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中國強!《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正是希望帶給少年更多科學知識,讓中國少年更強!
今天的少年們是很幸運的!你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獲取知識、學習科學的途徑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今天的少年也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機遇!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要想緊跟時代,就需要有充分的精力和勇氣來應對這個變化太快的繽紛社會,而科學就是適應這個社會,打開知識寶庫的唯一鑰匙。
今天的少年要學會自我思考!這些問題或許超越了你的知識范圍,但也會激發(fā)你更多求知的興趣!
在歷史教科書中,你或許全景記憶了甲午戰(zhàn)爭,清政府簽署了什么條約,賠了多少錢,割讓了多少地。但你有沒有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中日之間再爆發(fā)一場甲午戰(zhàn)爭的話,中國究竟該如何戰(zhàn)勝對手呢?這或許是少年的你需要思考的“大話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太多需要思考的問題。“馬航370航班失聯(lián)事件”讓全球為之驚動,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這不僅僅是今天的工程師們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少年的你可以努力思考的新問題,這些“未知”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鍛煉你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科學和科技領域中,更有太多的功課需要探索和創(chuàng)新。今天的中國還不是科技大國、科技強國,中國“大飛機”是一個軟肋,中國“航空發(fā)動機、船用發(fā)動機”是一個弱項,中國運載火箭還有較大差距,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還只是試驗訓練艦,中國“嫦娥工程”還任重而道遠,中國“神舟”飛船還需要更大、更強,中國還有不少的島礁、領土和領海被他國非法侵占著……
這一切無不說明了今天的中國是一個仍在發(fā)展中的世界大國。今天的中國還面臨太多的難題,這都需要我們去克服層層科學阻力,找到答案,作為未來建設者的你們更需要具有豐厚的知識底蘊。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歸根到底,就是要少年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而絕不僅僅做一個科學的記憶者,“學以致用”才是對科學的最高詮釋。少年的你不妨面對你熟悉的身邊科學,學會分析,學會用自己的理解來詮釋,這也是《軍事文摘·科學少年》一直以來希望帶給你的最佳感悟!
(作者簡介:宋忠平,《軍事文摘》雜志編委,軍事評論員,軍事節(jié)目主持人,擔任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廣東衛(wèi)視等全國多家電視臺以及廣播電臺、報刊雜志等媒體的特約軍事評論員和專欄作者。主要著作有:《美國來了》、《強國利器》、《導彈概述》、《大國武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