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博義
我與《作文周刊》的結緣應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我本有指導學生訂閱報刊的習慣,在一次訂閱報刊時,我在郵局的訂閱目錄中看見了你——《作文周刊》。經學生訂閱后,大家都認為你價廉物美,從那一刻開始,凡到訂閱報刊的時節(jié),你就成為了學生們訂閱的首選對象。
真正與《作文周刊》有密切交往是到了“世紀之交”的時候,那時,我已成為該刊的“讀寫輔導員”。為了履行讀寫輔導員的職責,我多次組織學生征訂,向刊物投稿并推薦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作文周刊》舉辦“同題月月賽”期間,我曾多次組織學生參加此項賽事。從第一次劉瓊的習作《我的夢想》獲得優(yōu)秀獎,到后來韓霜的習作《我這個小書迷》獲得三等獎,沈小飛的習作《路》獲得二等獎,直至獲一等獎的學生的習作在貴刊發(fā)表。編輯老師的這片深情,這份厚愛,給我所帶的學生的語文學習,無異于注入了一針興奮劑。本來這屆學生是我“半路接管”的,他們的語文基礎普遍不理想,尤其是讀寫水平令人堪憂。在訂閱《作文周刊》后,他們得到了編輯老師的鞭策,寫作自信心增強了,讀寫水平也提高了。中考時,這屆學生的語文成績居年級之首。不得不說,《作文周刊》就是學生成長的搖籃。
近年來,《作文周刊》進一步明確辦刊理念,貼近教學實際,設立“讀寫專欄”,其指導功能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少學生在訂閱之后,受益匪淺,他們不無感慨地說:“《作文周刊》的‘讀寫專欄,給我們插上了學習語文的雙翼,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p>
我要衷心地感謝《作文周刊》編輯部的全體工作人員,是你們的辛勤勞動給我們提供了一桌豐富的“語文讀寫大餐”。學生語文學習的點滴進步,教師語文教學的點滴成績,都離不開所有編輯老師的關愛與提攜。
因此,我要說:《作文周刊》伴師生成長,教學路上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