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盈盈
摘 要:兒童散文雖不如童話普及,但對兒童心性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視。在兒童散文《醉麂》中,作者喬傳藻采用多種敘事聲音和多視角變幻的技法,豐富和拓展了空間;并選用“高”、“遠”意象,塑造出一種深遠的意境,讓兒童在閱讀時回味無窮,并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正能量”。建議更多的兒童文學愛好者學習這樣的經典,投入到兒童散文領域的創(chuàng)作中來。
關鍵詞:喬傳藻;兒童散文;敘事聲音;敘事視角;意境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0-0-01
在兒童文學領域中,兒童散文不像童話那樣普及,但它對兒童心性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視。散文是情感最美最真的文體,這就需要作家也是澄澈心靈。創(chuàng)作優(yōu)秀兒童散文并不容易,需要注意兒童的特點,也需要收集他們所喜歡的素材,還需要考慮它帶給兒童的價值。所以,能熟練駕馭這類文體,有所建樹的兒童文學作家并不多,而《醉麂》的作者喬傳藻就是其中閃亮的星。
喬傳藻1939年生于云南東北農家。1964年畢業(yè)于云南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他是教授,也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課余時間,熱心為少年兒童寫作,創(chuàng)作以少年散文為主,已出版散文集多種,單篇作品曾被選入數(shù)十個選本。多年來,他致力于邊地密林少年兒童生活散文創(chuàng)作,作品多次在全國和云南省獲獎,其中《醉麂》榮獲中國作協(xié)首屆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散文《望天樹》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散文《大象樹》、《森林黑土》、《絞殺樹》等多篇作品入選小學生語文閱讀教材。
從上個世紀50 年代起,喬傳藻就一直生活在昆明,七彩云南給他帶來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也一再牽引著他的情思。在他的筆下,這片神奇的土地是絢麗多彩,天高地遠的。他的散文融合情趣和理趣為一體,既能拓展兒童的視野,也能增長他們的智慧。
如在《醉麂》中,為了充分表現(xiàn)出這種特點,他塑造了深遠的意境。這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采用多種敘事聲音,豐富視聽空間。文中既有小麂子的內心話語,也有來自周邊動物、人的聲音。小麂子第一次在文中出鏡時,作者寫道:“貪玩的念頭灌滿了它的心窩?!薄耙婚T心思追著陽光和春風游逛”“任憑什么都拴不住它了”。這看似是作者的描述,實際上是小麂子自己的想法,不然作者何以知道小麂子的心理活動呢?接下來作者贊美小麂子“大眼睛甲殼蟲那么閃著光。”這是用旁觀者的口吻寫的。然后迅速切回小麂子的視角“它多想把看到的景象都記在心頭啊”。
而小麂子貪吃草莓酒時,長尾鳥和綠斑鳩站在好朋友的角度上對它發(fā)出了好心的勸告“夠!夠!”和“少吃一點!”。這些樹上的聲音和小麂子的內心聲音高下相應。
小麂子不聽勸告,終于喝醉了,跑到了卡色村小學,那里的女教師滿臉笑容,并不意外。她“知道”這是常見的事,每年都會發(fā)生。到這里轉為了女教師的心理聲音。小學生也爭著從家中帶食物來喂小麂子,還為麂子愛吃什么爭了起來。此時,敘事聲音又變?yōu)榱藢W生們的。
文中敘述聲音交織,形成小說一般的復線結構,讓文章的視聽空間更加豐富,好像回蕩在美麗山間的交響曲一般。
其次,作者還多次變換視角,讓空間更加立體。在這兩點上作者借用了小說的技法,讓作者營造的散文意境非常深遠,回味無窮。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郭風生前曾經說過,一個作家要在文學上有建樹,一個作家要在文學上有建樹,一是要在文體上有獨創(chuàng)性,二是在表現(xiàn)形式上即作家的用語方式要獨到。這兩點喬傳藻都做到了,而且是一直在實踐。除了在文體上借用小說技法以外,他對文字的錘煉幾近苛求。他處處精煉動詞和表現(xiàn)手法,筆法多樣,這種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樣是麂子吃東西,在《醉麂》里就是“叼”,在《龍膽花》里就是“逮”。同樣是描寫動物心理,《醉麂》中使用起興“森林峽谷灌滿了風,貪玩的念頭灌滿了它的心窩”,《袖珍小鹿》中使用擬人“你是一棵會喘氣的蕨樹,還是一尊有體溫的巖石?”在人稱的選擇上,有時使用第一人稱,有時又使用第二人稱。作者對這些技巧運用起來嫻熟恰當,得心應手,這也歸功于他長期觀察和實踐的結果。
最后,作者還選用“高”、“遠”意象,拓展空間。作者偏愛那些“高”、“遠”的意象,通過對云南特色景物的精心選擇,營造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大大拓展了空間。如峽谷山坡上的“花云”,“風一吹,一陣一陣花雨從花云里飄落下來”,簡直是鋪天蓋地,極言云南花開的壯麗;“站在枝頭的鳥兒”“太陽”這些意象也把讀者的目光牽引往高處。而小麂子四處游蕩,從家中來到“釀了酒”的山坡,再跑到森林邊緣人類居住的地方,可以說是極言其遠。并且沿途換景,每一次景色、人事的變化都帶給讀者美的驚異與享受。奇特美景、和諧人情,怎不讓人陶醉!作者的筆觸所及之處,像立體畫兒一樣幽深壯麗,有限的空間被大大拓展了。這樣的描寫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也很常見,特別是《望天樹》,望天樹長到了最高處,聽到了“云彩擦拭星球的聲音”,這是多么撼動人心的聯(lián)想啊!相信孩子們讀了這些作品,心靈也會被其深深吸引,受到啟發(fā)。從中獲得的“正能量”,可能還會持續(xù)地影響他們很久呢!
由此可見,《醉麂》是非常適合兒童閱讀的一篇兒童散文精品。兒童散文這種文體出現(xiàn)較晚,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郭風為了倡導兒童散文的創(chuàng)作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寫出了如《寄小讀者》、《木偶戲》等很多經典名作。但是當代創(chuàng)作兒童散文的作家已經不多了,希望有更多的兒童文學作家、愛好者重視兒童散文對兒童的益處,在欣賞的同時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來,振興兒童散文事業(yè)。
參考文獻:
[1]吳然、喬傳藻兒童散文之比較。馬亞瓊。昆明學院學報 ,2010年第4期
[2]自然的詩性之約——喬傳藻兒童散文論。張頌華。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