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
中國人缺了什么?我想說兩點:一是缺少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更加缺少社會對我們的保障。我不太能夠分得清楚究竟是前種“缺少”還是后一種“缺少”,導致中國人目前的焦灼、煩躁和郁悶。
后一種“缺少”是大家更常談到的,一個中國人幾乎從一降生就開始有所感觸,缺少安全感。當然,我們本身也缺少作為現(xiàn)代最文明人類社會對于他的公民的一些要求。前一段有過相關報道,一個孩子在埃及的古墓亂刻亂畫。那是在埃及,是在人家古文明的建筑上,不是在咱們自己家里。
中國人可能缺少這方面的教育,這是什么原因?似乎是由于社會本身應該給予人們的保障那么少,社會有時也不太好意思對自己的公民提出過多的要求,社會不提,學校不提,家長對孩子也不提,最終導致孩子們不明白現(xiàn)代中國人應該是怎樣的。
我們乘車到法國巴黎郊區(qū)的一個鄉(xiāng)村旅社住宿,當天刮風下雨,山路也很窄,當時有客人在等著我們,心里很著急,車又開不快,前面有車又不能超過去。后來有一段路夠?qū)?,前面的車停下來,開車的男子下了車,我們車上負責開車的法國外交部人員也下了車。
那位男子對他說,一路上都是他的車在前邊,這不太公平,現(xiàn)在請我們開到前邊去。外交部的小伙子說:“我們馬上就要到住的地方了,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吧。”那位男子說,他還是希望我們開到前邊去,車上坐著他的兩個女兒,他不能讓女兒認為不讓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峙挛覀冎袊司腿边@一點,我不太知道這是由于什么樣的文化,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直抵人心,而且成為一種先天具有的遵守。
中國人可能覺得老外們的生活太矯情,他們甚至到了這樣的程度,即使旁邊沒有人,釣到的魚不符合尺寸也要拋回水里,因為如果回到家偶然被鄰居發(fā)現(xiàn),會把你視為一個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
西方國家有宗教,不能說中國完全沒有宗教,中國有宗教但是缺乏信仰。中國人在神面前懺悔的時候多嗎?我們受過懺悔文化的影響嗎?進一步說,我們受過好人文化的影響嗎?
今天的中國人可能在理論上相信有好人,但在生活中除了自己的親人和工作單位的至交好友,是不是經(jīng)常想“誰在背后會做我的小動作”?這種互相的揣度在一般人之間有,在官場上更是如此。
好人文化就是說在不同的選擇中,能做出這種選擇而不是那樣的。這使我又想到即使在“文革”年代,傅雷夫婦自殺之后,骨灰沒有人認領,兩個兒子在國外,當時上海一位姜姓的普通女工,只不過因為讀過他們的書,通過他們的書認為他們不可能是壞人,所以就去認領二人的骨灰,如果不認領的話,三天之后就會被丟棄。而且,她不但認領了,藏匿起來,還多方寫信,為傅雷夫婦死后的名分進行申辯,自己也遭到了不公平對待,一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后,才把骨灰交給傅雷的兩個兒子。傅雷的兒子傅聰是音樂家,問她有什么要求,她說給我一張票,聽聽你的演出。
我經(jīng)常想,這樣的一個女工,才叫中國人,為什么就不能拍成電影?讓全世界都看看,在極特殊的年代,中國人曾經(jīng)是什么樣的。
民盟前主席費孝通是潘光旦的學生,兩人是師生關系,相差二十多歲,后來都被打成右派?!拔母铩睍r潘光旦先生在積水潭醫(yī)院住院,即使住院造反派也還要敲著床,讓他交代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他已經(jīng)感到自己身體非常不適,然后讓女兒偷偷把他接出醫(yī)院回家,可他已經(jīng)沒有家,只不過有一個小房子,水泥地,床上還沒有被褥。第二天晚上潘光旦全身痛苦,半夜里讓女兒去找學生費孝通,費孝通住得離他不遠,都在民族大學。費孝通來了之后,當時也沒有夜里開門的醫(yī)院,買不到藥,也不能背著他上醫(yī)院,他是被打入另冊的人。費孝通只能把自己七十多歲的老師潘光旦摟在懷里,摟了一夜,最后潘死在費孝通懷里。這種師生情,在那樣的年代,我也經(jīng)常想,要拍出電影來,放給全世界看。這不是中國人的羞恥,而是中國人的光榮。
有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和文明影響的中國,在特殊年代里,一些知識分子能把人性和師生關系演繹到這樣的程度,可以讓全世界都來看。但是,又不能拍,不能表現(xiàn),我們的文化把我們生活中明明發(fā)生的,對于后人有影響的元素都剔除掉,現(xiàn)在就剩下了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樣子。所以,我們說中國人缺什么?當然也缺文化的影響。
【原載2013年第8期《講刊》】
●河南省新安 林冬冬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