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翠蓮
(廣州市番禺區(qū)化龍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34)
老年患者的外科護理探討
嚴翠蓮
(廣州市番禺區(qū)化龍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3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外科手術的護理方法,以確保患者的護理安全。方法本文選擇老年患者58例,采取隨機配對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全面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轉出時間多集中于術后7 d內,對照組患者轉出時間多集中于術后8~14 d。兩組比較,7 d內觀察組患者轉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14 d對照組患者轉出率顯著高于觀察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前訪視及全面護理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老年患者;護理方法;術前訪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y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斷升高[1]。多數外科疾病發(fā)病突然,病程發(fā)展速度快,患者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都承受著很大痛苦,在心理上會出現恐懼,焦躁等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細胞和各器官也隨之衰老,與外界交流能力也有所降低[2]。機體功能的下降,致使麻醉與手術的風險相對較高,老年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會產生焦慮與擔憂[3]。使老年患者減少緊張、焦躁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為其提供良好的醫(yī)療環(huán)境,做好術前準備工作與術后康復護理,是對老年患者在圍手術期的針對性的專業(yè)護理要求。本文對58例在我院行外科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行外科手術的老年患者5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齡67~88歲。目的是為了通過探討與分析老年患者外科的護理方法,更多的了解老年患者護理的要點,以確保患者的護理安全。該患者中泌尿外科手術11例,骨科手術20例,普外科手術27例。排除癡呆、昏迷患者。采用全麻患者23例,硬模外麻醉23例,采用其他麻醉方式12例。本文中所選擇的這些患者在年齡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方面存在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采取隨機配對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29例,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29例,在采用傳統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還對患者實施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病史,觀察患者心態(tài)等。根據老年患者的體質以及手術特點,進行全面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監(jiān)護室的轉出率以及老年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5.0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所有組間數據應用卡方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轉出時間多集中于術后7 d內,對照組患者轉出時間多集中于術后8~14 d。兩組比較,7 d內觀察組患者轉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14 d對照組患者轉出率顯著高于觀察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術前訪視及全面護理能夠更加確切的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變化與心理需求,也可使病患了解麻醉及手術的相關信息??茖W有效的術前術后護理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復情況??s短監(jiān)護室的轉出時間,從而縮短住院時間。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轉出監(jiān)護室時間比較表[n(%)]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比較表[n(%)]
術前訪視有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術前訪視對術后護理有著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順利康復的重要因素[4]。通過術前訪視,護理人員可以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以及病情,尤其是合并嚴重心、肝、腎、肺、腦、糖尿病等疾病的高?;颊?。詢問患者病史,更深入的了解老年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疑慮,并予以適當的安慰與解釋。通過術前訪視可以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給患者充分的精神與心理支持,消除其焦慮、緊張的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師的治療[5]。術前多了解老年患者的基本情況有助于術后對其病情的觀察,能夠及早發(fā)現患者不良癥狀并及時予以治療,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在術前耐心介紹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醫(yī)療環(huán)境及手術設備,介紹以往手術成功病例,消除老年患者在術前存在的各種疑慮,緩解其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及術后康復情況[7]。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在進入老年期之后,身體與精神都會出現功能衰退的現象,對于外在的刺激與內在反應均不敏感,對病情變化不能及時察覺,致使病情容易被掩蓋。有些患者受到嚴重感染,但體溫并無太大變化;有些患者痛楚點低,不能明顯的感覺到局部病灶,導致病情惡化;有些患者所察覺到的痛點與疾病不符。這就需要醫(yī)務人員在觀察病情時要認真仔細,從患者的呼吸頻率、脈搏、體溫變化中捕捉信息,從而了解病情的變化[8]。
醫(yī)務人員還應對老年患者進行一系列的生理護理。如在床上的排便練習,因為患者術后需要臥床,在這段期間不能進行床下活動,所以在術前3 d需練習床上排便;術后的床上活動練習,臥床期間,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做抬腿,握拳、自己翻身或協助翻身等鍛煉;針對不同的手術方式,對術后臥床時需要維持的體位進行練習;改善身體狀況,調整睡眠時間,飲食及作息規(guī)律,以確保體內重要器官的功能穩(wěn)定。
術后,針對患者的不同體質和身體健康狀況需要注意不同的護理方面。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麻醉藥物及手術創(chuàng)傷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較大影響,因此,術后需嚴格控制靜脈輸液的速度,保持患者的血壓穩(wěn)定。對于糖尿病患者,術后應適當對胰島素進行治療,護理人員還要每天多次對血糖進行檢測,以防血糖過高造成切口愈合緩慢。對于有咳嗽、哮喘現象的患者,要加強術后的抗感染治療,痰多時需進行霧化治療,翻身拍背,幫助患者排痰。腹帶松緊度應適當,術前對呼吸功能進行練習,以防術后創(chuàng)口裂開。
針對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及心理特點進行全面護理,要求護理人員需具備嫻熟的業(yè)務技術,扎實的理論知識,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耐心、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這樣才能更好的護理老年患者。術前訪視及細致、全面的護理對提高手術成功率及康復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可縮短監(jiān)護室的轉出時間,減少患者住院天數,得到了絕大多數患者的認同,值得臨床推廣。
[1] 黃鵲歡.老年外科手術病人的心理分析與護理對策[1].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18(5):110-112.
[2] 王立新.471例老年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原醫(yī)刊,2006,33(14):9-11.
[3] 謝曉玲.老年創(chuàng)傷病人手術時心理分析及護理[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13(5):320-321.
[4] 李小妹.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2-113.
[5] 丁素華,宋建娣.對老年病人護理的幾點體會[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8,13(4):303-304.
[6] 李曉松.護理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6-21.
[7] 韋素清.從護理風險管理程序談臨床管理思路及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4(7):67-68.
[8] 曹秋生,李振明.老年患者的外科護理.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8,11(1):112-113.
R473.6
B
1671-8194(2014)14-0320-02