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要:拓展教學能夠?qū)φn堂教學起到補充的作用,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拓展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本文主要介紹了拓展教學的主要原則以及開展拓展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拓展教學;原則;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83-2
引言
化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綜合性要求是比較高的,畢竟我們學習化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此時拓展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通過拓展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果。
一、拓展教學的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就是要應用于實際生活,所以在進行初中化學的拓展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盡可能多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的機會,使得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在進行拓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實踐活動為中心,并結(jié)合設計和操作,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我們使用的實驗儀器通常都是玻璃裝的,有時候同一個實驗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實驗裝置來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實驗裝置進行分析,看其存在哪些缺陷,應該如何進行改進等等,比如在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收集的裝置的時候,實驗開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去進行實驗,試驗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利用簡易裝置等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并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設計。
2.自主性原則。
拓展教學的實施完全遵循自主性原則,學生們自愿參與。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內(nèi)容的時候,應該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項目[1]。學生們只有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例如,學生在做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時,雖然在試管口已經(jīng)放了棉花卻還是看到了導管中有很多紫黑色的煙氣,使得制得的氧氣略顯紫紅色,有好幾組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異?,F(xiàn)象。把出現(xiàn)這樣異?,F(xiàn)象的裝置仔細分析比較,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放的棉花太少了、導管伸入試管太長、高錳酸鉀取的太多……經(jīng)過改進后再實驗,這樣的異常情況基本沒有了,學生對所學知識也能真正理解了,記憶自然增強了。如果學生能多一些自主實驗的機會,那么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就會不斷的增強。
3.多樣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拓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去選擇不同的拓展形式,這樣可以增強教學的彈性。由于學生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例如,學生在家里將醋酸倒入裝有雞蛋的玻璃杯時,發(fā)現(xiàn)雞蛋殼周圍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還發(fā)現(xiàn)雞蛋會上下沉浮,這個意外發(fā)現(xiàn)使學生的興趣大增,求知欲大增,一定要解開沉浮之謎。他們查閱課外書,請教老師再次做實驗等,不斷尋找答案——蛋殼中含有碳酸鈣,遇到酸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大量的氣體覆蓋在蛋殼表面將雞蛋托起,當雞蛋浮出液面后,氣泡減少,浮力減小,雞蛋又會下沉。學生非常興奮,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又由自己找到了答案,成功的體驗,使學生更加堅定了學好化學的信心。
除了書本上的家庭小實驗以外,老師也可以適當?shù)匮a充設計一些家庭小實驗,如:“探究維生素C泡騰片溶解時產(chǎn)生的氣體”,“廚房中幾種白色固體的加熱”,“自制簡易酸堿指示劑”,“自制碳酸飲料”等。
家庭小實驗是一種非常好的拓展教學資源,與其他化學實驗一樣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有助于學生認識化學規(guī)律形成概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基本操作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辦法。
二、初中化學學科如何開展拓展教學
1.趣味拓展。
化學學科的特色就是實驗,化學實驗千變?nèi)f化,充滿了趣味性,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們剛剛接觸化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趣味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魔棒點燈,會變色的字等等,通過這些實驗能夠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們一開始就會覺得化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不僅如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實驗,比如我們有一個拓展課題叫做最輕的氣體,顯然這指的是氫氣,為了證明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我設計的是氫氣流吹肥皂泡的實驗,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對實驗進行擴充,比如我們可以把用氫氣流吹出的肥皂泡點燃,由此我們可以證明氫氣的可燃性,這樣既能讓學生們了解氫氣的性質(zhì)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瘜W實驗大大地提高了化學學科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化學實驗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補充拓展。
化學教材中對某些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不能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增加一些補充實驗來促進教學,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在講酸和堿之間的反應的時候,教材中提供了一個實驗,那就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劑,然后在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讓學生們觀察現(xiàn)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溶液由紅色逐漸褪至無色,由此可以看出酸和堿發(fā)生了反應。這樣的設計很好地適應了學生的心理,因為學生們往往在看到反應現(xiàn)象之后才認為這個反應發(fā)生了,但是至于酸和堿是不是真的發(fā)生了反應,學生們并不會去進一步思考,此外雖然學生們觀察到了實驗現(xiàn)象,但是許多學生并不知道滴加酚酞試劑的作用是什么,這樣并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對此,教師可以把實驗稍加改進,首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沒有觀察到任何的反應現(xiàn)象,這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引導,讓學生們?nèi)ニ伎既绻岷蛪A發(fā)生了反應的話,我們?nèi)绾巫屵@種反應能夠看得見,這時候同學們就會想到酚酞試劑了,因為酚酞試劑在不同的酸堿性溶液中顏色會發(fā)生變化,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了,實驗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紫色石蕊試劑,判斷一下溶液的酸堿性,如果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的話,我們會觀察到有白色的固體留下來,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學生們得出酸和堿發(fā)生了反應的結(jié)論。endprint
3.對比拓展。
通過對比,我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差異,對比實驗也有同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設計一些對比實驗,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有助于加深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例如: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性實驗的基本操作。呼出氣體和呼入氣體成分的比較:呼出氣體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增多了。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1)驗證呼出氣體中氧氣減少
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氣體,再取一瓶空氣(相同規(guī)格的集氣瓶),分別放入燃燒程度一樣的蠟燭,比較蠟燭燃燒程度。
現(xiàn)象:呼出氣體中蠟燭燃燒明顯變?nèi)酢?/p>
結(jié)論:呼出氣體中氧氣減少了。
(2)驗證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
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氣體,再取一瓶空氣(相同規(guī)格的集氣瓶),分別同時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現(xiàn)象:呼出氣體中石灰水明顯渾濁。
結(jié)論: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
(3)驗證呼出氣體中水蒸氣增多
方法:分別拿兩塊相似的玻璃片,向其中一片上哈氣。
現(xiàn)象:哈氣的玻璃片上有水霧。
結(jié)論:呼出氣體中水蒸氣增多了
4.探究拓展。
課程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探究拓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時候,就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法。首先我們先聯(lián)系一下氧氣的制取方法,讓學生們掌握制取氣體的一般步驟。接下來我們就需要選擇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藥品了,通過雞蛋與稀鹽酸的反應我們可以知道酸與含碳酸根的化合物反應可以產(chǎn)生二氧化碳,接下來我們在做一組對比試驗,讓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學生們根據(jù)實驗選擇合適的藥品。教師負責給學生們提供所需要的器材,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們從最簡單的反應裝置逐漸升級,把反應裝置設置成隨開隨停的,這樣更方便學生們對實驗進行控制。裝置設置好之后,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在裝置中放入藥品,觀察實驗現(xiàn)象。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理解氣壓的大小可以決定固體與液體是接觸還是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通過這樣的實驗過程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結(jié)語
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拓展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但是教師在拓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相應的原則,結(jié)和課本上的知識,對拓展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設計,盡可能地發(fā)揮拓展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管慶珠.淺談初中化學拓展教學的原則[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2(12).
[2]嚴鮮榮.中等專業(yè)學?;瘜W課堂中的拓展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