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雅
摘 要:《靜靜的頓河》里的格里高力和《白鹿原》里的黑娃是這兩部作品中人生經歷最為曲折的主人公。這兩個人物形象個性鮮明,人生經歷有諸多相似之處。本文試圖結合心理學理論分析二者悲劇人生的原因。通過對比,為重新認識這兩部作品提供新的角度和闡釋的可能性,使這兩部文學作品的意義得以擴大并延伸。
關鍵詞:格里高力;黑娃;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0-0-01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作品以頓河兩岸哥薩克為主人公,講述了1912年到1922年發(fā)生在前蘇聯(lián)的諸多重大事件?!栋茁乖肥侵袊敶骷谊愔覍嵉拈L篇小說。作品講述了渭河平原上白鹿村白、鹿兩家在五十年變遷過程中明爭暗斗的曲折故事。作為兩部作品里的主人公,格里高力和黑娃的人生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曾參加革命,當過土匪,都曾為愛私奔,又另娶她人,都曾離開家鄉(xiāng),最后又回歸故土。兩個人物的一生都充滿悲劇色彩,而導致二者悲劇性的原因卻有很大不同。
格里高力出生在頓河兩岸哥薩克族的富裕家庭里,完全繼承了哥薩克傳統(tǒng)的群體性格,同時又具有獨立不羈的氣質和剛直孤傲的秉性。他“生著同父親一樣的鷹鉤鼻子,在微微上挑的眼眶里,嵌著一對熱情的扁桃形藍眼睛,高高的顴骨上緊緊繃著一層棕紅色皮膚。格里高力也和父親一樣有點兒駝背,甚至笑起來也和父親一樣粗獷。”【1】6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對“優(yōu)越感”有過這樣的描述:“我瘋狂的所在,只有一點,那就是我對優(yōu)越地位的解釋?!备窭锔吡π袨椴涣b,個性瀟灑,體現出他對自己哥薩克血統(tǒng)的驕傲
小說里有這樣一段:
“小心點兒,別忘了,要不然,從今天起就不準出去玩。不準離開家門一步。就這樣!
……
格里高力咬緊嘴唇,跟著父親后面走著?!暗S你怎樣發(fā)狠,你就是把我的腿拴起來,我今天也要出去玩?!彼幻婺醚劬汉莺莸囟⒆「赣H那扁平的后腦勺,一面想?!?【1】11
由此可以看出格里高力對專斷的威脅極其反感,他蔑視規(guī)矩,拒絕接受強制命令,正是他叛逆的體現。
此外格里高力酗酒嬉鬧,在馬背上調戲女鄰居,追求有夫之婦,任憑閑話傳遍整個村莊,他為愛私奔,又參加革命,在革命軍隊中不斷變化角色。格里高力就是哥薩克民族的一匹野馬,沒有人能夠馴服他。
《白鹿原》里的黑娃是長工鹿三的兒子。從小黑娃就意識到自己身份卑微,經濟地位上的不平等使他感到自卑和羞辱?!八髅髦腊准诬帉λ脜s總是畏懼,或者可以說,白家對他越好,他越是反感,他受人恩惠的羞辱感就越強烈,就越是想逃離任人擺布的屈辱境地?!薄?】
黑娃兒時曾吃過一次冰糖,他對那種“無可比擬的甜滋滋”的感覺印象極其深刻,“冰糖給黑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而又痛苦的向往和記憶”,“黑娃悲哀地扭開臉,忽然跳起來說:‘我將來掙下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在成為土匪之后,黑娃得到了一桶冰糖,他“猛然顫栗了一下”,“解開褲帶掏出生殖器,往那裝滿冰糖的洋鐵桶里澆了一泡尿?!薄?】71這種近乎病態(tài)的反抗行為體現出黑娃的自卑感。
黑娃離家打工時和父親有這樣一段對話:【3】124
黑娃耷下眼皮:“我不想……去白家。”
……
“對對對,這就對嘛!”鹿三說,“你既是記著嘉軒叔的義舉,那為啥不去?”
黑娃囁囁嚅嚅:“我嫌……”
鹿三追著問:“你嫌啥不行?”
黑娃說:“我嫌……嘉軒叔的腰……挺的太硬太直……”
通過這段對話可以體會到黑娃內心深深的自卑感。后來成為匪徒的黑娃一手策劃了洗劫白家的行動方案,在洗劫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黑娃在白嘉軒那挺得又直又硬得腰板上留下致命的一擊,從此以后白嘉軒只能一直佝僂著背。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對“自卑情結”有過這樣解釋:“沒有人能夠長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使他采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tài)。假使一個人已經氣餒了,假使他不再認為腳踏實地的努力能夠改變他的情境,他仍然無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會努力設法要擺脫它們,只是他所采用的方法卻不能使他有所進益”,“如果他覺得軟弱,他會跑到能使他覺得強壯的環(huán)境里去。他不把自己鍛煉得更強壯、更有適應能力,而是訓練自己,是自己在自己眼中顯得更強壯。他欺騙自己的努力只能獲得部分的成功。如果他對這類盤旋不去的問題覺得應付乏力,他可能會變成獨裁的暴君,以重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他可能用這種方式來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不動?!薄?】51
從這一理論可以看出,黑娃給冰糖里撒尿、打斷白嘉軒的腰、在白鹿原上掀起農運風暴,落草為匪,這些行為都是源于他內心深處的自卑感,為了消除這種自卑,他采取了這些極端的方式去粉碎造成自己自卑感的人或物,但其實他心里的自卑并沒有因此而消除。
通過從心理學角度的挖掘,可以看出格里高力的叛逆是哥薩克民族優(yōu)越性的體現,這種叛逆格里高力與生俱來的特質,而黑娃的叛逆是由于對自己卑微身份的不滿,希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改變這種狀態(tài),使自己在自己的眼中顯得更加強壯。因此,格里高力和黑娃叛逆的原因不同,才導致了他們不同的悲劇人生。
參考文獻:
[1][俄]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力岡譯.[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2][奧]阿德勒.《超越自卑》.[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
[3]董煒.《白鹿原》人物悲劇命運研究.[D]吉林: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