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
巴基斯坦女記者Sharmeen Obaid Chinoy拍攝過一部紀錄片,講述巴基斯坦塔利班借助自己設立的學校,訓練孩子成為自殺式爆炸的執(zhí)行者。這部叫《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孩子》的影片2010年獲得艾美獎。
塔利班是如何為這些孩子洗腦,讓他們覺得殺人是光榮的事,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Sharmeen在TED有一場演講,介紹她通過采訪過程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洗腦的五個步驟:
首先從當?shù)刎毟F家庭招收兒童,向他們的父母承諾:只要進塔利班的學校,可以不愁吃住,然后把這些孩子送到幾百公里外的地方,和父母完全隔離開。
接下來,這些孩子學習阿拉伯語的《古蘭經(jīng)》。因為這是他們完全不懂的語言,如何理解完全由老師支配。他們被禁止聽廣播,讀報紙,以及所有未經(jīng)老師同意的書籍,處于一個完全和外界信息隔絕的世界。
第三步,讓這些孩子仇恨這個世界。孩子們被毆打,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只有面包和水,不能玩耍,不能離開,不能見父母。
接著,年長的塔利班成員開始和孩子們談心,向他們描繪獻身后的天堂,那里有取之不盡的食物,還有無數(shù)漂亮女孩,更重要的,他們會成為家人和周圍人眼中的英雄。
最后,這些孩子會看很多影片,里面都是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死亡的平民。塔利班會告訴這些孩子,這就是外面的世界;這些平民的死亡,是因為外面的世界是由西方社會和支持西方的巴基斯坦政府,以及異教徒控制的;那些人根本不在乎平民的死活,但你們可以選擇,那就是用自殺式爆炸的方式,去獲得榮耀,去進入天堂。
影片中的一個男孩被問到:“如果你進行自殺式襲擊,你相信自己會得到什么?”那個男孩回答:“如果當我這樣做了,相信神也會這樣問我,我會告訴他,我讓你更加快樂?!彼谋砬橛幸曀廊鐨w的堅毅,也保留著少年的純真。
在演講的最后,Sharmeen留給聽眾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員,你會更想要怎樣的生活:留戀現(xiàn)世,還是跨入天堂?”
是的,如果現(xiàn)實生活是如此殘酷,被展示的外部世界又是如此沒有希望,沒有出路,加上沒有足夠的知識去懷疑那個天堂到底是否存在,如果他們心里仍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是會覺得,進入天堂是人生的一種目標?至于進入天堂的方法,既然那是唯一的道路,難道還有其他選擇嗎?況且他們要去消滅的都是“魔鬼”。
如果說窮困和閉塞會讓人的行為輕易地受控制,有一個事實仍不容忽視:恐怖分子里面不乏受過高等教育者。
1980年代的真主黨成員很多來自富裕家庭,接受過良好教育。2009年,一名尼日利亞的恐怖分子準備襲擊美國航班,結果被他的父親告發(fā),向美國政府提出警告。
這名恐怖分子的父親是個尼日利亞銀行家,他兒子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但正是在英國,他兒子受到一名英國恐怖分子的鼓舞,去也門接受恐怖組織的訓練,然后計劃向美國發(fā)起恐怖襲擊。
《紐約時報》2010年發(fā)表過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題目叫作《為何有如此多的極端分子出自同一個專業(yè)?》這個專業(yè)就是工程學。在被抓獲的高級別恐怖分子中,工程師和工程系學生占的比例讓人無法忽視。
主流觀點會認為,貧窮滋生恐怖主義。世界銀行曾發(fā)表過一種看法:只要貧窮不消除,就無法根除恐怖主義。但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觀點認為,雖然學術研究證明,貧窮和低教育程度會衍生貧窮性罪案,例如偷竊、搶劫等等,但恐怖主義卻不一樣。
恐怖主義的定義很多,其中一種是為了某種政治訴求,采取傷害平民的暴力行動。對于這樣的恐怖組織來說,吸引精英更有利于策劃和執(zhí)行跨國恐怖行動。事實上,如果再看巴基斯坦塔利班對那些貧苦孩子的洗腦,如果沒有資金、沒有受過教育的成員,那些學校根本辦不起來。
意大利的Loretta Napoleoni是一位專門研究恐怖組織經(jīng)濟學的專家,她發(fā)現(xiàn)恐怖主義在柏林墻倒下之后,已經(jīng)變成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這個地下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保持平行同步,當世界經(jīng)濟進入全球化的時候,它們也完成自己的轉折,邁向了全球化。
(李小虎摘自《外灘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