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1+1】
1.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醉醒,船艙里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fēng),又是一天開始。這是七月下旬,合中國舊歷的三伏,一年最熱的時候。在中國熱得比常年厲害,事后大家都說是兵戈之象,因為這就是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錢鐘書《圍城》
2.風(fēng)刮得很緊,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沒有目的地四處飄落。左右兩邊墻腳各有一條白色的路,好像給中間滿是水泥的石板路鑲了兩道寬邊。
街上有行人和兩人抬的轎子。他們斗不過風(fēng)雪,顯出了畏縮的樣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滿在天空中,向四處落下,落在傘上,落在轎頂上,落在轎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臉上。
風(fēng)玩弄著傘,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有一兩次甚至吹得它離開了行人的手。風(fēng)在空中怒吼,聲音凄厲,跟雪地上的腳步聲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種古怪的音樂。這音樂刺痛行人的耳朵,好像在警告他們:風(fēng)雪會長久地管治著世界,明媚的春天不會回來了。
已經(jīng)到了傍晚,路旁的燈火還沒有燃起來。街上的一切逐漸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盡是水和泥??諝夂?。一個希望鼓舞著在僻靜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
——巴 金《家》
積累小竅門:
一般來講,每篇小說都有一種感情基調(diào),每篇作品也都有一種特定的氛圍。作家往往借用生動細(xì)膩的自然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描寫,渲染故事的氣氛,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
《圍城》開篇的這段文字就是小說中很重要的一段環(huán)境描寫。擬人化的太陽、經(jīng)過比喻處理的夜以及看似懶洋洋的輕松畫面,透露著一種說不出的躁動與萎靡。針對這些景物,錢鐘書先生以他的視覺感知將七月下旬燥熱的天氣描寫得惟妙惟肖。“在中國熱得比常年厲害,事后大家都說是兵戈之象”一句猛地點破了即將來臨的抗日戰(zhàn)爭。全文的悲劇色彩可見一斑,人物的命運也由此略知一二。
環(huán)境描寫在《家》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明顯。一翻開《家》,開篇便是肆虐的風(fēng)雪夾著寒意逼來,巴金以一幅“日暮風(fēng)雪圖”領(lǐng)起全文,用寫意的筆法奠定了這個家族悲劇故事的蒼涼基調(diào)。那些風(fēng)雪仿佛就是專橫冷酷、狂妄自大的封建專制勢力的化身,給人一種不祥的感覺。
【小試身手】
1.閱讀下面的一段環(huán)境描寫,請說說它屬于哪類環(huán)境描寫,并說明這段描寫奠定了怎樣的感情基調(diào)。(答題紙自備)
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提著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
——選自契訶夫《變色龍》
2.請仿照上面的例文,描寫某地社會環(huán)境,要突出一種特定的氛圍。(200字左右,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