值得深思。
為了吃肉不愿回家的童工 2013年的最后一天,包括彝族小姑娘沙馬沙依(化名)在內(nèi)的41名涉嫌童工事件的員工被“遣送”回老家,交給當?shù)卣捅O(jiān)護人。
2013年12月22日,沙馬沙依的130多名同鄉(xiāng)從涼山來到深圳,第二天就被中介帶到了不同的工廠,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9點半,長達十一二個小時的流水線工作,沒有加班費和其他補助,月薪2000元。不過,孩子們并沒等到發(fā)工資的那一天。12月27日,寶安區(qū)勞動監(jiān)察大隊及福永街道勞動辦成立聯(lián)合進廠調(diào)查,童工事件被曝光。
被遣送回家的時候,曲比阿美(化名)并不想走,“家里有7個兄弟姐妹,不出來打工怎么辦呢?”阿美說這話時帶著勉強的笑容。大多數(shù)伙伴和阿美有一樣的想法,在深圳能賺到錢,在家只有貧窮?!安幌牖丶?,在這有米飯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币晃恍」媚镏卑椎谋磉_令人心酸。另一個孩子則表示,“出門前,爸爸媽媽攢了好幾個月的錢,才湊夠500塊的路費。本來說一個月有2000塊工資的,但現(xiàn)在就這樣回去,很對不起他們(父母)?!?/p>
貧困是這些孩子不愿回家的真正理由。他們說,在老家,他們的父母一年就賺個一兩千塊錢。村里的孩子大多輟學在家干農(nóng)活或者外出打工,甚至不少孩子壓根就沒上過學。
中紀委通報“天價晚宴” 但就是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集中的涼山彝族自治州,當?shù)毓賳T的“排場”卻格外扎眼。
央視1月5日《焦點訪談》播出的“出重拳 轉(zhuǎn)作風”,再次曝光四川涼山州委常委、州國資委黨委書記公款大吃大喝事件。此前,2013年9月,該事件已被中紀委通報。
2013年6月的一天,由涼山州州委某常委帶隊的15人工作組,到越西、甘洛兩縣督導工作。本來是一頓工作用餐,9部門15人的工作組,加上縣主要領導和對口的縣局辦領導,卻因為親情友情,來了很多無關工作的人,就餐人數(shù)達到了60人。按照涼山州規(guī)定,類似的公務活動不上酒,可當晚也沒有執(zhí)行。一頓晚餐下來,總費用達到15000多元,其中煙酒8000多元,占了餐費的一多半。記者注意到,這位州委常委早在14年前恰好在這里擔任縣委書記,當時他曾提出要抵制“吃喝風、送禮風、賭博風、奢侈風”等四風。
改作風新規(guī):不上酒不殺牛 四川省紀委查辦這起大吃大喝案例,引起涼山州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以此為戒,涼山州結(jié)合當?shù)氐拿袂轱L俗,在八項規(guī)定基礎上制定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十項規(guī)定,其中有兩點與眾不同,那就是“不上酒、不殺?!?。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這里的彝族群眾熱情、淳樸、好客,尤其是在接待賓客的時候殺牛是最高的規(guī)格。
央視記者到?jīng)錾街莸臅r候,恰逢彝族新年,過去經(jīng)常能看到的殺牛宰羊、全村人都要一起吃的壩壩宴沒有了,更多的是一杯清酒、一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